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問老教師帶來的思考 錢永華 每年,我校都會利用一兩天時間,對離退休教師進行慰問。 這次慰問在原來教師的基礎(chǔ)上,我們又增加了二十年退休教師這樣的群體,原因很簡單,一個人從崗位上退下來,男的肯定是八十歲了,女的也有七十五歲了,此時,單位去慰問,一定會非常特別。 實際上,人從三十多年的崗位上退下來,心里一定如打了五味瓶那樣不是滋味。此次慰問,我們做了這樣的工作,舉辦了2014年退休教師座談會,沒想到,一個簡單的儀式卻讓這些老人家激動不已。有一位木訥的老教師語重心長地說道,剛剛退下來,心里特別糾結(jié),沒辦法,年齡到了,怎么辦呢?晚上睡不著覺,等到離開辦公桌時,只拿了一個磨損了的茶杯,三四本破破爛爛的教科書,沒有其他什么,自己不是從崗位上光榮退下來的,似乎是從崗位上灰溜溜地逃出來的。聽到這兒,我們這些在職的教師,頓覺人有一份工作是多么幸福的事兒呀! 平日里,我們經(jīng)常抱怨學生的不聽話,學校管理者如何的不公正,殊不知,一旦真的沒有了工作崗位,那種滋味是許多在職教師很難體會的。人說到底依舊是群居動物,許多教師從崗位上退下來,心態(tài)會陡然變化,如果調(diào)整不過來,真的會讓許多疾病纏身的。 人想要對自己好一點點,那就得不斷地審視自己的生活,不能夠生活在過去的日子里走不出來。我覺得只要是陽光燦爛的老教師,他們都是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的佼佼者。有一位退休老園長,在臺上講解自己為啥氣質(zhì)好的原因,最簡單的莫過于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積極參與到周圍的社會活動中去,有事情做,有人可以嘮嗑,這樣的主動融入環(huán)境的教師,常常不會覺得特別衰老,反而青春永駐。 這次慰問,有一位老教師,過了年就已經(jīng)是九十歲了,老爺子說話干凈利落,從不拖泥帶水,家里里里外外都清清爽爽,據(jù)說,只要陽光好,還會騎著電瓶車到大街上走走,完全不是一個年紀特別大的人。然而,也有一些狀態(tài)不好的,尤其是從管理崗位上退下來的人,他們不能正確看待生活的變化,依舊自戀,似乎地球只能圍繞自己轉(zhuǎn),沒想到,人變得蒼老起來,看樣子就是病歪歪的,著實讓慰問的人有些擔心。 此次慰問,意外找到了許多曾經(jīng)培養(yǎng)我成長的教師,他們有的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但是沒有失去陽光般微笑,有的盡管剛剛從醫(yī)院里回家,但是,生活的眷戀一刻也沒有離開自己。我們知道,老人家們不需要多少禮物,只需要單位的人來看看,說上幾句話,這就是最珍貴的禮物。 每到一戶人家,老人們都特別客氣,拿什么的都有,許多人家都收拾得干干凈凈的。我們知道,他們希望單位來的人能夠多坐一會兒,陪他們多說說話。我們自然愿意坐下來,盡管還有許多家要慰問,但是,這份情誼決定了有必要停下來,多問問,多說說,我覺得這才是慰問的根本目的。 一個人都會有老的一天,只有學會關(guān)心老人,你將來才可能得到更多的溫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要以為身強力壯,來日方長,殊不知,時光如流水,一晃幾十年就沒有了。那些在講臺上教過我的老師,當年一點也不含糊,對我們特別認真負責,沒想到,從崗位上退下來,一次意外的大病,有時會讓一個人瞬間衰老,看來,生命是脆弱的,只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明白能夠自由呼吸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兒。 個人榮辱得失有時真的不算什么,在健康生命面前,我們有時候其實特別脆弱,唯有知道珍惜眼前的一切,學會感恩一切,你才能從暗淡的云層中感受陽光帶來的溫馨。 今日你去慰問老年人,明日也會作為老年人被更年輕的人慰問,這份傳承不容許有絲毫走樣。我感嘆許多優(yōu)秀的教師為啥不把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寫下來,讓后輩能夠看到更多經(jīng)驗以外的東西,如此,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就顯得尤其偉大了。我喜歡讀于漪、錢夢龍等大家的書,更喜歡在孤獨時讀讀王蒙、周國平的書,不為其他,就是希望從他們睿智的經(jīng)驗與經(jīng)歷中得到人生的真諦。 許多離退休教師都是一筆未開發(fā)的寶藏,關(guān)鍵是很少有人去開發(fā),我愿意做這份財富的收集者,就算花費許多精力也沒關(guān)系,畢竟,這份財富對于年輕人來說,是值得一輩子珍藏的。 其實,老教師們是愿意無私奉獻的,據(jù)老書記說,他年輕的時候,剛剛走上管理崗位,一位住院的老校長,竟然忍著疼痛,寫了十幾頁的長信,告誡年輕人應該怎么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毫不保留。 走在回家的路上,耳邊時時想起老人們的話語,我又有什么理由不選擇奮進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