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 兩個時辰的鏡頭,留下的只能是一點初泛的印象。 ![]() 垂柳依依,昭示著西湖之春的降臨。 ![]() 斷橋邊寂寞綻放的迎春花, ![]() 桃紅柳綠映襯著浩渺湖水, ![]() 一幅幅唯美的圖畫,似乎在低聲吟誦:“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p> ![]() 西湖春曉是湖光, ![]() 西湖春曉是山色, ![]() 西湖春曉是亭臺和游船。 ![]() 對西湖之印象也有一比: ![]() ——西湖有隱藏的天鵝湖, ![]() ——西湖似七彩的蝴蝶花, ![]() ——西湖像少女的晨之韻。 ![]() 西湖同樣有撩撥人心的櫻花, ![]() 孕育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境界, ![]() 以及“最愛湖東行不足, ![]() 綠楊陰里白沙堤”的詩句。 ![]() 蘇東坡對西湖的贊美恰如其份:“水光瀲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妝濃抹總相宜”。 ![]() 白居易在西湖畔也留下了雋永的名篇:“未能拋得杭州去, ![]() 一半勾留是西湖?!?/p> ![]() 四方游客,隨著春的腳步遠足, ![]() 莘莘學(xué)子, ![]() 在柳縫之間踏青與嬉戲。 ![]() 吳越王朝的保俶尖塔, ![]() 香消玉隕的蘇小小墓, ![]() 打虎英雄武松的墳塋, ![]() 風(fēng)雨亭中,聆聽鑒湖女俠臨刑前“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遺言, ![]() 銅雕像前,試著與浙江山水畫大師黃賓虹心靈溝通。 ![]() 適逢民族英雄岳飛的誕辰, ![]() 岳王廟內(nèi),心昭天日 ![]() “還我河山”的豪言, ![]() “盡忠報國”的壯語, ![]() 激勵著孩子大聲呼喚:“我也要當(dāng)民族英雄!” ![]() 齊矚目,似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 原來是“岳飛后裔”們在聲討民族敗類, ![]() 岳王墓前,人聲鼎沸, ![]() 摩肩擦背,水瀉不通。 ![]() “報國”必須要刻在心底, ![]() “棲霞”成就了西湖十景。 ![]() 印象西湖,你究竟在哪里? ![]() ——是眾多的博覽? ![]() ——是名人的別墅? ![]() ——是江南的名樓? ![]() ——還是寶剎禪寺? ![]() 印象西湖,它既是湖光,是山色;但它更是歷史,是人文,是南方中國數(shù)千年來的文化沉淀。 ![]() 反思武漢東湖,作為國內(nèi)最大的城中湖,面積是西湖的六倍,風(fēng)景不能說不美,環(huán)境也不能說比西湖遜色。 ![]() 然而,東湖所缺乏的,恰恰是西湖這種厚重的人文積淀,以及文化符號的營造和傳承。 |
|
來自: 葉老師YP > 《原創(chuàng)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