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提及“開門七件事”,人人都知道是生活必需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但此說法出自何時何處,卻很少有人知道。 據(jù)知,在南宋時期吳自牧著《夢梁錄》中提到“八件事”,所指的是:柴、米、油、鹽、酒、醬、醋、茶。因為“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到元代時已被剔除了,就只余下“七件事”了。開門七件事,至遲應出在宋代人的口語中。所以一般認為,吳自牧乃首提“開門七件事”之人(當然,對“開門七件事”始于何時,仍有待進一步考證)。 據(jù)元代著作《湖海新聞夷堅續(xù)志》記載,曾有宋人用云:“湖水艷,莫嬌他,平日為人吃,烏龜猶自可,虔婆似那咤。早晨起來七件事,油鹽醬鼓姜椒茶,冬要綾羅夏要紗。君不見,湖州張八仔,賣了良田千萬頃,而今卻去釣蝦蟆,兩片骨臂不奈遮?!绷碓谠s劇《玉壺春》《杜柳翠》《百花亭》等都有提及“開門七件事”。其中,提及開門七件事的還有《劉行首》:“教你當家不當家,及至當家亂如麻;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庇纱藢敿艺邽樯钚量鄤诼档摹捌呒隆北憩F(xiàn)出來。及至明代,唐伯虎借一首詩《除夕囗占》點明了此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暮清淡無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 隨著社會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開門七件事也隨之進步。在現(xiàn)代中國大多地區(qū),“柴”己被石油氣、天然氣、沼氣和煤氣等所取代;“米、油、鹽、醬、醋”仍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主要成份;至于“茶”則成為獨當一面的茶文化而聞名于世,又以江南地區(qū)為盛。從另一方面看,開門七件事在生活上所花的時間巳大不如前了。從前七件事占去了相當?shù)臅r間,但現(xiàn)在取得和處理它們的途徑越來越簡便了。以上便是開門七件事之由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