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劉志平
法國硬幣引人注目,羅馬帝國,基督教的出現(xiàn),中世紀封建王國的興起,文藝復興,法國大革命,拿破侖直至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以及歐洲聯(lián)盟的出現(xiàn)都可以通過法國硬幣進行跟蹤。此外,法國硬幣的藝術性可以說是相當?shù)酶?span>,由其是文藝復興后各種藝術風格都引領了世界潮流。從打制幣到機制幣的轉變,以及機制幣的逐漸發(fā)展、成熟,法國硬幣都留下了深深的軌跡。而法國數(shù)十家造幣廠,眾多優(yōu)秀錢幣設計和雕刻家,硬幣上大量的標識,為收藏探討留下無限的空間。 地中海的高盧地區(qū),在上古時期, 先后經(jīng)歷古希臘和羅馬的殖民統(tǒng)治,公元前500年希臘殖民者就在當?shù)厣a(chǎn)過鑄幣。隨后羅馬統(tǒng)治下大量的發(fā)行鑄幣,對今后的法國制幣打上了不可磨滅的烙印,一個顯著的文化發(fā)展是用拉丁語更換了高盧語。最早的西方制幣釆用錘擊打壓成型。法國國王亨利二世1550年從意大利奧格斯堡的工程師那里購買了螺旋壓印機,在巴黎埃圖瓦磨坊利用塞納河水為動力,裝備了軋片機.切割機和螺旋壓力機開始了機械制幣。不久遭舊勢力的反對,而停止了生產(chǎn)。直到1640年,法國才普遍釆用機制制幣。 波旁王朝開國君主享利四世的長子,1610年路易十三即位時年紀尚幼,其執(zhí)政后,爆發(fā)法國波旁王朝與西班牙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三十年之爭,終以法國獲勝,使之成為歐洲霸主。貨幣制造,興起王室控制以外的錢幣制作,加大了當時的通貨膨脹。1640年路易十三進行重大的貨幣改革,使通貨膨脹得到控制。1 6世紀法國參加與意大利的戰(zhàn)爭,促進了文藝復興運動,并對法國制幣藝術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普遍推行了寫實主義肖像刻制,幣面上藝術形式更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17世紀前半葉,法國已逐漸擺脫文藝復興時期那僵硬的服飾造飾特點,去掉了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使人不舒服的西班牙硬領。早期沒有衣領,松胯頸肩間的絲巾取代了高及頸領的縐領,使用了披肩領,史稱路易十三領。圖1;路昜十三1643年1/12埃居銀幣。 那瓦爾原是伊比利亞半島北部一個王國,由于享利四世本身又是那瓦爾王國的國王,享利四世繼承法國國王,建立波旁王朝,那瓦尓并入法國,所以從此便把這一頭銜和該王國盾形徽章刻在法國的錢幣上,頭像的外環(huán)銘拉丁文LVDOVI CVS XIII.D.G.FR..ET.NAV.REX(路易十三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背面王冠下中有三朵鳶尾花代表波旁王朝的盾徽,周圍拉丁文SIT.NOMEN.DOMINI.BENEDICTVM(贊美上帝的名字)。1643是制造年份。下中間的A是巴黎制幣廠標識, 重2.24g,銀0.917,直徑21mm,法國巴黎造幣廠生產(chǎn),首席雕刻:讓,瓦林。 
路易十三之子,路易十四,1643年五歲即位,接替波旁王朝國王.初由母親安娜攝政。雖然經(jīng)過路易十三1640-1641年的貨幣改革,小額零錢的問題并未得到解決。于是法政府發(fā)行了1、2和4蘇的銀與銅、錫等的合金幣,以及利亞德銅幣。1蘇=12DENIER(德尼爾銅幣—幣名源于原加羅林王朝中的銀便士) ;1LIARD(利亞德-路易十一開始釆用的小銀幣后改為銅幣)=3德尼尓。圖2為1656年讓.瓦林雕刻的利亞德銅幣。

1647年,法國雕刻家讓.瓦林被任命為法國造幣廠廠長,至此禁止了錘制幣的生產(chǎn),并開始使用螺旋壓幣機生產(chǎn)金銀幣。機制幣的釆用,幣徑大了,圖案制作更精細了,為藝術家在硬幣上的發(fā)揮提供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由于機械制幣工藝的逐漸提高和巴洛克風格的逐漸成熟,進入路昜十四時期,硬幣上藝術的表現(xiàn)得到飛躍的提高。圖3為路易十四1652年的埃居銀幣,幣正面為路易十四頭戴桂冠頭像,桂冠由月桂枝編成,月桂樹是太陽神阿波羅的樹,由露水之神達佛涅變成。頭戴桂冠是光榮. 智慧和勇敢的象征,是勝利的標志。路易十四頭像的外環(huán)鉻拉丁文LVD.XIV.D.GFR.ET.NAV.REX(路易十四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背面王冠下中有三朵鳶尾花的盾徽,鳶尾花,傳說法蘭克王第一個王朝第一代國王克洛維施冼禮時,上帝送給他的,此后便把它作為國家的標志.1376年,法王查理五世改為三枚花瓣,意味著基督教的圣父.圣子和圣靈三位一體.周圍拉丁文SITN NOMEN.DOMINI.B.BENEDICTVM(贊美上帝的名字),1652(制造年份), 小花為皮埃爾.Cheval制作標識, 下面中間B是法國魯昂造幣廠標識。雖在1555年法國工程師奧賓. 奧利維爾在巴黎造幣廠已發(fā)明了邊緣銘刻的方法, 但早期的機器不適合大量使用這一枝術, 只是限于少量的樣幣釆用, 法國工程師皮埃爾. 布朗德奧改革了邊緣銘刻的工藝,但他卻跑到英國,這一新枝術1663年最早是被英國皇家造幣廠釆用,法國20年后錢幣邊緣才出現(xiàn)花紋和絡文 這枚還只是光邊。
1661年路易十四親政,實行“朕即國家” 的絕對君主專制統(tǒng)冶。并善于使用人才,大造包括凡爾塞宮的行宮。1661年他在巴黎創(chuàng)辦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學校,并親自參加演出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阿波羅”, 被尊稱“太陽王”。執(zhí)政之初,他把經(jīng)濟問題交給商人出身的科爾伯處理,為此專門設了財政總監(jiān)職位。路易十四是巴洛克文化在法國的提倡者,巴洛克風格在法國興起。當時上層社會的男士流行把頭發(fā)編成辮子或做成發(fā)鬈披在肩上。路易十四因有濃密的粟色頭發(fā),遂度假發(fā)而不用,即位后也戴起假發(fā)來。此后歐洲無論法國、英國或日耳曼的貴族一律都是卷發(fā)如云,垂及肩膀。圖4為路昜十四法巴約納造幣廠生產(chǎn),萊昂Boisnet制作的1665年埃居銀幣,大幅卷曲蓬松的假發(fā)如散落的珍珠與唇口留著兩撇小須形成對比,大團呈放射狀的花飾披掛在右肩造成了強烈的動感。圖4,幣重27.4g,銀0.917,直徑39mm。
路易十四從1642-1715年執(zhí)政,在位72年, 是歐洲各國在位最長的國王,從少年到老年各個時期的頭像都從錢幣上表現(xiàn)出來。夸張、炫耀、華麗的服飾,無領、花邊、緞帶、長發(fā),硬幣上路易十四的肖像也突出的反映出來。圖為路易十四1691年巴黎造幣廠生產(chǎn)的1/12埃居銀幣。正面路易十四長發(fā)(假發(fā)),大團花飾的襯衣。幣背面四頂王冠代表法蘭西,那瓦爾,奧尓良公爵,巴塞羅娜伯爵四位一體的勛位并與八個路易首字母L組成圖案。中間隔鉻文VING IMPO CHRS REGN(戰(zhàn)無不勝的基督統(tǒng)治)。
17世紀到18世紀初,歐洲極為動蕩,政治、經(jīng)濟、宗教等方面激烈斗爭,使歐洲各國都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革。荷蘭、英國先后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法國則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的專制政體。路易十四執(zhí)政的54年中(1661—1715),把國王的權力發(fā)展到了頂峰。他統(tǒng)治下的法國,一切以至高無上的皇帝為中心,社交活動也以皇宮、皇室和貴族為中心展開。著裝也以他為樣板,追求豪華,講究排場,成了表現(xiàn)權勢的身份需求。十七世紀歐洲服飾以法國為中心,把巴洛克風格延伸為法國路易十四風挌,巴洛克藝術也在路易十四時代推至頂峰。路易十四時期發(fā)行了眾多版別的硬幣,各個階段“太陽王”的風彩在硬幣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圖為法國巴黎造幣廠生產(chǎn),喬治.羅蒂爾雕刻的路昜十四1709年埃居銀幣,重30.3g,銀0.917,直徑40.8mm。
1715年路易十四之曾孫, 路易十五5歲繼位.。初由奧爾良公爵腓力攝政。由于路易十四時期,多次對外戰(zhàn)爭造成財政困難,此后常把以前的硬幣拿來重新壓,制形成了復打幣。圖為路易十五1716年孩童時銀埃居(復打幣), 由克勞德.Rocque制作,法國卡昴制幣廠生產(chǎn)的1埃居銀幣。
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法國的經(jīng)濟由于長期戰(zhàn)爭,貴族政府的揮霍無度,財政完全陷于混亂。由于大量發(fā)行紙幣,引起法國的金融崩潰。1720年才恢復了硬通貨制。18世紀前期,通過工業(yè)革命帶動了紡織業(yè)快速發(fā)展,花樣繁多的裝飾物在服飾上的大量運用就形成了洛可可時期典型的服飾特點。大量飾物的使用使表現(xiàn)以男性夸張、炫耀戲劇性的特征為主的巴洛克風格到細膩、精致優(yōu)美以女性特征為主的洛可可風格的轉變。由于主要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又稱路易十五式。圖為1726年,(B) 魯昂制幣廠生產(chǎn) ,符號(天鵝)為皮埃爾 .拉辛德 Boscherville ,的1埃居銀幣:重29.1g,銀0.917,直徑40.8mm:
洛可可藝術風格是法國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藝術,源于法國貴族和資產(chǎn)階級的文化沙龍。 沙龍是當時貴族、新興資產(chǎn)階級、名流等人活動的重要集中處,沙龍成為洛可可著裝藝術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推動力之一。路易十五的情婦沙龍女王蓬巴杜夫人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影響更是舉足輕重。伏爾泰、狄德羅、布歇等文人藝術家都曾受到她的資助。她被尊稱為沙龍女王,是她把洛可可推到很高的境地,使17世紀“太陽王”照耀下有盛世氣象的雕琢風格,被18世紀這位貴婦纖纖細手摩挲得分外柔美媚人。圖為路易十五1751年的1埃居銀幣。正面路昜十五頭像下,石堡標識為雅克.馬蒂厄。背面外環(huán)為拉丁文SIT NOMEN DOMINI BENEDICTUM(渴望因主之名的祝福),(T)法國南特制幣廠生產(chǎn)。
路易十五統(tǒng)治期間,權威日趨衰落,外交和軍事屢受挫拆,統(tǒng)治者揮霍無度,使法國財政赤字增加,加上連年征戰(zhàn),路易十五1774年死于天花。路易十六即位時,法國政治經(jīng)濟危朹重重。他性格優(yōu)柔寡斷,政策變化無常,先后實行財政改革遭貴族反對和抵制均告失敗。法國路易十六世在位時期是洛可可藝術的最后階段和所追尋淡雅、自然之美的新古典主義的最初階段。銀幣上的路易十六肖像把洛可可的詠味發(fā)展到極致。飄逸的長發(fā)、緞帶、蝴蝶結、柔和的紗巾頸圈、精致的服飾,卻是舒適貼身的裝束。圖為路易十六1791年埃居銀幣。正面為路易十六側面胸像,周圍環(huán)書拉丁文“路易十六蒙神之恩法蘭西和那瓦爾國王”。 胸像下符號為五支捆著的箭, 為路昜.Naurissart de Forest標識。背面鉻文“贊美上帝的名字”。下正中“I’’ 是法國利摩日鑄幣廠的標識。機制幣,軋片時由多組軋滾反復壓軋,早期工藝未達到要求,幣坯落料靠模具大小保證,但片材厚薄不勻,而當時圓幣坯時并沒進行稱重撿驗,由于法國機制幣是以水力為動力,壓力小且不穩(wěn)定,產(chǎn)生法國早期銀幣弱打現(xiàn)象比較普遍。經(jīng)過壓印機成型后再進行稱重,又產(chǎn)生很多減重痕。此幣背有嚴重的減重痕。幣重29.5g,0.917,直徑41.5mm,: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路易十六處于民眾監(jiān)督之下。社會上層希望保留國王,像英國那樣實行君主立憲制。1791年9月批準“1791年憲法”路易十六重新掌政,稱為法蘭西人的國王。大革命期間發(fā)行了3、6、12德尼厄爾和1、2索爾銅幣及15、30索爾1/2、1埃居銀幣。圖為1792年2索爾銅幣,正面為路易十六頭像,BB斯特拉斯堡標識。背面為掛上自由帽象征權力的束棒,本杰明.杜維維耶雕刻。
下圖為共和初期埃居銀幣,正面為路易十六頭像,周邊銘文LOUI XVI ROIDESFRANGOIS意為路易十六承上帝及國家憲法之命為法蘭西國王。背面為長翅天使勝利女神維克多利在書寫“憲法”。上部銘文REGNEDELAIOI意為統(tǒng)治的法律。有雄雞符號,奧古斯汀. 杜普雷制作。左邊,最有意思的是象征法西斯權力的束棒上戴上了自由帽。共和國初期以1789年作為自由紀年第一年。下部法文L’AN4 DELALIBERIE意為自由之4年(1792年),幣重30g、0.917銀。
1792年路易十六里通外敵事泄后,次年被法蘭西第一共和國處決。1792年9月推翻君主立憲制,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共和國年號按照新的共和國的日歷用法文L’AN×表示,并以1792年9月22日為歲首,轉換成公歷時均為跨年度。此后凡共和國幣面均用REPUBLIQUE FRANCAISE(法蘭西共和國)表示。1793年重制天使銀幣,圖11為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共和二年6里夫(1埃居)銀幣。長翅天使改為正面,背面標注SIX LIVRES(6里夫),上邊為法蘭西共和國銘文,下面L’ANII為共和二年,(實際是跨公元1793-1794年)。A表示巴黎制幣廠,幣重30g、0.917銀。
1795年幣制改革,釆用了十進制的貨幣單位。重新啟用中世紀曾使用過的名稱;法郎(1356年英法百年戰(zhàn)爭,當時的法蘭西國王讓二世被英軍俘獲,淪為階下囚。讓二世在倫敦被囚禁四年后,交納300萬金路易才得以返回法國。返回國后以“自由” 為名鑄造金幣。自由一詞法文是FRANC譯為中文便是法郎。15世紀中葉,查理七世廢除了法郎)為主幣。1法郎=10DECIME(德西米)=100CENTIMES(生?。?。1795年—1800年1和5生丁和德西米作為輔幣。幣面上都出現(xiàn)了自由帽和戴有自由帽的女神頭像,作為自由的象征和共和政體的標志。圖共和6年(1797-1798年) 生丁銅幣和共和4年2德西米銅幣
而1795-1800年只發(fā)行了一枚5法郎的銀幣。圖為共和7年(1798-1799)5法郎銀幣。正面鑄有希臘神話人物圖案,正中為大力神海格力斯,右側手執(zhí)天平的平等女神,左側手持自由棒,棒上掛著自由帽的自由女神,三人之上為拉丁文UNIONETFORCE意為團結和力量,最下面為著名雕刻師奧古斯丁. 杜普雷草書簽名。背面橄欖枝中為5 FRANCS, L’AN7(5法郎, 共和7年), 橄欖枝外環(huán)REPUBLIOUE FRANCAISE,下A為法國巴黎造幣廠制造。輪緣有花紋及法語GARANTIE NATIONALE(國家保證)。
(本文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