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起長三角古鎮(zhèn)的時候,蹦出腦海中的,必定是烏鎮(zhèn)、周莊、西塘這些地方,相對冷門一些的錦溪、木瀆、千燈,也漸漸地被越來越多人所知道。伴隨而來的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同質(zhì)化和商業(yè)化。 身邊的古鎮(zhèn)控們偶爾也會吶喊,“好想回到二十年前的烏鎮(zhèn)”?,F(xiàn)在,情報君想對古鎮(zhèn)控們說,你們有福了,因為黎里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雖然黎里的歷史悠久,但對于大眾來說還是一個鮮為人知的新古鎮(zhèn),游客特別少,保存著傳統(tǒng)江南的幽靜與柔和。 黎里位于蘇州市吳江區(qū)的東南30公里處,從上海自駕大約1.5個小時便可以到達。這兒的元素和其他江南古鎮(zhèn)無異,古廊橋、石板路和巷弄,一條清澈的綠色河流貫穿古鎮(zhèn)。河岸兩邊的商鋪大多是空著的,零零散散地開了幾家。 游黎里除了逛幾個小景點,比如柳亞子紀念館、祠廟以及數(shù)不清的古橋之外,串里弄——黎里最大的特色,在未知的里弄瞎兜亂串的經(jīng)歷,讓情報君覺得頗有意思。 明弄暗弄十八彎 黎里共有115條里弄,25條明弄,90條暗弄,光線明亮的叫明弄,光線暗的就叫暗弄,里弄基本上都是以姓氏為名的,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線路指示。若是來尋親訪友,在沒有人帶領(lǐng)的情況下,錯綜復雜的里弄可能會讓人摸不著頭腦;而若是游客的話,就不用擔心會迷路,因為這里的里弄大多是互通的,行走于未知的方向,也是一種樂趣。 河岸兩邊的幾乎都是暗弄,仿佛是一條條曲折深幽的走廊,望不到頭,每一條都是不一樣的,很能吊起人的探索欲。暗弄里藏著幾戶人家,沒有改造過的舊居,斑駁的墻壁,古老的木門,生銹的門把手,透露著從前簡樸的生活氣息。 走了一段路之后,暗弄就變成了明弄,房子也變成了稍有現(xiàn)代氣息的兩層式小樓,門前花花草草點綴地挺有情調(diào)。這種先暗后明的設(shè)計,是有講究的,據(jù)說在抗日戰(zhàn)爭的期間,日軍看到這種錯綜復雜的里弄以為會有陷阱埋伏,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敢入內(nèi)。 有些明弄則是穿插在暗弄之間。這里和上海的弄堂最大的不同就是視線上的變化,可能前一秒還是昏昏暗暗的,后一秒就能看到明亮的光線,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 里弄的居民基本上都是一些本地的老人家,所以特別的安靜,沒有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沒有摩肩接踵的游客,也沒有燈紅酒綠的撩亂,它呈現(xiàn)給游客的是最純粹的一面,這正是很多成熟的景點已經(jīng)缺失了的一面。 美食自帶童年味道 古鎮(zhèn)上的美食更是自帶童年味道!比如張阿姨的海棠糕,馮記糕團店的油墩子。在吳江,但凡以地名來命名的美食都有著絕對的殺傷力,黎里辣雞腳就是這樣一個典型。古鎮(zhèn)上賣辣雞腳的店挺多,包括一些大的餐館,最有名的則是王記辣雞腳。 或許前面三樣食物在別的古鎮(zhèn)也可以看到,那么套腸絕對是黎里獨一無二的東西。阿王套腸是黎里之最,是全手工自制的,很多住在蘇州市區(qū)的人也會特意前來購買。黎里并不大,往河岸兩邊走一回,便能看到這些招牌店鋪。 如今在各類古鎮(zhèn)中,這種帶著淳樸生活氣息的畫面是很少見的。黎里算是古鎮(zhèn)中的“第二眼美女”,初見沒有讓人覺得很驚艷,游完歸來后,細細回想方知其美。 聽說黎里現(xiàn)在正在改造,不知道猴年馬月會變成下一個西塘。還是那句老話,去古鎮(zhèn),要趁早,趁它還養(yǎng)在深閨鮮為人知的時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