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家長會不少老師就大呼“亞歷山大”,家長群里打出一句話就要思索半天。平時挺厲害的老師們這是怎么了?
還不是因為跟家長、跟學生溝通簡直太難了。不少老師都有這種恐懼癥,小編給您帶來幾點建議,讓你從工作人際恐懼癥中逃離。 一位委屈的班主任:本是好意,但內(nèi)心卻受到一萬點傷害天氣慢慢轉(zhuǎn)冷,一天中午,我的副班主任急急忙忙找到了我。
“小艾,我拿我家的空氣檢測儀測了一下,教室里的空氣質(zhì)量不太理想??!”
我的心里也犯起了嘀咕,空氣的質(zhì)量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家長還是很關注的。
“我們要不要讓家長湊個份子,買一臺空氣凈化器?”
聽她說完,我有一絲猶豫,牽扯到收費,家長和學校都很敏感。
“先在家長群里和大家商量一下吧,如果確實有需要,我們再買!”考慮到孩子的身體健康,我最終還是點了頭。 副班主任也是個手腳快的人,馬上在家長群里說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家長紛紛表示愿意出錢購買。個別熱心的家長還動起手搜了一些口碑、評價比較好的機型,在詢問了教室面積之后,得出了可能需要購買兩臺的結(jié)論,平攤下來大約每人200元不到。
我和副班主任一看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看來購買空氣凈化器的事情應該會很順利了,況且這也是為孩子的身體健康著想,便放手讓幾位熱心的家長委員會的媽媽們?nèi)埩_了。由于家長群里人數(shù)眾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意見收集有困難,其中一位熱心的媽媽還提出她來打電話詢問大家的意見。
我心里有一絲僥幸,心想:這事情主要還是幾位家委會的媽媽在張羅,家長和家長之間打交道,錢不從老師手里過,應該算打個擦邊球。
我是在開學前一天的下午接到校長的電話的。
校長來勢洶洶,開口便問:“小艾,你們班級在搞什么東西!”我一驚,本來的一絲僥幸立馬現(xiàn)了形。竟有家長向校長打了小報告!
我嘗試向校長解釋,可是校長很果斷:“馬上停止!”我被校長嚴厲的語氣打得灰頭土臉,掛了電話心里有點難受、有點涼。
我想不通,家長有意見為什么不直接和老師商量,況且買空氣凈化器是為了孩子的身體著想??!
我心緒難平,但還是沉住氣先給副班主任去了一個電話,和她講明了校長的態(tài)度。接著,又在家長群里和家長講明了空氣凈化器購買暫時擱置。
沒幾分鐘,校長的電話立馬追上。“小艾!你們又在群里發(fā)了什么東西!” 這一問問住了我,我立馬點開群。原來,副班主任在接完我的電話之后,也是情緒激動,便在群里發(fā)了一條信息,大致意思是:家長有意見可以和老師商量,不要背地里給校長打小報告,購買空氣凈化器是為了孩子身體健康考慮等。
講的都是心里話、大實話,可是在某些家長眼中,就顯得很刺眼了。復制-粘貼是很快的,副班主任說的一席話,立馬出現(xiàn)在了校長的手機上……
校長的言辭堅決,要求我和副班主任立馬終止空氣凈化器的購買,并在家長群里道歉。我很難接受這個決定,委屈、不滿涌上了心頭,鼻子一酸,哭了。對那些熱心購買的家長感到很抱歉,對那位和校長打小報告的家長也很心寒,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籠罩著我。
最終我還是按照校長的意思做了。校長也有苦衷,他說,空氣質(zhì)量的問題,放在學校大的層面上來講,還是相當敏感的,如果引起了同年級的仿效,學校也不好處理。
這個案例僅僅是個引子,不過從中得到的教訓真是很深刻的。請大家想想在和全體家長交流對話中,班主任要注意哪些問題,從而很好地保護到自己?1.平時與家長建立的良好關系,關鍵時候就能獲得更多的信任。 現(xiàn)在由于班容量和工作量的關系導致了班主任不能很好地在平時與每個孩子以及家長做到足夠的溝通,那么,我們平時可以做排篩,一些比較“疙瘩”的家長與孩子就需要我們相對多花些時間,耐心去溝通,以建立更好的信任關系,取得他們的支持。 2.班主任要在全體家長面前強調(diào)一種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家長和老師的合作關系。 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們的良苦用心,然后才能積極配合學校各項工作。 3.班主任在面對全體家長時,要關注不同層次孩子的家長的具體狀況。 切忌當眾批評某個家長的孩子,這樣會讓很多家長失去面子,還可能引發(fā)不必要的沖突,對以后的很多工作造成障礙。 1.遇事不能想當然,必須走流程。應該及時和上級領導溝通,取得統(tǒng)一意見,要知道一心為學生的不僅僅有你,也有領導。 2.作為班主任在做決定前一定要獲得學校的支持,因為學校要對班主任的個人行為負責。這樣做也是為了在出現(xiàn)意外情況的時候,學校能保障教師的權益。1.如果是在班級QQ群里講話,那是一字一句都出現(xiàn)在家長眼前的,特別是涉及班級統(tǒng)一購買物件的這類敏感話題,你所說的話,不僅代表你個人的意愿,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涉及到這類事情的討論,必須要仔細斟酌語言。2.關注家長的“敏感點”。人有軟肋,家長也有其“敏感點”,有的家長談“錢”色變,有的家長談“分”色變。
剛才我們談到了在與全體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中班主任說話做事要注意什么才能很好地保護到自己,那么當我們面對個別家長的時候呢?尤其是面對很“疙瘩”的不大好說話的一類家長,如何做?
1.班主任對家長平時的為人處事要有所了解,這樣可以選擇合適、恰當?shù)臏贤ǚ绞健?/span>如果家長不易溝通的,需要提前備好功課,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人與人之間,尊重是前提。我們與家長談話,更需要多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2. 班主任和家長談話的地點要做好選擇,不要在有很多老師的辦公室找家長談話,以免家長抬不起頭來;班主任與家長談話要注意語言表達,一分為二,先揚后抑,給家長一點信心,但又比較清楚地指出問題所在。3.不管因為什么原因請家長到學校,老師與家長的交流都要注意一個“禮”字。以禮相待,尊重家長,做到三個一:一杯水,一把椅子,一聲熱情的招呼。1.作為問題學生的家長,他是很怕來學校的,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是:孩子不夠爭氣導致沒面子,孩子惹事會被老師批評,如果碰到熟人恨不得鉆地洞……所以,班主任要了解此類家長的心理,需要先拉近與你的心理距離。如:倒杯水;又如:可以從孩子近來的某個閃光點聊起,話題會在不知不覺中展開。 2.將心比心,說說自己教育孩子的煩惱和問題,之后自己又是如何想法設法解決的,拉近與家長的距離,也是給家長提供借鑒,更是給家長一劑預防針:孩子的問題可能還有反復,這就需要耐心。給家長打好預防針,因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孩子的變化會反反復復,需要做好打長久戰(zhàn)的準備。1.“疙瘩”一類家長的特點往往是特別護自己的小孩,會極力為自己的孩子辯護。在他們潛意識里就認為孩子沒有錯,是你們錯了。所以班主任應該先表揚孩子好的一面,尤其是細小的事情。讓家長感受到:在老師眼里,孩子是有好的一面,并不是一上來就告狀。找到與家長可以溝通的契機點,有個好的開端,接下來就會更順利的溝通。2.對于溺愛型的家長,交談時,要注意考慮家長的情緒,可以先表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肯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一定要耐心,不要急于說服家長采取某些措施來教育子女,可以先啟發(fā)家長實事求是地反映學生的情況,不加以隱瞞,再慢慢引導他們適當改變方式與老師配合進行教育。3.對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長,我們要多談談觀察到的孩子的一些細節(jié)優(yōu)點,引起家長的重視,告知這個孩子值得培養(yǎng);多跟家長談談今后的打算,逐步建立家長的責任意識,對孩子的前途多關心,對孩子目前的狀況多管理。
除了與家長溝通中我們要很好地保護好自己,班主任平時溝通最多的還是學生。學生千人千面,各有各的性格,在與全體學生的相處中,班主任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呢?1.做到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尤其注重為師的儀表,發(fā)揮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感召學生的靈魂,讓心靈與心靈進行對話,成為學生的朋友,不要總擺老師的架子。2.讓所有學生感受到,你是和大家站在一起的,你也是班級這個大家庭中的一份子,你愛班級,愛班級里每一個孩子。3尊重。不僅尊重學生個體,還要尊重學生的家庭,不以家庭經(jīng)濟水平論高低,保護未成年人隱私。1.與學生相處的第一個月,要對學生嚴格要求,讓學生感到“怕”老師。但這個“怕”指的是學生對老師的敬畏,而不是老師壓制學生。2.學生適應了老師的嚴格要求后,老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親近學生,以人為本關懷學生。在親近學生的同時,多與學生們溝通學習之外的知識,樹立老師的威望。我們面對的都是00后學生,見多識廣,很有個性。在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下,與學生們要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關系,亦師亦友。1.班主任平時講話應該風趣幽默,談吐自如,不要或者盡量少在全班學生面前發(fā)怒,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和意見,但不要總是怒火沖天,這樣沒多久就會失去大部分學生的認可。2.在全體學生面前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不能得理不饒人。即使自己有理,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也不要當場斥責或辱罵學生,以免引起強烈抵觸。因為學生有很強的自尊,如他(她)知道自己做錯了,只要老師不很傷其自尊,他(她)一般會配合老師。
有很多矛盾發(fā)生在師生單獨交流的時候,班主任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呢?教育是個漫長的等待過程,對于孩子,我們更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寬容與關愛,需要智慧與責任。我相信,如果班主任具備足夠的耐心,就不大可能會和孩子有言語上的沖突,更不會釀出什么大事來。1.就算是問題學生,也會有優(yōu)點,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真誠地表示你的欣賞之意,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這樣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有這樣的情感基礎就可以避免學生與老師起沖突。 2.落腳點還是正面激勵。指出問題,分析原因,給出改進建議之后,最后的落腳點還是要回到正面鼓勵上來,對最近有進步的地方進行表揚。俗話說“打一巴掌給個甜棗”,話糙理不糙,正面的激勵讓學生懷著上進的愿望離開辦公室。
主持人于潔的單位系江蘇昆山葛江中學,參與討論者包括:費佳玉、金 凡、趙 丹、衛(wèi)娟娟、汪國強、楊雪瑤、方莼、陳玲、何淑琴、張 華、崔延華、陳 忠、馮建東、鮑文碐、成士桂、王曉煒
來源 :人民教育
責任編輯:趙天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