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鑒賞古代詩詞的結(jié)構(gòu)技巧
【高考真題回放】 (2011 ·大綱全國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妒兰o(jì)金榜》P94 關(guān) 河 令 周邦彥① 秋陰時晴漸向暝,變一庭凄冷。佇聽寒聲②,云深無雁影③。更深人去寂靜,但照壁孤燈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聲:指秋聲,如風(fēng)聲、落葉聲、蟲鳴聲等。③雁:古人認為雁能傳書。 (1)從上、下兩闋的首句看,這首詞是以什么為線索來寫的?請簡要說明。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構(gòu)思技巧的能力。題干已經(jīng)明確提示從兩闋的首句看,而上闋的“漸向暝”和下闋的“更深人去寂靜”,是比較明顯的一個時間過渡,據(jù)此可以看出是時間線索。 答案: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來寫的。上闋寫的情景發(fā)生在日間“漸向暝”時;下闋寫作者難以入眠的情景已經(jīng)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靜時。(答出以時間為線索的給1分,能簡要說明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 (07山東卷) 出關(guān)① 徐蘭 憑山俯海古邊州,旆②影風(fēng)翻見戍樓。馬后桃花馬前雪,出關(guān)爭得不回頭? [注]①關(guān),指居庸關(guān)。②旆(pèi),旌旗。 (1)詩的前兩句,有版本作“將軍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與本詩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種?請簡要說明理由。 答:更喜歡本詩。本詩前兩句點出居庸關(guān)的雄壯氣勢,景物描寫鮮明生動,為后面抒情作了鋪墊。“將軍”兩句缺乏形象感,并且與全詩思鄉(xiāng)的情感內(nèi)容不相稱。
2011湖北卷: 14.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登 城 望湖樓晚景 劉敞 蘇軾 雨映寒空半有無, 橫風(fēng)吹雨入樓斜, 重樓閑上倚城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