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1年2月某日,大漢飄來了最后一股西伯利亞冷空氣,此時的武帝內心極其沉重,因為上次打匈奴花了太多錢,中央財政出現了缺口,一想到下次戰(zhàn)爭又得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武帝不禁搓了搓指尖發(fā)冷的雙手。 臺下的大臣們都低著頭看著自己腳尖,等待著武帝問出那個自己已經準備了好久的問題。武帝看著沉默不語的大臣,端正了一番自己的儀態(tài),終于開口問出了大家期待已久的那個問題:“為了完成偉大復興的大漢夢,鹽鐵到底要不要搞成國有企業(yè),成為帝國的長子???” 大臣們不再沉默不語,朝堂忽然變得熱鬧了起來,跟開鍋的雞湯一樣沸騰。勢不兩立的大臣們各自陳述著自己的理由,主流聲音是如果實行鹽鐵專營是不對的,因為國家一旦實行壟斷那就是與民爭利,那就是不顧民間疾苦,朝堂上突然飄出了無數的彈幕,內容基本都一致:仁義道德、仁義道德、仁義道德…… 武帝擦了擦噴到臉上的吐沫星子,嘆了口氣點擊右鍵,開啟了屏蔽,這時候他發(fā)現有桑弘羊沉默不語地盯著自己,緩緩開口,卻一句有關仁義道德話都沒有說。 這時候天空上飄出了三個無法被屏蔽的問題: 如果不執(zhí)行國營政策,打仗從哪來錢?國家從哪來錢?地方造反了怎么辦? 后來這三個問題,在之后的歷史長河中不斷地難為著真實的江湖、虛構的江湖、混了江湖、混著江湖和打算混江湖的人們…… 而這三個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問題——混江湖,錢從哪來? 淮河以北一枝花的實習壹讀君丨泊風 山頭上的江湖——派 人口數量:★★★ 財富總量:★★★★ 性質:一般都是好的,主要情節(jié)是與邪惡的對立幫派作斗爭,爬到民間老大的位置,以一統(tǒng)江湖。 幫派代表:峨眉派、泰山派,崆峒派等。 收入來源:除了政府扶持以外,各個幫派因地制宜,發(fā)展當地經濟。 拿峨眉派來說。 首先占著道教這一宗教優(yōu)勢,峨眉派吸引了廣大的道教愛好者對它的支持,光靠香火錢這一項就夠幫派吃喝不愁了。 可得保住自己知名度,才能靠香火錢養(yǎng)活派里的兄弟姐妹啊! 所以《倚天屠龍記》里,周芷若為了保住峨眉派的名氣,她以身相許張無忌,她當了小偷拿了倚天劍和屠龍刀,還為了武功上的成功苦修《九陰真經》!那可真是為了自己的幫派操碎了心??! 但名氣也有保不住的時候,靠譜的辦法是有個保底的產業(yè),峨眉派有那么多姑娘呢對吧?一個個練武功那柔韌度肯定都不錯!所有峨眉派保底的產業(yè)是什么呢? 賣茶葉! 壹讀君(微信:yiduiread)這么說那可是有根有據的,絕不白吹的。 著名的中國名茶“竹葉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那可峨眉山歷代高僧自種自制的極品綠茶之系列產品,現在能喝著的人那都是大富大貴有口福的人。 而從唐代開始,峨眉山的茶葉就已經家喻戶曉了,在公元十世紀,就有過一個叫做能明的和尚,覺得賣茶葉賣得不清不楚那可不行,寫了本書,來記載峨眉山賣茶葉的歷史,叫做《峨眉茶法歷法》,以方便后人知道峨眉山咋賣茶葉的。等到清代的時候呢,峨眉派還整理出了一套與自己教義有關的喝茶方法,這三本書叫《參悟茶法》、《明悟茶法》、《繕悟茶法》,以此來宣傳峨眉山的茶葉。 所以建立門派混江湖,那得站個好山頭,沒點土特產賣,還混屁的江湖啊! 黑色的江湖——幫 人口數量:★★★★ 財富總量:★ 性質:一般都在黑道混,勢力不大,但在江湖上也不可或缺,一般對推動故事情節(jié)有重大作用。 幫派代表:丐幫。 收入來源:乞討、賣藝、販賣消息等。 傳統(tǒng)的收入方式就是乞討了。丐幫內部有著被嚴格劃分的等級,每天有一定的“值班”人數,專門出去乞討,當天去當天回,等回來的時候必須交納“份例”——三五文錢或幾兩米;一部分人在固定的住所內,飼養(yǎng)禽類,比如養(yǎng)養(yǎng)雞、養(yǎng)養(yǎng)牛,保證自己的團體內能有肉吃。 丐幫有點非常好的是每個月都有“工資”可拿。團頭每月都會發(fā)放份例錢,和雇傭的長工差不多。 還有一部分是乞丐團體中的“公務員”——乞丐中如果違背了規(guī)矩,這些乞丐“公務員”會采取制裁的措施。當然做公務員總能有些私活可以干,地面上有了“路倒”或“凍尸”,需要背到別的地方埋,他們就可以承接這些活兒然后從地保那里領賞錢。 宋元時代的乞丐們,還有當“入殮師”的。因為這個活計,一般人不肯干?!端疂G傳》寫武大郎被潘金蓮毒死以后,就是乞丐里的團頭何九叔帶著小弟去入殮的。《水滸傳》寫的是宋代的故事,但是作者是元代末年的人,據此我們可以知道至少在元代是有這樣的習俗的。 所以愁啥找不找工作呢?只要肯干,總有口飯嘛! 總是有狗血感情戲的江湖——教 人口數量:★★★ 財富總量:★★★★ 性質:亦正亦邪,但總發(fā)生奇怪的感情戲。比如《倚天屠龍記》里的明教,張無忌就和一系列女主角發(fā)生了慘絕人寰、令人發(fā)指的感情戲,其中槽點過多,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就不多說了。(還有那個全真教的尹志平!他就把小龍女的純潔給玷污了??!詳情參看《玷污小龍女的尹志平在歷史上是個什么樣的人?丨壹讀百科》內有價值20萬的大片一張) 幫派代表:明教、日月神教、白蓮教等。 收入來源:自家產業(yè)如田產、礦業(yè)、青樓等,及納貢體系。 明教勢力的擴大,同其他六大門派的利益有所抵觸,它的出現打破了之前各大門派所創(chuàng)建的“均勢”狀態(tài)。 所以后來有了圍攻光明頂的故事。 明教的收入從哪里來呢?攻城略地那么多,肯定完成了一個土地兼并和產業(yè)聚合的過程。明教的收入一部分來源于自己的產業(yè)。但是并不像其他幾個幫派,各占一方有自己的土特產,靠著可能失去又有可能重新打下來的地盤賺錢,風險也很大。 那么,什么方式最有效的規(guī)避了風險呢? 納貢體系! 明教的主要派別有殷派、五行派、楊派、韋派等派系。這幾個門派根據各自實力產生分化,每個地區(qū)都有一個實力最強的門派,底下有一批獨立經營但需要仰大門派鼻息的小幫派(幫、派、寨、堡、莊、鏢局、妓院、賭場等都是存在方式),小門派都通過殺人越貨、開賭場鏢局妓院、放高利貸、強收保護費等方式獲得收入,明教主系只需要給這些小門派提供保護,維護本地區(qū)秩序,就可以獲得納貢。 明教的納貢體系一方面完成了向下層的擴張,一方面又解決了上層的經濟問題。 講到這是不是覺得和什么情節(jié)有點像?對!《教父》。 唐·柯里昂一方面擁有自己的產業(yè),比如橄欖油產業(yè),另一方面又以給他人在必要時提供保護為方式,擴充自己的納貢體系,手下的各個家族擁有自己的賭場、妓院等,保證了唐·柯里昂的經濟收入,同明教的擴張歷史非常類似! 所以無論中外,混江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錢嘛! 最大的江湖——朝廷 人口數量:★★★★★ 財富總量:★★★★★ 性質:好壞不一定,主要任務是消滅民間組織,以維護自己江湖老大的位置。 出現時代:各個朝代。 出現小說:《書劍恩仇錄》、《翻云覆雨》、《鹿鼎記》、《新龍門客?!返取?/font> 收入來源:在工業(yè)化之前,國家收入一般建立在農業(yè)稅之上。 一般一個帝國在建立初期,都實行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農業(yè)的政策,以充實國力。 比如漢代初期奉行無為而治的政策。三國兩晉南北朝實行均田制,把土地分給農民,以保證生產。 但是,小農負擔風險的能力不足,一旦出現農害,就會落到易子而食的經歷。但是如果依靠了貴族、豪門、富農,就可以削減一定風險,于是小農就轉讓了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土地開始在貴族、豪門、富農手中兼并。 貴族、豪門、富農就成了新的地主,農業(yè)稅能不交就不交。如果政府會強催,他們就將稅轉嫁到佃農身上。 佃農生存壓力一大,各類邪教組織和反政府力量就有了孕育的土壤。如果遇到天災,那必然就會發(fā)生起義。 朝廷為了規(guī)避這個風險,就不把國家收入的來源,單單放到農業(yè)之上。所以漢武帝時期就實行了鹽鐵專營,壟斷了鹽鐵販賣權,擴充了政府來源。宋代的工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發(fā)展很迅速,國家倚仗這些經濟收入,來回避風險。 相比江湖打打殺殺爭地盤的掙錢法,國家掙錢就穩(wěn)定可靠多了。不過,收錢也是需要成本的。比如,為了維持收錢的隊伍,得給官僚開工資,得對其中一些人的貪污腐敗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為了防止一些刁民不交錢,以及防止游牧民族、敵對國家破壞收錢的穩(wěn)定,需要養(yǎng)一支軍隊。這些都是收錢的成本。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收錢的增長速度,往往會小于收錢成本增長的速度。如果不及時改革,國家就要虧本,就維持不下去。 比如明代就沒有做好,依舊采用重農抑商的政策,依靠農業(yè)立國。地主和貴族的發(fā)展速度又太迅猛,國家最后不得不依靠他們調集資源。崇禎帝廢除了東廠,結果致使礦業(yè)稅被阻斷,有沒有別的辦法把這筆錢收上來。之后,明代只好加收田稅,但又遇到小冰河期,農業(yè)歉收,大明朝就成了茶幾。 江湖越大,越不好操持。 如果有錢了呢? 距離漢朝兩千多年以后的,一個叫做費正清的美國人,翻閱著關于中國的厚重史料,喟嘆著這個民族一路走來的榮耀和苦難。 他問了中國的人一個問題,一如桑弘羊那年的一樣振聾發(fā)聵。 “中國商人階級為什么不能擺脫對官場的依賴,而建立一支工業(yè)的或經營企業(yè)的獨立力量?” 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又一次吹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