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寧對老弄堂總有一份揮之不去的懷念~ 一條老弄堂不僅代表著上海獨有的弄堂文化, 也是上海幾代人珍藏的記憶。 外國弄堂坐落在新華路211弄和329弄,外國弄堂不是正式名稱,211弄和329弄對外稱謂是新華別墅,兩弄由一條U字形柏油小馬路貫通,路的兩旁坐落著幾十棟歐式花園別墅,來到這里恍如到了歐洲某地村鎮(zhèn),綠樹掩映的棟棟別墅彰顯出寧靜和高雅。 主要弄堂:新華路211弄、新華路329弄 2005年,同樂坊成為首批上海18家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集聚區(qū)之一。同樂坊別具風情的酒吧,精致典雅的餐廳,標新立異的概念零售店,藝術(shù)前衛(wèi)的畫廊,文藝實驗的小劇場,構(gòu)成了上海“文化地圖”上鮮明的坐標。 主要弄堂:海防路503弄 豐子愷故居位于黃浦區(qū)陜西南路39弄93號,故居“日月樓”是一幢西班牙式的三層小樓。1954年,豐子愷定居于此,在此后的21年中,豐子愷在這里翻譯了多部外國名著,創(chuàng)作了舉世聞名的《護生畫集》第五、六集。不過故居在2014年10月不再對外開放,想去參觀的朋友們只能在周圍走走看看了。 主要弄堂:陜西南路39弄 巴金從1955年5月,搬遷到武康路113號“獨立式花園洋房”。在這里,他寫成了被海內(nèi)外思想界、知識界和文學界公認為“說真話的大書”:《創(chuàng)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同時,他在這里送別了摯愛蕭珊。 主要弄堂:武康路113弄 不要以為淮海路都是國際大牌,在淮海中路 1857 弄隱藏著上海最經(jīng)典的弄堂,這里還坐落著宋慶齡女士的故居,在曲折徑深處,仿佛還能想象到下一刻優(yōu)雅的宋慶齡女士從轉(zhuǎn)角走來。 主要弄堂:淮海中路1857弄 這條弄堂的名氣是最響亮的,如今這條小小宅宅的弄堂齊聚了各色創(chuàng)意小店、咖啡店、陶吧、手工店等等,來上海一游的不論是游客們不來田子坊兜上一圈都會覺得悵然若失~ 主要弄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274弄、泰康路248弄 這是一條初看沒什么大不的弄堂,然而往里走就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原來這條弄堂深處里隱藏的那棟大房子成了徐匯區(qū)少年宮。而這所房子正是1931年上海灘著名的“面粉大王”、“紡織大王”榮德生的房子。 主要弄堂:高安路18弄 弄堂口的是一些雜貨、零食的小攤,還經(jīng)常有自行車、助動車熱熱鬧鬧的進進出出,這是上海最平凡也最動人的一副的市井圖。往里走漸漸發(fā)覺,側(cè)弄堂里隱藏了許多造型獨特、風格迥異的樓房,使得這條小小弄堂與眾不同。 主要弄堂:愚園路749弄、愚園路395弄、愚園路1376弄 這是在上海最中心地而又最文藝的弄堂,這條低調(diào)而懷舊的思南路弄堂遠離燈紅酒綠,默默的沉靜在蔥郁的梧桐樹底,安靜又深情的注視著上海這座城市的變化。 主要弄堂:思南路87號(梅蘭芳寓所) 、思南路73號(周公館) 位于重慶路高架下的一條簡單弄堂,沒有風起云涌的歷史背景,也沒有精致華貴的小別墅,就是因為如此的真實和平凡,漫步其中能還回內(nèi)心一片平和。 主要弄堂:重慶南路205弄 |
|
來自: 水鄉(xiāng)漁人 > 《上?!?/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