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立即把它寫下來,當然仍以他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寫,而將學校里學的那些作文技巧和語法規(guī)則統(tǒng)統(tǒng)拋在了腦后。幾乎是一筆呵成,男孩兒覺得渾身舒暢,那是從來沒有的寫作經(jīng)歷,他也幾乎忘了自己是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 作文交上去之后,男孩兒并不報期望會受到表揚,因為這種事從來都不會發(fā)生到自己身上。可出乎男孩的意料,他的文章竟被老師當范文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而同學們也都在認真地聽著他的文章,教室里只有老師渾厚好聽的聲音在回蕩。老師讀完后,同學們不約而同地發(fā)出了贊嘆的掌聲。 后來,男孩長大了,在一家地方報當上了記者,由于寫作和選材敏感超人被主編派駐白宮,后又受聘于《紐約時報》,成為著名的專欄作家。 他就是羅素貝克,兩次普利策新聞獎的得主,后來又擔任了普利策新聞獎的評委,他的理想真的實現(xiàn)了。 人生感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美麗的夢想,可是總是出于某種原因,尤其是環(huán)境的壓力,使我們改變了最初的想法,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羅素貝克,他堅定著自己的信念,堅守著自己最初的夢想,為了自己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最終走向了成功。 2.在夢想面前也要學會低頭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杰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被稱為“美國之父”。少年時期的富蘭克林曾經(jīng)去拜訪過一位前輩。那時的他年輕氣盛,目空一切,挺胸抬頭邁著大步,可是一進門,他的頭就狠狠地撞在了門框上,疼得他說不出話來。 那位前輩這時才緩緩地走出來,看到富蘭克林這副樣子,認真的對他說:“很疼吧?可是,這卻是你今天來訪問我的最大收獲,一個人要想平安無事地活在世上,就須時時刻刻記住低頭。” 在這之前,富蘭克林的確是這樣,心高氣盛,恃才傲物,以為自己是鴻鵠,別人都是燕雀,眼睛總是高高向上,根本不把周圍的一切放在眼里。直到有一天被眼前的門框撞了頭,才發(fā)現(xiàn)門框比自己想象的要矮得多。于是,回到家以后,富蘭克林把這次拜訪得到的教導看成最大的收獲,并把它列在一生的生活準則之中。 人生感悟: “要抒寫自己夢想的人,反而更應(yīng)該清醒?!焙芏嗄贻p的朋友們都有著遠大的理想的抱負,但往往也因此變得傲慢起來。而事實上,要想進入一扇門,就必須讓自己的頭比門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頂峰,就必須低下頭彎起腰做好攀登的準備。 標簽:勵志 啟迪小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