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巖蒼松圖》,清代,朱耷,小品,紙本水墨,縱27厘米,橫32厘米,藏處不詳
![]() 此幅水墨山水《云巖蒼松圖》,從款識“八大山人寫”中“八”字作兩點寫,及鈐印“在芙”,可知此幅為八大山人七十歲之后所作。八大此時期的作品已不見其早年作品中的夸張與狂放,往往予人冷峻、靜謐之感。八大深受董其昌影響,取法黃公望、倪瓚一路,但絕無以往文人畫之中平和明潔的格調(diào),而是于冷寂荒寒境界中透出雄健簡樸之氣。八大晚年的山水畫,看似殘山剩水,一片蕭索荒涼,實則不然,其是將自然萬象提升至色相皆空的禪境。此幅山水筆墨冷逸虛靈,意境空蒙,為八大山人晚年難得的山水佳品。
作品描繪山巖雙松,筆簡意闊。畫面布局疏朗簡潔,山石、樹木的搭連和組合富有曲折流動的變化,講究虛空的安排,使空間產(chǎn)生渺遠感。筆墨簡略,取法元四家之一倪瓚,山石多用干筆淡墨皴擦,側(cè)鋒細筆作折帶皴,筆法秀簡,然后略加淡墨渴筆渲染,分出陰陽向背,并施豎而細的短線點苔,山石的形體厚實圓潤,干筆淡墨的皴擦頗為得體,枯而不瘠,淡而不薄,自有一番蒼茫清逸之氣。樹法枝干挺勁,以干筆淡墨勾寫,枝杈如鹿角,枝多葉稀,一派荒寒枯老之態(tài),樹葉則多用濃墨點染。山石樹干全用干枯線條寫出,惟樹葉可見濃墨,顯得山淡樹濃,一派荒寒蕭疏的老松坡石之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