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在討論什么是全世界最難的事,七嘴八舌后,他們得到兩點共識:一是把你口袋里的鈔票放到我的口袋里來;二是把我腦袋里的想法放到你腦袋里去。不難看出這樣的結(jié)論都是以“我”為中心,這兩件事的共同收益者都是“我”。 要學會換位思考。人際關(guān)系的本質(zhì)就是了解和應(yīng)對別人的需求,要善于換位思考,嘗試理解對方需求。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容易從自我出發(fā),很難做到換位思考或者多位思考。而且,每個人對待事物的方式受到個體的局限,因此,人與人之間,意見有左也在所難免。然而,意見之所以有左右之分,因為有中間,才有左右。那么誰在中間呢?“我”!可是,如果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就容易產(chǎn)生沖突,而且,容易產(chǎn)生偏見。因此,要學會換位思考,不以自我為中心,既不被別人左右,也不要有意左右別人。尤其當你不知道怎么與對方打交道時,更需要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對別人的理解和幫助,也是對自己的認識和升華。有時候要把自己當成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有時候要把別人當成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有時候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不傷他人;有時候要把自己當自己——珍重自己,快樂生活。 要考慮別人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喜歡了別人,她卻不知道;更多的時候,我傷害了別人,我卻不知道;因此,要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想想“這件事如果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我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會怎么辦?”要多體諒別人的心思,少表示自己的需要。與人合作時,不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要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與人交往時,要照顧他人的自重感,不能只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人都是愛面子的,不要忽略面子問題,不給面子的行為最容易傷人乃至引起是非。每一個人的人格都是同等的,在我們做事說話時,請不要只顧及自己的快樂和奢侈的感受,還要想想,會不會你是否在這之中碰傷了別人的自尊。自己開小車的時候,不要特地停下來,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打招呼。要善于察言觀色,看場合、看對象說話。在一個高考落榜的學生母親面前,不要夸獎自己的子女,面對別人的失意,切不可言己之得意事,勿在失意者面前談?wù)撟约旱牡靡?。自己付出辛苦而艱難創(chuàng)造的成果,往往不喜歡被別人貶低;轉(zhuǎn)換一個角度,我們也不要隨意貶低、苛求別人的付出努力的成果。對于別人的不幸,要盡心安慰,杜絕一些敏感和不良刺激的話語和行為。若把一只空杯子交給要渴死的人,這么做是不道德的甚至是殘忍的。與別人交談,要多談對方感興趣的事,不要只顧自己感興趣的事,你是否對談話感興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聽眾是否對談話有興趣。有句老話,叫做“鄰有喪,舂不相”,就是告訴人們要多想到別人的處境,別忘了顧及他人的尊嚴與感受,哪怕是出于好意。要為受窘的人說一句解圍的話,為沮喪的人說一句鼓勵的話,為疑惑的人說一句提醒的話,為自卑的人說一句自信的話,為無助的人說一句支持的話,為痛苦失意人說一句安慰同情的話----真正的關(guān)愛,在于恰到好處地體會他人心中的痛,而不去觸及它。 要善于接納不同。你有你的生活圈子,別人有別人的生活圈子,你有你的價值觀,別人有別人的價值觀,你可以遵循自己的價值觀,但不要評論別人的價值觀,有些真理在別人眼里就是炫耀。既要尊重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也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看法,只要它是從心而發(fā)。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鄙視某些人、某些事,但盡量不要爭論,除非你認為結(jié)果對你很重要,而且一定能說服對方。即使需要說服對方,也要注意:攻人之過勿太嚴,當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當使其可從。不但要與各種不同觀點的人和諧相處,還要善于接納不同。聰明的人總是用別人的智慧填補自己的大腦,愚蠢的人總是拿別人的智慧干擾自己的情緒。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并把它轉(zhuǎn)化為自己的長處。不要自以為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么,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我們要積極地了解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他人見到的世界,重視他們的意見。從某種意義上講,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意義不大,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要謙虛與人交往。在與人交往中,多說OK少說NO,少用“我”做主語,不用“他”做主語,多用“您”做主語。與他人交談時,要少談自己,多談對方,并引導對方談?wù)撍麄冏约骸2灰b知道,不懂就請教;不要放大炮,說話要可靠。在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時,最忌以我為中心,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霸氣”,指手劃腳頤指氣使的“官氣”,一味迎合阿諛奉承的“媚氣”。不要有架子,努力做到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信任他人、寬容他人、善待他人,善解人意。 記住,要關(guān)注他人的處境,理解他人的感受,尊重他人的價值,兼容接納不同,與人和諧相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