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記者 梁波(微博) 李慶 攝影報道 “這頁金冊,規(guī)格比圣旨還要高!”1月6日,眉山市彭山區(qū)文管所辦公桌上,所長吳天文面前,擺滿銀錠、碎銀、金銀賞供幣和金封冊等文物。 這些文物從張獻忠沉銀地——彭山區(qū)江口鎮(zhèn)岷江河段出水,集中出水時間分別為2005年和2011年。而這次集中亮相,系“張獻忠江口千船沉銀”傳說被證實之后,彭山首度將其公開。 去年12月25日,國家文物局組織國內(nèi)10位權(quán)威考古專家、歷史專家,蒞臨彭山上演“尋銀訣”,并聯(lián)名出具《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研討會專家意見書》,基本確認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沉銀中心區(qū)域之一。 2公斤銀飾品 鐵證張獻忠入川打劫 歷史上,明朝末年農(nóng)民軍領(lǐng)袖張獻忠與李自成齊名。1644年,張獻忠占領(lǐng)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權(quán)。兩年后,張獻忠在四川西充中箭身亡,而他擁有的巨額財寶卻不知去向。 張獻忠財寶去了哪兒?考古界將其譽為世界三大寶藏之謎之一。 成都民謠“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講述的就是張獻忠兵敗退出成都時,把“大西國”金銀財寶秘藏起來,誰發(fā)現(xiàn)了石牛、石鼓記號,就有可能找到“大西國”神秘寶藏。圍繞藏寶之謎,坊間說法不一。有埋錦江河底說,有隨船沉入岷江說,也有埋青城山(微博)說,等等。其中,彭山江口岷江河段張獻忠“千船沉銀”說,最受關(guān)注。 1月6日下午,吳天文首先拿出一小袋碎銀。他說,像這樣的碎銀,他們所藏約2公斤。出水時間為2005年和2011年,地點位于現(xiàn)張獻忠沉銀遺址保護區(qū)內(nèi),方圓100萬平方米。 拿起一片銀飾,吳天文說,這是木箱卡扣,用銀子做成,可見箱子里裝有更貴重的東西。“這是耳環(huán)、這是耳釘,全是民用銀飾品。從質(zhì)樣看,極有可能是張獻忠打家劫舍而來。因此,這些碎銀就是張獻忠入川打劫的鐵證?!?/p> 20多錠銀錠 吻合張獻忠入川行軍路 彭山區(qū)文管所庫房內(nèi),吳天文和同事拿出10多個拳頭大小的銀錠?!斑@些是刻有文字的,還有10多個沒有刻字?!眳翘煳哪闷鹨粋€銀錠,上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分半征糧銀五十兩一定,銀匠右閔季”的字樣。 銀錠出水時間主要集中在2005年和2011年。對于第一次發(fā)現(xiàn),彭山文管所有著詳細記載。 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江口鎮(zhèn)岷江江心進行施工。其間,一輛挖掘機在距地表2.5米左右的地方挖出一圓木并從中散落7件銀錠,由施工民工全部撿走。經(jīng)過文物部門和公安部門努力,收回所有流失銀錠,并收回已被損毀的貯藏銀錠的木筒?!熬唧w發(fā)現(xiàn)地應(yīng)該是岷江大橋往下游方向500米處?!眳翘煳恼f。 “大西是張獻忠國號,從字樣內(nèi)容來看,說的是這錠銀子,是在眉山(微博)征收的糧稅,有五十兩?!眳翘煳恼f,彼時一兩大概是37克,五十兩相當于現(xiàn)在3斤多。 由于長年沉浸江水中,銀錠外部已氧化,呈黑色,部分有殘損?!般y子純度,大概在95%以上,除眉州,還刻有湘潭、京山、贛州等字樣?!眳翘煳恼f,據(jù)文獻記載,張獻忠行軍路線也是經(jīng)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之后入川,銀錠正好與之吻合。 一頁金封冊 全金打制重達700多克 “這批文物中,還有一件最有文物價值的東西?!睂y錠收歸管庫后,吳天文從所管庫里,抱出“鎮(zhèn)所之物”金封冊。這頁金封冊長約20厘米,寬約10厘米,上書“大西大順二年……”等29字。 據(jù)吳天文介紹,這頁金封冊出水時間為2011年,出水地點位于彭山岷江大橋以上江中。 2011年4月19日,在岷江河道取砂石過程中,出土大量文物。因現(xiàn)場人員眾多,出現(xiàn)哄搶現(xiàn)象。這些文物一部分得到了文物部門及時清理,一部份卻被施工民工和當?shù)厝罕姄熳?。被撿走文物?jīng)相關(guān)部門共同努力,部分被征集和追繳回來。其中便有這件寶貝——金封冊。 吳天文指著上面小洞介紹,這頁金封冊應(yīng)是封面,內(nèi)容大致是張獻忠在成都稱帝后,頒布政令法規(guī)。“經(jīng)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到底有多少頁,吳天文也說不上來。 影視作品里,聞聽圣旨到,達官顯貴無不老老實實下跪,恭恭敬敬聆聽?!氨绕鹗ブ?,金封冊規(guī)格還要高一些!”吳天文說,圣旨是“皇帝詔曰”,金封冊所刻是“皇帝制曰”。再論顏值,金封冊更是全部用黃金所制,這一頁重量達700多克,亦完爆圣旨。 兩枚金銀賞功幣 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在吳天文展示文物中,還有兩枚圓幣,一金一銀,中鏤空呈方形,刻有“西王賞功”的字樣?!斑@類似于現(xiàn)在的軍功章,是當時張獻忠封賞用的?!?/p> 資料顯示,西王賞功錢,是張獻忠所鑄造的非流通貨幣。相傳有金,銀,銅三品,皆世所罕見,是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一。 西王賞功存世罕見,早年所知金、銀皆為孤品,后在彭山區(qū)有新的發(fā)現(xiàn)。2011年嘉德春拍出品金質(zhì)、銀質(zhì)西王賞功各一,金質(zhì)成交價格230萬元,銀質(zhì)以55.2萬元成交。目前金銀銅三品仍然為珍品,根據(jù)出水情況,銀質(zhì)稍多,金和銅均罕。根據(jù)品相成交價維持在數(shù)十萬元不等。 據(jù)吳天文介紹,該賞功幣集中出水于2011年,出水地點位于彭山岷江大橋至鎮(zhèn)政府一線的江中。 江口沉銀挖掘史 第一季·清朝 三次挖寶,兩次“空歡喜” 在彭山文管所,有一本《彭山縣志》。上面這樣記載:“乾隆五十九年,冬季,漁者于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zhuǎn)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shù)日,獲銀萬兩并珠玉器等物”。 吳天文說,從記載看,清政府這次組織大規(guī)模打撈行動,確有所得,但寶物的數(shù)量,有浮夸之嫌?!笆聦嵣?,當時人力、財力和物力,是很難做到的?!币虼擞欣碛蓱岩桑杂写罅砍零y在江底。 清政府第二次江口挖寶是在1838年,第三次是1853年,均無所得。 第二季·民國 淘金十個月獲三筐小銅錢 1937年冬,楊白鹿將從他人手中得來的張獻忠藏銀圖紙向好友——當過師長的馬昆山透露,后由范紹增出面奔走磋商,成立“錦江淘金公司”,開展打撈工作。 他們照原圖紙方位丈量、細密探索,推斷出埋藏金銀地點,位于望江樓下游對岸原石佛寺下面三角地段交叉點左側(cè)接近江心的江邊。1938年冬季,趁河水較小,加速開挖但無獲。 第二年秋,水退后又繼續(xù),上百人前后歷時十多個月,果真挖出一個大石牛,還挖出大石鼓。然而,歷史卻開了一個大玩笑:工人們奮力挖出來的,不是金銀,只有3大籮筐小銅錢?!敖疸y萬萬五”杳無蹤影,民國轟轟烈烈挖銀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