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似梳 生活如發(fā)![]() 曾經(jīng),常常如哲人一般問詢自己,歲月和生活存在的關系。在某一天清晨那個似夢非醒的時候,剎那間游離的思緒,閃出一個如題的感懷,歲月似梳、生活如發(fā)。它們在人生的長河中相互交錯著,沿著自身的軌跡穿越而至,直到梳齒稀落、頭發(fā)花白。
當我看到太多文人墨客,用文字引領人們對價值觀、生活觀的感悟時,那其中蘊含的哲理最能撥動我敏感的神經(jīng)。許久,也想把文字堆砌起來“散”它一回,把無限的思維徜徉在字里行間,行徑于段落之中。遲遲未曾動筆,不是沒有人生的歷練與感觸;也不是找不到合適的措辭,也許是沒有一個契機;是一種懶惰和懈怠。低調(diào)也好張揚也罷,人生總有屬于自己的一段慕白彰顯性格,記錄在歲月這把密梳之中。 人的一生有多少歲月?一年一齒,可以數(shù)清,這齒下的生活有多少經(jīng)歷?如發(fā),無法數(shù)清,當發(fā)掉光時,便是忘卻了經(jīng)歷,淡疏了記憶,似禪學空空如載、塵埃落定。生活需要好的經(jīng)營,如同頭發(fā)需要收拾一般,亂了要梳;長了要剪;枯了要焗。當梳子撫摸頭發(fā)時,穿過齒間的發(fā),就是在歲月中打理生活,一遍遍的周而復始。生活本身就是一種階段性的行為重復,我們在這種年復一年的重復中慢慢老去,體會著無奈、希望。時間是對每個人唯一公平的東西,它的流逝是一種證明,證明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寫在自己人生史冊上。 有很多人,在每個歲末年初時都會有一些感受、感慨,甚至萬千思緒,浪淘人生!但過去的一切只能作為回憶珍藏,痛并快樂的日子隨著時間,悄然流逝在我們身后。我們在盤點過去的歷程時是帶著什么樣的情感去翻閱、詮釋呢?耕耘、收獲、得到、失去......每個人在答案的背后都有一段段點亮生活的故事。回首不要只看迷茫,留下些美麗的遺憾,我們也許能在未來找尋到更多的快樂。 曾有幾人與我探討過幸福是什么?我的回答很一致:幸福是一種感受,每個時間段對生活的感受,取決于當時的欲望和滿足度。早有哲人已經(jīng)定義,幸福感和滿足度成反比。孩提時代、青年時代、中年時代對幸福的體會是絕對不一樣的。記得童年時,物質(zhì)生活不是很豐富,口袋里有一兩元錢,能買自己喜歡的零食;放假時不被父母鎖在家中,能在外面盡情的和小朋友玩耍就是最大的幸福!現(xiàn)在,幸福似乎那么難以尋覓。所以,總想讓自己的生活多些快樂,豐富多彩。于是去追尋那源泉,盡可能的拓展多的生活愛好,象鉚足了發(fā)條的鬧鐘。寫一首小令陶冶性情;來一場球賽酣暢淋漓;做一頓大餐和朋友把酒言歡;看一場電影喝一杯咖啡彰顯小資……凡是這個小城能尋覓到且能承受的,我都試圖去嘗試。而那刻意的追尋也許是寞落下被點燃的縱橫。 我實在不想呼之人生如夢、歲月如歌的虛渺,但我堅信人類生活靠三大情感的支撐:親情、愛情、友情。不管凡人、偉人、圣人,都需要這三種情感來維系基本的生存之道。這三種情感乃愛的體現(xiàn),人類最偉大、最光輝、最圣潔的莫過于此了,愛更是人類得以繁衍、生存的情感支撐。多少文豪以愛為題,留下了曠世佳作,頌揚與謳歌洋洋灑灑的在人們的品讀下升華了亮點。 當你拿起歲月這把長梳,去梳理生活的亂發(fā)時,一根根過齒的發(fā)梢,賦著對生活的情懷,在每次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有發(fā)掉落,還能將它拾起嗎?下次,動作依舊,只是梳理的感覺會有所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