今天是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關(guān)于臘八節(jié),您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就在郵票中為大家尋找一些有關(guān)臘八節(jié)的點點滴滴。 上古時期,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說文》中記載,“冬至后三戌日臘祭百神?!笨梢姡梁蟮谌齻€戌日曾是臘日,而并非如今的臘月初八。 傳說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芭D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lǐng)域被稱為“法寶節(jié)”,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相傳在這六年苦行中,釋迦牟尼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然而說起臘八粥,民間還有數(shù)種說法不一的傳說。 秦始皇修建長城之時,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多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 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但是后來還是有很多人在修建長城中凍餓而死,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這個說法有些悲壯,和年前的喜慶氣氛有些沖突,小編不喜歡,我們還是來看下一個。 傳說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幼年在地主家當放牛娃,由于犯了錯誤,被地主關(guān)在一間破屋子里不給飯吃。當時正值寒天,又冷又餓的朱元璋竟然從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紅豆、大米、紅棗等七八種五谷雜糧。 朱元璋便把這些東西熬成了粥,那天正是臘月初八。后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為了紀念在幼年那個特殊的日子,便把這一天定為臘八節(jié),把自己那天吃的雜糧粥正式命名為臘八粥。 這個傳說十分有趣,但小編卻似乎聞到了些“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味道。接下來還是看看下一個說法吧。
以上有關(guān)臘八的種種傳說,您最喜歡哪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