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讓人不放心的今天,大家活得越來越小心,蔬菜是我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物,買菜的時候很多人鐘愛有“蟲眼”的菜,認為是天然、無殘留、無公害的,但是這是真的嗎? 其實不完全是,大家有沒有考慮到,可能是有蟲害之后才打的農藥呢?菜農們并不是在采摘蔬菜時人工捉蟲,大部分是在發(fā)現蟲害后使用農藥殺蟲,因為絕大部分菜農做不到“防范于未然”。 而且從殺蟲角度來看,成蟲的抵抗力大于幼蟲,菜農為了搶救受災蔬菜,會用大劑量、高濃度、見效快的農藥殺蟲,而有蟲眼的蔬菜需要殺死的正是成蟲。那些無蟲眼的菜,被殺掉的才是幼蟲或者是蟲卵,不可忽視的是成蟲的出現晚于幼蟲,因此有蟲眼菜的施藥時間離收獲期更近,農藥反而分解少、殘留多,所以有無蟲眼不能作為衡量的標準。 關于蔬菜的農藥殘留,不同季節(jié)、不同種類殘留量也是不同的。從種類上講,葉菜類的水分多,葉片柔軟蟲子愛吃,需要施藥更多。其次豆類大于茄果類,茄果類大于根莖類,根莖類大于瓜果類。從季節(jié)上講,冬季農藥殘留較低,春夏秋季偏高。有香味的茼蒿、香菜本身有很濃的香辛味,是天然的殺蟲劑一般不用打農藥。 蔬菜買回家之后,可以在自然流通的空氣中放幾天,能夠加速殘留農藥的分解,清洗時可以先浸泡5分鐘,再用流動的清水反復沖洗幾分鐘,都是減少農藥殘留的方法。 溫馨提示:看了記得轉載收藏,讓大家都懂這些常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