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培訓制度 為了貫徹落實校本教研,充分發(fā)揮校本教研工作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水平和能力,結合我校教學、教研狀況特制定《安口中學校本教研教研培訓制度》。 一、指導思想 加強課程改革,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教研能力,依靠教研解決我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問題,根據(jù)我校的實際,體現(xiàn)我校的辦學特色,推動我校教研教改邁上新臺階,從而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總體目標 發(fā)現(xiàn)教育教學中存在問題,改善教學實踐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fā)展、共同成長。 三、實施原則“以人為本原則” “以校為本原則” “針對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 四、組織機構 成立由校長負責,教學副校長主管,教務處主抓,教研組、課題組、備課組實施的校本教研培訓組織機構。 五、制定計劃 制定校本教研培訓規(guī)劃與計劃,由教學副校長主管,教務處負責。 六、專題學習 通過聘請校外有關師資,通過講座等形勢對學校教師進行培訓。每學期學校進行兩次面對全校教師的業(yè)務講座;教研組活動時,要組織教師學習專業(yè)知識及相關學科知識;備課組要進行教學反思,切實提高教師的業(yè)務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個人加強自學。 七、課題帶動。每個教研組須承擔一個以上校本教研課題。 八、記錄檔案、教師開展校本課程研究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九、檢查考核 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自學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有關材料及筆記進行檢查,評定,考核, 十、檔案建立 教學期末對各項科研課題開展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教師校本教研課題開展工作情況,應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教師個人業(yè)務檔案。 十一、培訓骨干 搞好骨干教師的培訓。組織骨干教師積極參加各項培訓,以點及片的教研活動,并創(chuàng)造一些條件外出學習。組織市、省級骨干教師講座(介紹學習經(jīng)驗、談學習體會) 十二、骨干傳教 教師承擔校級培訓任務,每學期至少作1節(jié)示范課(研討課)或舉辦1次專題講座。 十三、課后反思 開展好示范課,研討課 由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研討課,全校教師研評,寫出心得,授課教師談課后反思。 十四、師徒結對 通過開展“師徒結對”活動。采取"以老帶新"的方法,由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作帶領“導師”與青年教師結成對子,從備課、上課、說課、批改作業(yè)、命題、輔導、論文等方面耐心指導,進行傳、幫、帶。通過“師徒結對”,名師帶教,培養(yǎng)青年教師, 十五、競賽匯報 定期舉行青年教師公開課和新教師匯報課。每學期要舉行青年教師優(yōu)質課競賽和教師匯報課。形成一種溝通、協(xié)調、合作,共同分享經(jīng)驗與成功的氛圍。 十六、說課反思 學校定期組織教師進行說課。公開課后,上課教師要根據(jù)上課內容進行說課、反思。課堂教學評價后,要有評課教師評記錄。
十七、經(jīng)驗總結 鼓勵教師撰寫論文不斷提升自我。學校積極鼓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積累教學經(jīng)驗,撰寫論文,每位教師每年至少寫一篇論文。優(yōu)秀論文在全校論文交流會上進行交流,評比。 十八、激勵機制 搞好獎勵措施。將教師的提高與教師發(fā)展性評價等級結合,可與年度考核結合。每學年評選“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教研組”,“優(yōu)秀教研組長”,并給予表揚獎勵。與教師個人期終"教育教學量化等級"掛鉤。 十九、運作機構 層級管理: 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務處—教研組、課題組—備課組—研究教師 二十、動作流程 制訂計劃—動員—“自選”—編組—完成學習—成果展示與評估—小結—組織教師制定教研制度—研究活動模式—方案開展實施—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