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沿著建筑一溜都是360度無死角的玻璃露臺;一樓視野最好的150平米大廳做成禪意空間,面窗的一半用來做茶席,榻榻米和茶都請免費使用;戶外幾大顆銀杏樹下的空地,有鮮花有玩具有兒童設施,除了看云,小朋友們還能有很多開心的選擇。 ![]() 房價:888至1588元/間 ![]() ![]() ![]() ![]() ![]() ![]() ![]() 到了晚上,村子黑了下來,白日里與青山融為一體的它這才顯出不同: 暖光透過大幅落地窗把四周映得閃閃發(fā)亮,白天沒看清的房屋輪廓此時被光影勾勒得眉清目秀,藍瑩瑩的泳池水面倒影出一輪明月,幾點星光。 ![]() ![]() ![]() 曾有人和我說起,室內(nèi)設計的妙處在于,能不動聲色地令生活更舒適。 在房間里光著腳走了幾個來回,我發(fā)現(xiàn)地暖的設計就很巧妙: 桌前、床前,馬桶邊和臺盆前的地面是溫度最高最暖的,而恰好,這幾處也是腳接觸機會最多的地方。 ![]() 偶然間聽到主人夫婦閑聊,一個說要“去酒店化”,服務可以親切隨意,體驗感要更像家;另一個表示基于客房數(shù)較大(16間客房),服務到位與否,客房設施完善與否,都要標準化。 作為客人,對于主人們“不知該抓哪只手干脆兩手都要抓”的管理風格,深深覺得占了便宜: 剛停好車,管家小哥就微笑著迎出門來拎行李,遞送證件都雙手奉上;房間里有歐舒丹洗浴用品、Roca潔具、超大浴缸、休普諾斯乳膠床墊、枕頭;房間里單獨準備了飲用水取水設備,還鋪好了茶臺,備好了茶具、茶葉;莫干山的竹文化細致到竹筒茶葉罐、竹筍臺燈、竹制壁燈;床尾有小夜燈(在民宿中極為罕見);若是隨口問個路,管家除了仔仔細細為你規(guī)劃好路線,還會陪到車邊,確認方向無誤,目送你離去。 ——所以,如果這就是主人夫婦相互角力的結果,就請一直繼續(xù)下去吧。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