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8歲,急性腹痛,西醫(yī)診斷急性胰腺炎,要求住院治療。患者家貧,之前家人患他病治療效果好,故來診。
初診時患者痛苦貌,彎腰走路,眉頭緊蹙,大汗淋漓,面色潮紅,小聲呻吟,心下、腹部按之則痛,腹部肌肉緊繃,輕微反跳痛,體溫38.9度。病人大柴胡體質(zhì),典型的短粗胖,舌苔白膩,脈沉細(xì),雖然腹痛難忍,并無黃膩苔等熱證表現(xiàn)。
《傷寒論》第139條:“傷寒六、七日,結(jié)胸?zé)釋?,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span>
第154條:“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span>
患者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疼痛,手不可近,由此可見,此患者是結(jié)胸證,故大陷胸湯。
患者是大柴胡體質(zhì),故用大柴胡湯
因為舌苔白膩,脈細(xì)平素是陽虛體,用大黃附子,溫下
處方如下:
柴胡30 白芍25 赤芍25 枳殼15 枳實15 黃芩15 半夏15 大黃15 芒硝10 甘遂1 附子30 細(xì)辛15 生姜12片大棗12枚
柴胡大量以解熱,芍藥大量解痙止痛,大黃、芒硝、甘遂有大承氣之意。
第一劑三煎,大黃、芒硝、甘遂為末沖服,三小時內(nèi)服完,并未見大便,腹痛略減,服藥出汗后體溫38度。
第二劑,原方大黃30,芒硝20,下午服完依然未見大便,腹痛減半,病重藥輕,未見大便,不算成功,腹內(nèi)壓力并未解除,但口服這么多瀉藥,再服膽怯。 第三劑,原方大黃30,芒硝30,以藥汁灌腸管保留灌腸。灌后半小時,腹內(nèi)絞痛,便意明顯,如廁后,便出干結(jié)硬塊樣便4、5塊后,繼之稀便500至600毫升,腹痛大減,便后病人全身大汗漓淋,夜間12點后體溫正常。
二診
患者腹部柔軟,舌苔白而不膩,脈沉細(xì)依然。大柴胡體,陽虛之舌脈,故大柴胡湯、真武湯合附子苡仁敗醬散5劑。
處方如下: 柴胡15 白芍12 赤芍12 枳殼12
枳實12 黃芩12 半夏12 大黃3 附子20 白術(shù)30 茯苓12 薏苡仁50 敗醬草50生姜12大棗12
此時體溫不高,柴胡少用;幾乎不痛,芍藥少用;無結(jié)胸證,去大陷胸湯;病人肥胖體,肥人寒濕,故附子依然重用;寒體有西醫(yī)之炎癥病變,故用附子苡仁敗醬散。
之后病人康復(fù),并未再診。
雖然這個病例說是胰腺炎,但炎癥不是主要的,因胰管、膽管、腸道,此三者任何一個位置堵塞不通,都可以引起類似急性炎癥,單用抗生素效差,因為壓力并未解除,急下才為正治。此患者又有舌苔白,脈細(xì),必兼顧陽氣,避免病去人倒。很多急腹癥,大黃附子細(xì)辛是不二之選,此例病情比較重,故合用幾方,方得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