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討論案例。 7.25 述:我家寶寶2歲8個月已經(jīng)燒了三天多快4天,又沒出疹子,最高溫度達40度?,F(xiàn)在還在燒,39度。我本以為是出疹子,后來以為是積食。平時身體也很好,2歲1個月就沒生過病了。之前她爸給她吃了些酸奶,第二天就有些拉肚子,說肚子疼。晚上開始低燒,然后轉(zhuǎn)為高燒。嘴也不臭,以為是又出疹子,就沒管那么多,沒進行藥物干預(yù)。 1、這幾天大便情況?有沒異常?顏色?很臭不?是一直很臭還是這幾天? 前3天黑,稀,不成形。今天已拉黃便,還沒成形 2、感覺小孩有沒怕冷或怕熱的表現(xiàn)?比如睡眠蓋被子是喜歡還是不要蓋? 不愛吹風(fēng),但還是要蓋肚皮,不蓋四肢 3、小便情況?顏色? 黃、少 4、食欲? 這幾天不思飲食,今天好點,晚飯大半碗稀飯吃完 5、睡眠情況? 連著2天晚上2點左右醒過來,和平時一覺到天亮不一樣 6、出汗情況? 汗少 7、喝水情況? 早上要多喝些,其它時候不愛喝 8、手心比平時燙不?還有沒哪里溫度異常? 手心燒,不生病時就挺熱的 10、還有沒其它癥狀?比如口臭、鼻涕、鼻塞、咳嗽? 都沒有。舌苔現(xiàn)在淡薄白。 繼續(xù)辨證三段論練習(xí)。哪些是正常的,就不討論了。 1、今天已拉黃便 6、汗少 7、早上要多喝些,其它時候不愛喝。這個沒啥特別的 10、舌苔現(xiàn)在淡薄白。 哪些是表證,2分鐘討論時間: 2、不愛吹風(fēng)。這個看起來是,但是確實不明顯,還不知表述對不對。 哪些是里證,是寒是熱,5分鐘討論時間: 1、大便還沒成形 3、小便黃、少 4、這幾天不思飲食 5、連著2天晚上2點左右醒過來 8、手心燒,不生病時就挺熱的 這個案例里實熱的積食癥狀不是很明顯,大便又不黑不臭,而是不成型的。手心燒,但又說平時就熱,證據(jù)也不明確。小便黃、少是有熱。表證不明顯。 建議的小柴胡顆粒,大人用量一半。 7.27 反饋 述:已不燒了,大便也成型黃色,最后還有一點點稀便。舌苔中間有些厚,整體偏黃。胃口依舊不好,體力也未恢復(fù)。 小柴胡顆粒就吃了一天。 現(xiàn)在開始課程內(nèi)容。之前的課講到疾病的六綱分類體系,所有的病都離不開這個體系,大人小孩都一樣: 邪氣在表的,人體氣血往表集聚,正氣足的表現(xiàn)為陽證為太陽病、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為陰證為少陰病。 邪氣在里的,人體氣血往里集聚,正氣足的表現(xiàn)為陽證為陽明病、正氣不足的表現(xiàn)為陰證為太陰病。 這節(jié)課講下半表里,先講少陽。少陽的病機古書上講的很明確的,“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就這幾個字就很清楚了。 生病都是正氣邪氣在那里打仗,要看清局勢,不僅要看正氣強弱,也要看邪氣的強弱。 太陽是正氣足,外邪入侵后,只能到表,還沒入里,在外邪沒解決前都會有生病現(xiàn)象,比如受寒發(fā)燒,汗出燒退意味著正氣勝邪氣出。 如果這時候,正氣不足了,邪氣又沒解決,打仗就會進入半表里,就是沒有在表了,但又沒完全入里。 其實半表里不是一個特定的地方,不是指的表與里之間,因為表與里本來就是相對的。 半表里意味著不在表也不在里,也可以理解為既在表又在里。 我們來嘗試?yán)斫庀律訇柌C下的主要癥狀,部分內(nèi)容是我自己的理解,書上都沒有。我們要根據(jù)許多癥狀來判斷是否存在少陽病機,就是是否少陽病,單個的癥狀都不足為據(jù)。 太陽是氣血往表集聚,少陽時邪氣還沒入里,所以氣血還是往表集聚,往上為表、往外為表,少陽時氣血還是與太陽一樣往上往外,邪氣沒有解決,氣血也不能回去。 少陽與太陽的不同在于太陽時正氣足,少陽時出現(xiàn)了正氣不足,正氣是否足不是一種靜態(tài)的溫度指標(biāo)等,而是意味著氣血足并充分流動,太陽時氣血充分流動,那少陽時就是氣血相對不足并且意味著出現(xiàn)了一定的阻滯不通。少陽的正氣不足是因為不同人,不通狀況下不一樣引起,不是所有人一樣的。 少陽也是氣血往上往外的,但是出現(xiàn)了氣血堵在半表里,不能回去,因為邪在半表里還沒解決。頭面部為上焦為表,少陽時會氣血堵在上焦頭面部,氣血阻滯的地方就會出現(xiàn)相對的熱證。 所以少陽病機下會出現(xiàn)上焦的熱證,這樣的話少陽的三大提綱證“口苦、咽干、目?!本秃芎美斫饬耍诳嗍菬嶙C,單純說口苦不一定是少陽,陽明也會出現(xiàn)口苦的,這是中下焦的熱導(dǎo)致的上焦熱證。 咽干、目眩是上焦津液不足的表現(xiàn),津液不足是正氣相對不足的表現(xiàn)。 少陽會有上焦熱證,但是不是上焦熱就是少陽。從少陽上焦熱證的角度去理解,我們?nèi)ケ鎰e小兒少陽病時就好辦些了。 因為“口苦、咽干、目?!碧〉囊话愣际遣粫f的。我們可以從其他的上焦熱證,比如耳朵的癥狀、比如嘴唇很紅、比如臉蛋很紅等來找證據(jù)。 耳朵癥狀比如小孩摳耳朵,一般就是意味著有熱;還有西醫(yī)所說的中耳炎,可能伴隨有流膿現(xiàn)象的,我們都可以考慮是上焦氣血阻滯引起,可以考慮少陽。當(dāng)然一再強調(diào)不能說中耳炎就是少陽哈,陽明的也有。 我們的思路是,在綜合判斷是少陽病后,摳耳朵、中耳炎等都是少陽病機之內(nèi)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癥狀不是很嚴(yán)重,不用單獨去處理這些癥狀。 除了三大提綱證,還有四大主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也是很好理解的,不需要把這些背住,然后認為碰到了就是少陽,不能這樣,比如往來寒熱,太陽和厥陰都有往來寒熱只是往來寒熱的表現(xiàn)不一樣。 少陽的往來寒熱就是正氣相對不足,正氣和邪氣一直在斗爭,在拉鋸戰(zhàn),邪氣沒有解決,但又不是完全打敗,沒完全打勝,休息一會兒又來。 胸脅苦滿也是半表里的氣血阻滯不通引起,胸脅確實在表里交界的部位,后面為陽為表,前面為陰為里,這里的胸肋苦滿指的靠近兩側(cè)的位置會有苦滿的感覺。 心煩是津液不足,中上焦的熱證,氣血阻滯引起,陽明也有。 不欲飲食和喜嘔,這個說到關(guān)鍵問題了。少陽時氣血相對不足,而且氣血阻滯在表,就是阻滯在上在外,而人體在特定的時間,氣血的總量是不會增加的,停留在上在外的氣血多了,那在里的氣血就會出現(xiàn)相對不足,就是說少陽會出現(xiàn)里虛寒。 說里虛寒就是太陰了,但是少陽時的里虛寒只是有往太陰的趨勢,并沒有到太陰的程度。因為少陽還是陽證,正氣是相對充足的。 只是既然有里虛寒,當(dāng)然就會有癥狀表現(xiàn)出來,不吃飯就是里虛寒的表現(xiàn),里虛寒時消化不好。 少陽嘔可以從里虛寒這個角度來理解,里虛寒導(dǎo)致的氣逆,接近太陰的嘔。 書上還有說少陽兼飲,也比較好理解了,就從太陰的水飲來理解,相對的里虛寒導(dǎo)致,癥狀比如伴隨不嚴(yán)重的拉稀等。上文案例的大便就不成型。 同樣地,“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這幾個小孩都不會說。 往來寒熱有時還可以根據(jù)表現(xiàn)來做判斷,比如有時很怕冷的樣子要蓋被子,有時怕熱不能蓋,甚至要求說要吹風(fēng)扇開空調(diào)。 默默不欲飲食,不吃飯,積食的陽明也會不吃飯,太陰也有不吃飯。 嘔吐這個現(xiàn)象比較明顯,但這個更復(fù)雜些,太陽、陽明、太陰都會嘔。小兒確實三陽證居多,如果出現(xiàn)嘔,然后排除太陽、陽明、太陰,一般就是少陽。 少陽的主要病機就是正氣相對不足,氣血阻滯,出現(xiàn)中上焦的熱,熱是阻滯引起的可以清可以通,但是不能只去清。我們看看少陽主藥小柴胡湯的組方。 柴胡:苦涼,主治心腹腸胃中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 黃芩:苦寒,主治諸熱黃疸,腸澼泄利,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瘍。 人參:甘涼,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 甘草: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chuàng),尰,解毒。 生姜:辛溫,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fēng)濕痹,腸澼下利。 大棗:甘平,主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助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 半夏:辛平,主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 這些不用仔細看,大方向上可以這么簡單理解:有柴胡、黃芩清熱,但是補氣血的人參、甘草、大棗為主,生姜既可以處理里虛寒、也可以處理邪在表的問題,半夏處理氣血阻滯問題。這一段不是學(xué)術(shù)論點哈,僅供理解參考,千萬不能斷章取義。 小柴胡與少陽的病機是極其吻合的。中成藥小柴胡顆粒的組方完全一樣的。如果判斷少陽可以直接使用。不是單純的少陽需要結(jié)合其它藥。 小柴胡顆粒的說明書,里面有這些字: ”解表散熱,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陽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 其中”用于邪犯少陽證,癥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口苦咽干“這個對的,是古書上的。其它的文字通通不要去管他,特別是風(fēng)寒感冒不能用,這個純粹是為了避免大多數(shù)人不懂少陽而寫的,學(xué)了少陽后,我們知道風(fēng)寒感冒初期太陽證后面可以轉(zhuǎn)少陽證的。 還有很多人都知道小柴胡退燒藥的,學(xué)了這次課這樣的迷信就不應(yīng)該有了。小柴胡確實可以退燒,但不能說是退燒藥,退燒的思路首先就是不對的,我們是要解決少陽問題,燒自己會退。而且少陽的發(fā)燒才能用這個。 還有一種中成藥 柴黃顆粒,主要成分是柴胡和黃芩苷,就是小柴胡的前兩味藥,這個沒有小柴胡的魂,不建議使用,雖然判斷少陽的話,只用這個也可能是有效的。 還有一種柴桂退熱顆粒,下次講。柴黃顆粒和柴桂退熱顆粒西醫(yī)經(jīng)常是發(fā)燒就給開,確實很多時候是有效的,而且蒙對的可能性很大,因為現(xiàn)在脾胃不好抵抗力不好的小孩非常多,而且西醫(yī)都要用退燒藥,用退燒藥后反復(fù)又燒的話說明病已往里走的可能性很大。 只是我們學(xué)了辨證就知道,這些藥都是不能隨便用的,不是發(fā)燒就能用,太陽的發(fā)燒不能用,陽明的也不能用。 文章開頭的案例,太陽表證不明顯,陽明里實熱也不明顯,又已經(jīng)燒了這么天,還是高燒,就是陽證,基本上是用的排除法,不是太陽,也不是陽明,又是陽證,就只能是少陽。少陽的默默不欲飲食倒是符合。 判斷少陽用小柴胡燒退了是好事,燒久了小孩可能沒事,但大人會受不了。 但從退燒后反饋看,應(yīng)該還是有積食的原因。 問答部分 問:本次課案例為什么大部分是熱證,而舌苔正常呢? 答:好問題,說明內(nèi)容不明顯 問:發(fā)燒應(yīng)該就是熱吧? 答:發(fā)燒不能說明有熱,因寒因熱都會發(fā)燒 問:發(fā)高燒一般都是陽證嗎? 答:是的。陰證的發(fā)燒燒不起來。 問:低燒是陰癥嗎? 答:這個就不一定,可能邪氣也弱,所以是低燒。 問:用少陽的藥治太陽,我感覺應(yīng)該能很輕松打勝仗,但這為什么不能治太陽的風(fēng)寒感冒呢? 答:少陽里面有清熱藥,用于太陽不對。陽病用小柴胡湯會引邪入里,黃芩主要是算清熱藥。 問:里虛寒 +上焦熱 是少陽對嗎? 答:只能反過來說,少陽有里虛寒 +上焦熱才是對的 問:案例里那個孩子晚上2點醒來說明什么? 答:時間不說明問題,我們先不管這個。我們不用臟腑和經(jīng)絡(luò)。 述:發(fā)燒的時候太陽穴燙額頭不燙,也可以用小柴胡 評:不能這么判斷。必須綜合判斷為少陽才行 問:寒性體質(zhì)不能吃柴桂顆粒退燒? 答:與體質(zhì)沒關(guān)系,辨證對了該用就用 問:為何現(xiàn)今市面上賣的藥大多以風(fēng)熱感冒為主呢 答:不管是什么證,只要有熱,清熱解毒基本都能壓癥狀,只是身體是否由此受傷就不知道了 問:只有發(fā)燒時才能用小柴胡嗎 答:少陽病都可以,少陽不一定發(fā)燒 問:這些理論也適用于成人吧? 答:是的,適用 問:我特別想知道如何提升寶寶正氣? 答:不搞破壞就可以了 問:揉眼睛是不是內(nèi)熱的表現(xiàn) 答:一般來說是的,但是要搞清楚熱的原因,比如是否積食引起等 問:抓臉,抓耳朵,有時煩躁也是內(nèi)熱嗎? 答:一般來說是的 問:肝火旺可以吃小柴胡嗎?肝經(jīng)有熱呢? 答:我們沒有肝火旺的說法,都是綜合辨證,我不知你怎么辨證的。 問:為啥通篇沒見肝膽和經(jīng)絡(luò),只見表里和三焦呢? 而小柴胡的舒肝和胃 怎么去理解呢? 答:我們不討論臟腑也不討論經(jīng)絡(luò);你按臟腑去理解你先保留即可; 條條大路通羅馬,思路不一,目的一樣,不建議同時學(xué),初學(xué)者會混淆 問:少陽的舌苔是什么樣的?舌質(zhì)呢? 答:舌苔一般是薄白,不厚不膩;舌質(zhì)不會整體偏紅,舌尖可能偏紅 參考 小柴胡顆粒如何使用? 課程記錄目錄 先討論案例。 7.25 述:我家寶寶2歲8個月已經(jīng)燒了三天多快4天,又沒出疹子,最高溫度達40度。現(xiàn)在還在燒,39度。我本以為是出疹子,后來以為是積食。平時身體也很好,2歲1個月就沒生過病了。之前她爸給她吃了些酸奶,第二天就有些拉肚子,說肚子疼。晚上開始低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