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案設計 陽泉郊區(qū)西南舁聯(lián)校舁小學 教學內容: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19《草船借箭》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第五單元以“中國古典名著”為專題,本文是第五單元中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感受古典名著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是編撰本單元的主要目的。而《草船借箭》這篇課文就可以為學生很好的扮演拋磚引玉的角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2、分角色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1、抓重點詞句,品讀感悟。 2、讀、演、議、拓展結合,深化認識。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1、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學習諸葛亮善于學習、研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抓重點詞句感受人物。 教學難點:透過“神機妙算”看到諸葛亮身上真正的閃光點。 課時目標: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理清故事發(fā)展脈絡。 第二課時:品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第三課時: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交流讀書情況(三國故事、成語、歇后語等)。 教學過程 一、以借比“徣”(導入) 1、 2、 二、依“借”引人(把握全文) 1、請學生找出與“借箭”有關的所有人物。(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 2、理清他們與“借箭”之事的關系。 周瑜——引“借”之人 三、從“借”悟人 1、走進“周瑜”與“諸葛亮” ⑴用波浪線畫出文中與“周瑜”有關的句子,仔細品味周瑜是個怎樣的人。 ⑵重點交流: ①周瑜與諸葛亮的對話(課文第二自然段) ②周瑜于魯肅的對話。(課文第三自然段) 兩次對話的比較讓學生感悟周瑜的用心不良、心胸狹窄。同時凸顯出諸葛亮的顧全大局、胸有成竹。 2、走進“魯肅”與“諸葛亮” ⑴魯肅又是個怎樣的人,請同學們像了解周瑜那樣抓住一些詞句說一說。 ⑵重點交流: ①魯肅與諸葛亮的對話(課文第四自然段) ②魯肅答應了。他不知道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貋韴蟾嬷荑ぃ?B style="mso-bidi-font-weight: normal">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只說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膠漆這些材料。(第五自然段) 3、走進“曹操”與“諸葛亮” ⑴文中雖然對曹操的描寫很少,但 “借箭”之事能成他功不可沒,他又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到課文的七、八自然段尋找答案。 ⑵重點交流: ①曹操的下令(輕易) ②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前來。我們只管飲酒 作樂,天亮了就回去。 4、總結諸葛亮 ⑴通過上面的學習,你覺得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⑵除上之外,你從還能從文中其他的描寫說說你對諸葛亮的認識嗎? ⑶回歸文本中:周瑜的一句長嘆“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⑷神機妙算的背后是什么?(善于觀察、研究、學習) 四、出“借”尋真(拓展延伸) 了解真正的諸葛亮 五、答“借”之恩 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