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破侖傳記 拿破侖·波拿巴,原名拿破侖·布宛納,人稱奇跡創(chuàng)造者。拿破侖·波拿巴法國近代資產階級 軍事家、政治家、 數學家。 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zhí)政,法蘭西第一帝國 皇帝。![]() 拿破侖·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原名拿破侖·布宛納,人稱奇跡創(chuàng)造者。拿破侖·波拿巴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數學家。法蘭西共和國第一執(zhí)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1804-1814)(1815),意大利國王,萊茵聯(lián)邦保護人,瑞士聯(lián)邦仲裁者。 出生在科西嘉島的拿破侖·波拿巴(1769~1821)擁有出色的軍事組織才能,正如其名字的含義雄獅一樣,他一生征戰(zhàn)無數,叱咤風云數十載。野心勃勃的他對內發(fā)動政變,當上 法蘭西帝國皇帝;對外遠征埃及,征戰(zhàn)歐洲,雄霸歐洲十八年,改寫了法國的歷史,甚至是人類的歷史。而這個軍事天才到最后卻以慘敗滑鐵盧收場。 拿破侖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城,父親給他取名“拿破侖”,意大利語的意思是“荒野雄獅”。其名字在意大利的科西嘉語時為發(fā)音“拿布略尼?博歐拿巴”(Nabulione Buonaparte),后來才轉變?yōu)榉ㄕZ發(fā)音的“拿破侖?博拿巴”,在科西嘉島被賣給法國后,法王便承認拿破侖的父親為法國貴族。在父親的安排下,拿破侖10歲時就到法國布里埃納軍校接受教育。 拿破侖傳記 ![]() 1784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后,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專攻炮兵學,只用一年的時間就考取了別人用三年才能取得的軍官資格,被任命為皇家炮兵少尉。16歲時父親因胃癌去世。在隨部隊駐防各地期間,他閱讀了許多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讓·雅各·盧梭的思想對他的影響非常大。 拿破侖一開始自認是一個外國人,他是保利的崇拜者,一心希望有一天能夠讓科西嘉從法蘭西共和國獨立出去。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fā)后,拿破侖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動科西嘉獨立,但遭到親英反法的保利集團排擠,最后全家逃往法國。在1793年7月,拿破侖帶兵攻下了保王黨的堡壘土倫,因此受到雅各賓派的賞識 ,被破格提拔為準將。1794年熱月政變中拿破侖由于和羅伯斯庇爾兄弟關系緊密而受到調查,后因拒絕到意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準將軍銜。 拿破侖傳記 ![]() 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史稱葡月政變),一夜之間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衛(wèi)戍司令,在軍界和政界中嶄露頭角。拿破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對當時的軍事知識深有研究,善于將各種 軍事策略運用于實戰(zhàn)之中,當過炮兵的他很重視 炮兵的戰(zhàn)術應用,他曾說過“火炮是戰(zhàn)爭之神”,尤其是主張將火炮集中使用,以及充分發(fā)揮 騎兵的機 動作用。1796年3月2日,27歲的拿破侖被任命為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方面軍總司令,3月6日與情人約瑟芬·博阿爾內 (約瑟芬.德塔謝爾) 結婚,之后便匆匆奔赴前線。在意大利,拿破侖統(tǒng)帥的軍隊多次擊退了奧地利帝國與撒丁王國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聯(lián)軍,最后迫使對方簽署了有利于 法蘭西共和國的停戰(zhàn)條約。在西方歷史上,沒有哪個人像拿破侖這樣,擁有如此長久的贊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