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影像中的蛛絲馬跡,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可靠的信息。讀片,是呼吸內科醫(yī)師的必備基本功之一。 影像學十分復雜,要記住種類繁多的各種征象并非易事。 呼吸時間為大家整理呼吸系統(tǒng)經典影像征,初學者也可以秒懂哦! 在平片或 CT 肺窗上常??梢钥吹阶苑蝺饶[塊或結節(jié)邊緣向肺周圍實質伸展的、不與胸膜相連的放射狀無分支短線狀影。 小于 5 mm 的毛刺稱為短毛刺,大于或等于 5 mm 的稱為長毛刺。肺結節(jié)或腫塊邊緣有很多種情況,鋸齒、尖角、三角形、分葉等,其中前三種情況稱作棘突征;邊緣線條影如果和胸膜相連則稱作胸膜凹陷征;如果邊緣線條有分支,則為血管影。 毛刺征主要見于周圍型肺癌,是腫瘤細胞向鄰近血管鞘或局部淋巴結浸潤,或者促結締組織生成反應形成的纖維帶。良性結節(jié)如炎性假瘤和結核球,邊緣也可見毛刺,不過常常是長毛刺。 該征象通常被認為是曲菌移植到已有的空洞內或在血管侵襲性曲菌病中梗死的肺收縮的結果。但該征象也見于其他情況,包括結核病、Wegener 肉芽腫、空洞內出血和肺癌。 真菌感染的早期 X 線表現(xiàn)可能正常,之后出現(xiàn)但發(fā)或多發(fā)邊界不清的周圍性斑片狀影,最后呈大片狀或結節(jié)、或腫塊抑或粟粒狀,大約半個月后出現(xiàn)空氣半月征(發(fā)生率約 50%)。 馬賽克征表現(xiàn)為肺密度增高區(qū)和肺密度減低區(qū)夾雜相間呈不規(guī)則的補丁狀或地圖狀。吸氣相上的馬賽克征可能是由浸潤性肺疾病、空氣潴留或血管阻塞引起。呼氣相的馬賽克征更加明顯,則可確定有空氣潴留引起。 血流分配到那些正常肺組織區(qū)的密度則增高,表現(xiàn)為相應肺密度區(qū)域的增高。這種異常的低密度和正常肺組織的相對高密度結合起來,就形成了所謂的「馬賽克分布」。 這種征象的形成主要有小氣道疾病、血管性疾病如肺栓塞、浸潤性肺病如卡氏非囊蟲肺炎、慢性嗜酸性肺炎、過敏性肺炎及化膿性肺炎等。 樹芽征是指病變累及細支氣管時,由于炎性滲出物或分泌物堵塞細支氣管,CT 表現(xiàn)為小葉中心分枝狀線影和與其相連的細支氣管橫斷面結節(jié)影,狀如春天里掛滿枝芽的「樹」,即「樹芽征」。 CT 不能顯示直徑小于 2 mm 支氣管,故正常小葉支氣管 CT 掃描時不顯示,但當小葉支氣管發(fā)生病變時,CT 就可以顯示出來。 樹芽征的相關疾病有:肺支氣管的感染性病變、免疫性疾病如變應性支氣管肺型曲霉菌病、先天性疾病如囊性肺纖維化及纖毛運動異常綜合征(Dyskinetic’s 綜合征)、吸人刺激性物質等。 和暈征的表現(xiàn)相反,在高分辨胸部 CT 肺窗上觀察,病灶中心密度低呈磨玻璃狀,周圍是新月形或環(huán)形高密度,厚度至少 2 mm。這種表現(xiàn)是由于中心為低密度由肺泡間隔浸潤和細胞碎片,周圍環(huán)形或新月形高密度是肺泡管機化性肺炎或致密、均勻肺泡間細胞浸潤所導致的致密氣腔實變。 起初認為對診斷隱原性肺泡炎有特異性,但隨后發(fā)現(xiàn)該征象也見于類球孢子菌病的描述中。和暈征相似,當該征象見于多種疾病后,可能失去其特異性。 肺轉移瘤 CT 檢查時,肺間質顯示重要改變即間隔不規(guī)則增厚和串珠樣改變,尤其在肺高分辨 CT 圖像上,在肺野周邊部或外 1/3 的肺內小葉間隔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結節(jié)狀增厚。并把這一表現(xiàn)稱作「申珠樣隔征」。 這一表現(xiàn)的病理基礎被認為是腫瘤細胞在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內生長及繼發(fā)血管周圍和間質水腫及纖維化所致。該征主要見于肺轉移瘤,其次也見于肺結節(jié)病和先天性肺小葉周圍纖維化。 碎石路征或稱鋪路石征,是胸部 CT 上的一種影像學征象,主要表現(xiàn)為在彌漫性或散在分布的毛玻璃樣浸潤影中,有小葉間隔增厚、小葉內線狀影重疊存在。 碎石路征最初在肺泡蛋白沉積癥(PAP)的病例中發(fā)現(xiàn),并認為是 PAP 特征性的胸部 CT 表現(xiàn);但實際上,感染性疾病、腫瘤、特發(fā)性肺彌漫性疾?。―PLD)、吸人性病變等都也可以出現(xiàn)。 1. 膈肌征:橫隔頂向頭側凸出,低密度影在膈外周為胸水,在膈內為腹水。 2. 膈腳移位征:胸水時壓迫膈腳向前、向外側移位。 3. 界面征:肝與肺在層面上的分界一般是清晰的,腹水時也清晰明確,而當胸水時則肝肺分界不清晰。 4. 肝裸區(qū)征:肝的背側內部肝與膈肌直接相貼,此為裸區(qū),產生腹水時液體不在此區(qū)潴留。 花朵征這里主要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早期表現(xiàn)。 肺窗上觀察,肺血管紋理顯著增強,一般在小葉范圍滲出,主要為間質滲出,因此密度較淡,往往呈磨玻璃樣密度,外形如「花朵」樣,即增粗的血管紋理為「花柄」,小葉范圍的滲出影像為「花冠」,散布其間的肺血管分支猶如「葉脈」,形成一朵朵根在肺門,朝向胸膜下的含苞欲放的「鮮花」,彼此界限清。 病變嚴重時,「花朵」可融合,形成「花叢」樣外觀;縱隔窗上常不顯影;縱隔淋巴結不大;早期空氣支氣管征不多見,進一步實變時明顯;動態(tài)觀察,進展迅速,但吸收慢,和臨床癥狀不同步,后期纖維化明顯;常在背部墜積性發(fā)病,而支氣管開口向上的肺葉、段發(fā)病相對少見;可以上肺野發(fā)病為主。 印戒征的影像表現(xiàn)由一個小的圓形軟組織密度影和一個圓形低密度區(qū)的較大的環(huán)形軟組織密度影相連而成,形似印戒。 軟組織密度環(huán)代表擴張的支氣管,其內低密度為擴張支氣管內所含的氣體,小圓形軟組織密度影代表與擴張支氣管伴行的肺動脈。 受累的支氣管常見于中等管徑的支氣管,因為主、葉及段支氣管軟骨較硬較厚,對擴張的抵抗力較大,而在嚴重支氣管擴張的患者中,遠端小支氣管常有閉塞,數量減少,故僅有中等大小的支氣管才能明顯的擴張。 印戒征是支氣管擴張的 CT 表現(xiàn),它是支氣管壁彈性組織和肌肉組織破壞而導致的局部支氣管不可恢復的異常擴張,是受累支氣管多種病理過程共同的最終結果。支氣管擴張的病理改變主要是管腔擴張和管壁增厚。 桃尖征是指腫塊某一邊緣尖角狀突起形似桃尖,是炎性假瘤包膜的粘連牽拉,為良性腫塊尤其是炎性假瘤特有。 由于腫瘤大多位于肺的淺表部位,鄰近胸膜常出現(xiàn)炎性反應,繼之局限性的胸膜增厚、粘連,于腫物邊緣可見類似胸膜幕狀粘連的尖角狀表現(xiàn),這種尖角和腫塊連在一起酷似一個桃子的桃尖。 本位來自丁香園論壇,感謝站友 fanshl 整理分享 編輯:王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