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氣粘人者,非唯如此,形雖不相接,亦能知人勁力之陰陽虛實剛?cè)?,與推手聽勁之功同。周身罡氣四罩,人甫觸其氣,如推手人觸其手,彼之勁力可為我知,可為我走化,彼之勁、形、勢可為我之罡氣所粘。言罡氣者,無形無相無質(zhì),以氣名之,假借也,觸之皆走,粘之皆化,附于周身,無時不有,故強名日氣。先賢云:“能凌空知人勁力,能凌空發(fā)得人:不能凌空知人勁力,不能凌空發(fā)人?!蹦芤詺庹橙耍苌硇尾粍樱艨罩迫?。以氣粘走,其要在乎養(yǎng)其一氣,此一氣至虛至無,直養(yǎng)無害,迨養(yǎng)氣功深,通貫內(nèi)外,出入有無,至大至剛,無處不有,無時不然,用廣體微,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先賢云:固靈根而靜心,謂之修道。養(yǎng)靈根而動心,謂之武藝。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至理》云:“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暫經(jīng)過,無不中傷,而善禁者以炁禁之,能辟方數(shù)十里上,伴侶皆使無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令伏不能起?!苯灶笟庵炓病耪?,先天虛無一氣也。
以氣粘人之法,李瑞東先生所傳太極功.有奇門八法拳者,屬江南派太極拳,為太極拳剛架子。其拳極重實戰(zhàn),出手剛猛迅烈,分文武二架:文架講究亦以粘、黏、連、隨為法,與別派太極拳同;武架講究離、粘、隨,其中離、粘之法,離能破粘,粘能破離,互為陰陽,粘離自如方為懂勁。其離法講究隔距粘人,以身行粘住對手而不假于四肢,以神聽勁,此乃太極拳之上乘拳法,功至上乘可不假于四肢,凌空發(fā)人,與此理同也。又有狄龍派太極拳,亦屬江南派太極拳,世傳其祖培元塵先生能以氣罩身,浮行于水面,神乎其神。此兩派太極,惜筆者與其傳人未有交流,其中精微奧妙之處,定有不限于此者.筆者鄙陋,唯有仰止而已。
若要以氣粘人,須精熟推手之功、進退粘化之能。平日走架行功,推手粘化,舍去己身,恍恍惚惚,來回有神,拳無其拳,意無其意,至乎至虛至無之境。功夫至此,自然而然,無法而法,自得其中之真義。
能見其元神,能以神粘人。非粘其勁氣,粘其神也。蓋我之神能通乎彼之神,無彼無我。使未習練武術(shù)之人,雙手互粘如推手,粘黏連隨,無不如意,若雙手互搏,往來開合,亦無不如意,縱能手不能過也。何也,其神為一,故其形不傷。拳術(shù)粘神之術(shù)亦如此也。
粘神之能在乎能知他心,我之心空如明鏡.彼心善惡、美丑、怒喜,皆能燭照之。我一無所能,唯順其勢而動,而彼自為我制。
粘神之法,心意亦有此說,謂之神打。其拳譜云:“截手者,彼先動而截之也。截身者,彼未動而截也。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也。截心者,彼眉眼笑,言甘意恭,我防其有心而迎機截之也。”蓋截梢不如截根,截身不如截心。至心意空明,耀如明鏡,彼心似動未動,我即可截之。
《內(nèi)功經(jīng)·神運經(jīng)》云:“言神運之式擊敵有用形、用氣、用神之遲速,被攻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淺深。以形擊形,身到后而乃勝:以氣擊氣,手方動而可畏:以神擊神,身未動而得人。形受形攻,形傷而仆于地:氣受氣攻,氣傷而怯于心:神受神攻,神傷而索于膽?!币嗵珮O拳身勢粘化,以氣粘化,以神粘化之功?!短珮O秘術(shù)》亦有此說,拳術(shù)之理相通也。
拳術(shù)之要,粘走為先。有為之極,至乎無法,取法自然,通神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