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ART一點|大家都在逃難,只有吳湖帆捧著金條去換米芾

 三姑書齋 2015-12-15

「吾師的性格,外表沖和溫雅,帶些外圓內(nèi)方。平日總是滿面春風(fēng)地微笑,意態(tài)那么靄然,對朋友無非是全真摯的情感作用,而不在乎利害關(guān)系,從來沒有見到他老人家為了金錢的事,而與人做過分毫必較的爭執(zhí),好像什么都是有話好說。大概是出身望族的他,又兼有一身極深的名士氣息,對窮朋友輒不吝作畫奉贈,并以此為樂事?!?/em>

——王季遷 《吳湖帆先生與我》

1933年除夕前夜,像往常一樣,吳湖帆在燈下記日記。

他寫道,自己又以八十四元錢購得兩件寶貝,一件,是阮文達為吳荷屋書聯(lián),另一件,是沈石田晚年金扇面一張。

這一年,吳湖帆家中收入有些窘迫,一為畫價因時局影響而減色,一為田租所收不夠理想,口袋里不過一百塊年資,買了兩樣物件后,只剩了十幾元錢。但他并不覺得貴,反而如獲至寶,自嘲道:“可笑可笑,可憐可憐。憶賭徒嗜樗蒲,登徒好女色,或亦如是而?!笨梢娝麑κ詹囟嗝窗V迷。

吳湖帆一生過眼寶貝無數(shù),收藏有1700多件書畫,還不包括大量古籍善本、青銅器、高古玉等。熟悉美術(shù)史的會發(fā)現(xiàn),如今許多文物的鑒定結(jié)論,源頭都可追溯至他。這其中包括大量宮廷舊藏散佚的寶物——很多已是歐美、日本等博物館中的重要館藏。

所以,如果你常看高級別的古書畫展,一定對他清雅的小楷和“梅景書屋”四字印象深刻——這是吳湖帆的齋號,也是當(dāng)年江浙一帶影響最大的藝術(shù)沙龍,其時著名的書畫、詞曲、博古、棋弈的時賢雅士都曾出入其中。吳湖帆是當(dāng)時海上畫壇一代宗師級的人物,成就涉及繪畫、鑒賞、收藏等多方面,而要成就這樣一位人物,天時地利人和出身財力學(xué)養(yǎng)缺一不可,后世恐怕學(xué)不得,也學(xué)不來。



《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題跋

杭州有不少老先生見過吳湖帆。治石泰斗黃懷覺先生當(dāng)年專為吳湖帆刻碑,吳夫人潘靜淑的墓志銘就出自他手。其子黃良起先生,前些年憶起兒時常見的海派大師們,說印象最深的就是吳湖帆。吳湖帆當(dāng)年住在上海嵩山路,馮超然、梅蘭芳、蓋叫天都住附近,常有往來。吳家最寶貝的是字畫,不少都藏在匯豐銀行保險箱里,黃良起記得父親叮囑過,去吳家千萬不能動字畫,動了便闖大禍,傾家蕩產(chǎn)都賠不起。相較之下,吳家不當(dāng)回事的則是黃金,一根金條十兩重,一捆一捆墨墨黑的,用火漆燙過,家里隨處擺放。吳湖帆之兒對黃良起說:這個東西,不值錢。對此,陸抑非說,抗戰(zhàn)時,大家都逃難,只有吳湖帆拿著幾十根金條去換米芾的《多景樓詩冊》。

吳湖帆

1894—1968

江蘇蘇州人。初名翼燕,字遹駿,后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丑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建國后任上海中國畫院籌備委員、畫師,上海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委員。

...............................................

上海博物館藏有大量吳湖帆曾經(jīng)鑒藏的古書畫,年末,這場以“吳湖帆書畫鑒藏”為主題的特展驚喜地出現(xiàn)在上博的展訊里,共展出相關(guān)古書畫文物97組(113件),都是上世紀(jì)30、40年代吳湖帆鑒藏過的精品,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4件。這也是吳湖帆生前所藏第一次大規(guī)模展示。

展覽現(xiàn)場

對了,杭州人一定還要曉得一件事情,那就是現(xiàn)浙江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之《剩山圖》卷,原本是“梅景書屋第一名跡”(潘靜淑跋語),后來是經(jīng)浙江省文管會多次托人商洽請吳湖帆割愛的,當(dāng)然,銀子也是花了不少的。

展覽分兩期

第一期:2015年12月10日起至2016年1月24日

第二期:2016年1月28日起至2016年3月13日(更換近30組展品)

[ 兩期展品清單 ]

第一期

第二期


“金罐子”里長大

盡管今時今日喜說平等,但吳湖帆之所以是吳湖帆,其顯赫出身不可回避。記得曾有一位藝術(shù)家說,好出身的人才有好眼光,此話雖然絕對,但自有其道理。

拿吳潘兩家的聯(lián)姻來說,那可是驚動蘇州全城百姓的一樁喜事。當(dāng)時的蘇州,吳潘兩家皆是赫赫有名的世家,新郎吳湖帆,是清末收藏大家吳大澂之孫,新娘潘靜淑,伯父潘祖蔭是咸豐二年探花,官至工部尚書、軍機大臣。


吳湖帆與夫人潘靜淑

潘家祖上歷代都熱衷收藏,“攀古樓”所藏富敵東南,潘靜淑的陪嫁品中就有不少珍貴的文物,成為此后吳湖帆收藏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宋拓歐陽詢的三件代表作:《化度寺邕禪師舍利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和《皇甫誕碑》。這三件極其珍稀的宋拓本,與他后來用商周青銅換得的宋拓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一起,并置為著名的《四歐寶笈》。吳湖帆尤其鐘意這四件碑拓,不僅取齋名為“四歐堂”,甚至連他的四個孩子都因此得名為:孟歐、述歐、思歐、惠歐。

潘靜淑在收藏上一直很支持吳湖帆,當(dāng)年一件元代王?所作的《諸家題倪瓚耕云軒詠卷》,還是潘靜淑割舍了自己的裘皮大衣?lián)Q來的。

到了潘靜淑三十歲(虛歲)那年,恰好與宋景安刻《梅花喜神譜》干支相合,靜淑的父親又拿出這件家藏贈與夫婦倆,吳湖帆后來便將書齋命名為“梅景書屋”,其中的“景”取自米芾《多景樓詩冊》。

南宋 宋伯仁 梅花喜神譜冊

景定二年(1261)紙本 雕版印刷

宋伯仁(十三世紀(jì)),字器之,廣平(今河北廣平)人。古稱畫像為“喜神”,故本譜名稱“梅花喜神譜”,即梅花畫譜。本譜初刻于南宋嘉熙二年(1238),原刻本未見傳世。此為南宋景定二年(1261)金華雙桂堂重刊本,宋伯仁編繪。是中國最早的木刻圖籍,亦是第一部專門描繪梅花種種情態(tài)的畫譜,堪稱至寶。

此譜為吳湖帆岳家潘祖蔭祖?zhèn)魃票竟偶瑓呛珜Υ藰O為珍視,專門篆刻鑒藏印“吳湖帆潘靜淑夫婦所藏海內(nèi)孤本宋刊梅花喜神譜之印章”。其齋名“梅景書屋”的“梅”字寓意,即因珍藏《梅花喜神譜》而得名。冊中有劉定之裝補入?yún)呛妒至睢芳啊睹肪皶輬D》。

吳湖帆畫梅景色書屋圖



吳湖帆畫梅景色書屋圖(局部)

還有很大一部分收藏,吳湖帆是上承自家祖蔭的。他的家族,集官宦、文藝于一身,因此,吳湖帆一出生,就仿佛掉進金罐子般,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環(huán)境。他自幼就得以進入主流文化精英圈,在學(xué)堂接受的也是最為正統(tǒng)的文人畫學(xué)教育。再加之祖父吳大澂癡迷金石書畫收藏,熏陶之下,年少的吳湖帆有許多機會直面古人真跡,很快就登堂入室。

吳大澂中風(fēng)臥床期間,常將吳湖帆喚來,傳授其平生收藏的名目。吳湖帆對答如流,舉一反三,對鑒賞收藏的悟性,被吳大澂一一看在眼里,這也是為何吳大澂過世后幾乎將所有的書畫彝鼎都交給了吳湖帆的緣由。

吳湖帆收藏中還有一批重要的董其昌書畫,來源于外祖沈韻初。沈韻初還曾請錢權(quán)蓋刻“寶董閣”齋印一方,后來也一同留給了吳湖帆。董其昌對吳湖帆影響很大,所以在梅景書屋的藏品中,這批董其昌作品一直占據(jù)顯著分量。

明 董其昌 畫禪室小景圖冊

萬歷四十六年(1618)紙本 水墨

吳湖帆跋中指為該冊為董其昌原裝,亦系目前傳世董氏作品中僅見。有董其昌自簽:“畫禪室小景四幅,戊午(1618)三月?!笨芍髡邥r年六十四歲。

董其昌在繪畫理論上的最大貢獻,莫過于畫分南北,以禪喻畫。吳湖帆鈐“畫禪室”印于冊上,實屬雙美。此印為其外祖父沈樹鏞請錢叔蓋所治,不幸散佚他處,后終得完璧。今與董氏畫作相映成輝。吳湖帆外祖沈氏與其本人皆以“寶董”名室,此為出處之一。

明 董其昌 畫禪室小景圖冊(局部)

萬歷四十六年(1618)紙本 水墨


吳湖帆畫畫禪室圖

這么看來,吳湖帆自然是一個幸運兒,但他一生的收藏,并沒有依附于前人留下的遺藏,除了繼續(xù)以自己的眼光與判斷收藏以外,他更近一步地研究了這些文物,留下豐厚無價的遺產(chǎn),將其發(fā)揚。

天時地利下的“新世界大門”

1924年,吳湖帆定居上海,這一遷移對他的鑒藏生涯來說至關(guān)重要,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彼時,上海通商開埠,成為江南地區(qū)商業(yè)文化中心,大批鑒藏家云集滬上,形成了龐大的藏家群體,以張珩、龐萊臣、吳湖帆、蔣祖詒等為核心??梢哉f,這是當(dāng)今海內(nèi)外各大公私收藏機構(gòu)格局定型前的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文物聚散,尤其三十年代,故宮書畫南遷,購藏領(lǐng)域的活躍程度更是達到空前。以吳湖帆為代表的這批鑒藏家,恰逢其時地見證并經(jīng)歷了二十世紀(jì)上半葉文物流轉(zhuǎn)的歷史性洗牌,也正是在這樣的風(fēng)云聚散中,他的鑒藏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層面,不得不說,是天時地利。

十年左右的時間,吳湖帆儼然已成為滬上書畫圈最具影響力的核心人物。在上海,吳湖帆與當(dāng)時中國最好的畫家、收藏家交往,在書畫的實踐學(xué)習(xí)和頻繁的看畫、收購、交換中,增加了經(jīng)驗,鑒賞的眼光也愈發(fā)犀利。

北宋 米芾 行書多景樓詩冊 紙本

米芾(1051-1107),湖北襄陽人。是冊為米芾居鎮(zhèn)江時,登臨北固山甘露寺多景樓,觸景生情所作。字大如拳,筆勢開張,向被視作米氏傳世大字佳構(gòu)。

抗戰(zhàn)勝利前夕,吳湖帆將此重寶收入囊中,其書齋冠名“梅景書屋”次字“景”寓意即在于此,可見欣賞寶愛之真切深厚。


吳湖帆畫多景樓圖

吳湖帆畫多景樓圖(局部)

南宋 佚名 鵪鶉圖頁

絹本 設(shè)色

本圖作者不詳,所作鵪鶉神態(tài)生動活潑,坡后秋禾一莖,亦搖曳生姿,堪稱南宋寫生佳作。此為二十世紀(jì)三十年代中期之前,吳湖帆、潘靜淑夫婦移居上海之后購藏。從畫面內(nèi)容以及同時前后購藏的南宋佚名《櫻桃黃鸝圖》頁、南宋林椿《梅竹寒禽圖紈扇》頁中,略可窺見吳氏夫婦當(dāng)時追求和向往一種恬淡、安寧、祥和的生活情趣。



南宋 佚名 鵪鶉圖頁(局部)

絹本 設(shè)色

1935年吳湖帆還應(yīng)故宮邀請,在倫敦“中國藝術(shù)國際展覽會”開展前,為展品一一作鑒定。此后,吳湖帆在鑒定界聲名鵲起,確立了極具權(quán)威的地位。

當(dāng)時滬上流轉(zhuǎn)的古書畫,幾乎無不過吳湖帆之眼。據(jù)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研究員凌利中不完全統(tǒng)計,光是傳世所見吳湖帆作了題跋的古書畫,就有六百余件。“梅景書屋”也成為一塊響亮招牌,不僅有著吳湖帆龐大的私人收藏,更是二十世紀(jì)上半葉古書畫聚散鑒藏的重要場所。

龐萊臣、錢鏡堂、孫伯淵、劉定之、張蔥玉等著名滬上藏家、書畫商、鑒定家都是當(dāng)時吳家???,吳湖帆為他們掌眼,與他們交往,同時也根據(jù)自己的品味購藏或交換,令整體收藏更為豐滿。

北宋 郭熙 幽谷圖軸

絹本 水墨

郭熙(十一世紀(jì)),字淳夫,河南溫縣人。此畫為北宋秘府舊藏,著錄于《宣和畫譜》。

《丑簃日記》1933年正月記:“大千攜示郭河陽《幽谷圖》絹本真跡,筆墨生動,百讀不厭,載入安儀周《墨緣匯觀》中,今在廬山蔡金臺家。”二月二日,葉恭綽過訪,吳湖帆出示而與之同觀。二月十五日,吳湖帆在日記中寫道:“臨郭熙《幽谷圖》一角?!苯駞呛杜R郭熙幽谷圖》仍存世。

北宋 郭熙 幽谷圖軸(局部)

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軸

至正十三年(1353)紙本 水墨

張中(十四世紀(jì)),字子政,松江(今屬上海市)人。擅水墨花鳥,傳世作品罕見,多為內(nèi)府收藏。此畫亦從清宮流出,且曾為明代沈周伯父與文徵明外曾孫收藏。

據(jù)《丑簃日記》載,1935年春,畫商曹友卿攜此畫至梅景書屋,吳湖帆愛不釋手,遂以戚繼光《王瞻美五十壽詩》和張復(fù)《鳳笙明月圖》書畫詩卷兩件明代書畫,并加800元現(xiàn)金換得,總計“約六千金”。

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軸(局部)


元 錢選 蹴鞠圖卷

紙本 設(shè)色

錢選(約1235-1299后)字舜舉,號玉潭,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本圖是否出自錢選手筆,尚待研究。

吳湖帆以一“彼此皆至寶”的“周四足寶敦”換得此《蹴鞠圖》與本展中元人《山水三段圖》卷。據(jù)跋可知,吳氏認為錢選是宋元之間繪畫風(fēng)氣轉(zhuǎn)變的關(guān)鍵人物,是啟發(fā)了文人畫風(fēng)的宗匠。收藏家的藏品最能反映他的藝術(shù)觀點與品味,湖帆不遺余力地購藏錢選與元人作品,是其藝術(shù)傳承文人畫風(fēng)的有力佐證。

元 錢選 蹴鞠圖卷(局部)

《富春山居圖》中的《剩山圖》就是吳湖帆憑借非凡眼力所收購的名作,這也是吳湖帆一生鑒藏經(jīng)歷中的最為閃耀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那是1938年11月,吳湖帆臥病在家,古董商人曹友卿來看望他的時候,帶來了一張剛買的殘卷請吳湖帆幫忙鑒定。吳湖帆反復(fù)觀摩,最終認定這是《富春山居圖》前段,當(dāng)即提出購買,曹友卿憑著商人的敏感明白這幅畫必然價值非凡,據(jù)說,后來吳湖帆表示以家中珍藏的青銅重器作為交換,這才將畫出讓。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卷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曾由沈周收藏,明末被董其昌重金購入,作為鎮(zhèn)室之寶。清初流傳至吳問卿手中,因太過喜愛臨終前差點將畫焚毀為之殉葬,所幸被他侄子搶出,才令這件曠世奇作免于化為灰燼。然而,前半部分已被燒去幾尺,一幅長卷變?yōu)閮啥危竺嬉淮蠖?,也就是《無用師卷》后被收入乾隆內(nèi)府,而前面一小段,去向便成了謎語。

吳湖帆在《丑簃日記》中寫道:“曹友卿攜來黃大癡《富春山居圖》卷首節(jié)殘本,真跡,約長二尺,高一尺半寸,一節(jié)中有經(jīng)火痕跡三處,后半上角有吳之矩白文印半方,與故宮所藏卷影本(余前年見過真跡)校之,吳之矩印無絲毫差失,后半火燒痕亦連接,且故宮藏本前半每距六七寸亦有燒痕與此同,逐步痕跡縮小,約有二三尺光景,可知此卷前半之經(jīng)火無痕。某記載云:黃大癡《富春山圖》當(dāng)在溪南吳氏,當(dāng)其主人故后,以此殉之,付之燒毀。然則手卷一時火化綦難,外廓全部燒去矣,幸所毀者皆裱綾前殘酷盈尺殘本,然是天壤劇跡,彌足珍寶,記此志幸?!彼€特意讓陳巨來刻一方朱文長方鑒藏?。骸按蟀V富春山圖一角人家”。并題引首曰:“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篆書)。畫苑墨皇,大癡第一神品富春山圖。已卯元月書句曲題辭于上。吳湖帆秘藏?!睋?jù)說,當(dāng)時《剩山圖》除吳氏雅道摯友外,“圈外”之人皆無緣一見,而且還不著錄于他的《吳氏書畫記》一書中,可見其珍秘的程度。

清 華喦 嬰戲圖冊

乾隆二年(1737) 紙本 設(shè)色

華喦(1682-1756),字秋岳,號新羅山人。此圖作于1737年,作者時年五十六歲。吳湖帆鑒藏范圍極廣,除不厭其多地圍繞董巨、趙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四王等主流文人畫家作品以備創(chuàng)作借鑒研習(xí)之外,兼收那些具有歷史研究價值或蘊含特殊文化意義的古書畫,這也是梅景書屋鑒藏內(nèi)容的一大特色。此冊吳湖帆購藏于1944年,系吳氏為數(shù)不多的揚州畫派藏品之一。

清 華喦 嬰戲圖冊(局部)

清 郎世寧 聚瑞圖軸

雍正三年(1725) 絹本 設(shè)色

郎世寧(1688-1766),意大利人,1714年奉教會指派前往中國。之后,供奉內(nèi)廷作畫。此圖作于1725年,作者時年三十八歲。此圖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聚瑞圖》軸(1723年作)是一對孿生姊妹,均為傳世佳作。此圖原為錢鏡塘舊藏,為吳湖帆題簽鑒賞的不多的清代宮廷畫家作品之一。


清 郎世寧 聚瑞圖軸(局部)

嗣守一顆真心

盡管在收藏領(lǐng)域成就非凡,吳湖帆對鑒藏一事卻始終懷抱赤子之心。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收藏不是要對得起真?zhèn)?,而是要對得起良心?!?/p>

吳湖帆的孫子吳元京后來回憶到爺爺?shù)囊幻墩拢厦婵讨骸跋热苏孥E湖帆嗣守”,從中能夠琢磨出一點他對鑒藏的態(tài)度。

不像常見的收藏印,往往帶有“擁有”、“永保”等標(biāo)志意味的字樣,“嗣守”兩字道盡了老人對這些珍稀古物的熱愛與敬意,如同一項莊重的責(zé)任一般?!八耆珱]把收藏品作為自己的一種附屬品,完全沒有對作品表現(xiàn)出絲毫的輕視,更是絲毫沒有將任何責(zé)任或者寄望推卸給包括我們后代在內(nèi)的別人。”吳元京說,這是對文物的大愛。

甚至,我們無法想象吳湖帆對鑒藏的勤奮程度,這個原本承蒙祖蔭就能生活無憂的富家少爺,在鑒藏上樂此不疲,心無旁騖。吳湖帆的大量收藏都有他經(jīng)過詳細研究后的題跋;所藏古籍也都裝幀清楚,詳細注明了來源、作者、內(nèi)容、年代和數(shù)量,為后世留下巨大的文化遺產(chǎn)和豐富的經(jīng)驗。

吳湖帆生平關(guān)于書畫鑒定的公開著作并不多,不過,從他留下的《目擊錄》、《燭奸錄》、《書畫析疑》等筆記,以及《丑簃日記》中散見的一些記錄,仍能窺吳湖帆在鑒藏上的一些態(tài)度、方法與能力。


吳湖帆 燭奸錄手稿冊

紙本

此系吳湖帆1935年應(yīng)倫敦國際藝術(shù)展覽會之約,檢閱故宮博物院所藏書畫之鑒定紀(jì)錄。手稿內(nèi)容即為吳氏鑒定過程中所記錄的偽作。其中較為著名的有乾隆數(shù)十題跋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偽本;范寬《溪山行旅圖》軸有二幅,大小相仿,有董其昌題者為真(臺北故宮藏),有王時敏題者疑為王翚摹本(臺北故宮藏)等等。其中不乏大量真知灼見,有些結(jié)論至今仍屬定論。

吳湖帆在書畫真?zhèn)蔚呐袛嗌?,向來是獨立且自信果斷的,也從來不盲從古代鑒定家或著錄,從故宮那次鑒定所發(fā)表的“故宮舊藏真?zhèn)坞s陳”聲明,就可見一斑。

他在古代書畫上的判斷與賞鑒,真正高人一等。不僅能說明作品年代,還能指出畫作中是誰畫的山頭,誰補的云樹小汀,也能分辨某明人畫是清人偽作,某元人畫室明人所偽作。訣竅何在?吳湖帆說,不僅是筆墨、題款、紙縑、印章這些常規(guī)著眼點,“善作偽者,都有混淆之法,一經(jīng)幻弄,往往碔砆亂玉。我的著眼點,偏在人們不注意的細小處,因為作偽能手,輪廓布局,運筆設(shè)色,都能摹仿得一模一樣,惟有細小處,如點苔布草,分條綴葉,以及坡斜水曲等,作偽者勢必不能面面俱到,筆筆注意,我便從此打開缺口,找出岔子,真?zhèn)伪悴浑y辨別了?!?/p>


元 佚名 百尺梧桐圖卷

絹本 設(shè)色

圖卷首題署“吳興趙孟頫”和 “趙氏子昂 ”朱文方印皆系后添。圖繪文人園居閑適之景。庭院梧桐枝葉茂盛,古趣盎然。據(jù)謝稚柳考察,此圖是比趙孟頫《秋郊飲馬圖》更為早期的作品。傅熹年撰寫《元人繪〈百尺梧桐軒圖〉研究》,指出此圖所繪是張士信園居的情景。

曾經(jīng)明人吳廷(用卿)、清人梁清標(biāo)和近人周懷民收藏。吳湖帆于1952年應(yīng)收藏家周氏之邀為其題跋。

元 佚名 百尺梧桐圖卷(局部)

絹本 設(shè)色


明 吳偉 鐵笛圖卷

成化二十年(1484) 紙本 水墨

吳偉(1459-1508),字士英,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此圖作于1484年,作者時年二十六歲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隨意將宮中藏品賞賜臣工,又大肆竊取宮中書畫。其中部分被變賣,為當(dāng)時京津滬等地畫商、藏家購得,吳湖帆及其友人亦有斬獲。此圖原為梁清標(biāo)舊藏,旋入乾隆御府,后從宮中流出被顏世清購入,1931年吳湖帆以一千八百金購藏,題為“天下小仙畫第一”。

明 吳偉 鐵笛圖卷(局部)

“連一個板凳都沒留下”

二十世紀(jì)上半葉的這場文物流轉(zhuǎn)漸趨平靜后,大概連吳湖帆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的人生也開始陷入沉寂。

新中國成立后,傳統(tǒng)國畫題材受到批判,一時間,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兩派碰撞激烈,在這場中國畫的大變革中,吳湖帆仍然堅持著一直以來他所推崇的“金石氣、書卷氣、靜穆之氣”,但這種堅持在當(dāng)時的畫壇自然被邊緣化,昔日“海上盟主”,在中國畫院成立時,成了區(qū)區(qū)一名畫師。


羅聘、方婉儀 吳湖帆、潘靜淑

梅花合作圖卷

乾隆二十八年(1763) 民國二十五年(1936) 紙本 設(shè)色

羅聘(1733-1799),字遯夫,號花之寺僧。安徽歙縣人,遷居揚州?!皳P州八怪”之一。方婉儀(1732—1784后)一作畹儀,字儀子,號白蓮居士等,安徽歙縣人。羅聘妻子。

1936年,吳湖帆得羅聘、方婉儀夫婦合作《梅花圖》卷,因此亦與妻子合作一卷裝裱其后。可見,吳氏古畫鑒藏與書畫創(chuàng)作間的密切關(guān)系。吳湖帆于后跋中指出羅聘畫所用為“兩峰紙”,是其為金農(nóng)代筆時所用,由此亦見吳氏賞鑒之精到。

羅聘、方婉儀 吳湖帆、潘靜淑

梅花合作圖卷(局部)

除了精神上的壓抑和無所適從,生理上的力不從心更是雪上加霜,從1960年開始,晚年的吳湖帆多次中風(fēng),繼而又動了膽結(jié)石手術(shù)、喉道手術(shù),臥病在床成了日常。

1968年,吳湖帆七十四歲,他從華東醫(yī)院回家,發(fā)現(xiàn)已家徒四壁,昔日幾代人視為生命般的收藏被一抄而空,他喪失了最后一絲活下去的信念。

十年浩劫,吳湖帆家作為當(dāng)時中國畫院第一家被抄對象,正樓、副樓被統(tǒng)統(tǒng)抄走,“連一個板凳都沒留下”。據(jù)說,所抄之物裝了整整17卡車,來抄家的人,像接力一樣,從樓上運到樓下,忙活了半天。

面對這樣的結(jié)局,老人悲憤絕望至極,一個多月后,在醫(yī)院拔去導(dǎo)管。一代鑒藏大家,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如今,我們在博物館看到吳湖帆先生的這些收藏,文物背后,感念他當(dāng)年的所作所為所想所感,體味何為真正的收藏,或許是對先生最好的紀(jì)念。

▼ 紀(jì)錄片《大師·吳湖帆》



本文部分資料參考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倩庵公瑣事雜談—回憶爺爺吳湖帆的收藏往事》吳元京

《一個文人畫家的日常生活——吳湖帆1933年元月的日記》范景中

《近現(xiàn)代書畫鑒定學(xué)科的奠基者—

吳湖帆與二十世紀(jì)上半葉的書畫鑒藏活動》 凌利中

特此鳴謝

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


展覽時間:2015年12月10日—2016年1月24日(前期)

2016年 1 月28日—2016年3月13日(后期)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三樓中國歷代繪畫館(上海市人民大道201號)

展覽內(nèi)容:吳湖帆鑒藏相關(guān)古書畫文物97組(113件)

開放情況:9:00—17:00, 16:00后停止入場

__________

特別鳴謝

上海博物館

__________

出品:林梢青

本輯統(tǒng)籌:付玉婷

編輯|制作:付玉婷 鄭施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