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輪談兒子上變形計給問題少年做榜樣 云端王子墜入凡間,林依輪長子林子濠現身《變形計》(在線觀看)求“改造”,就是這般畫風。節(jié)目中,林子濠脫口而出“去過最窮的地方是廣州”,引起網友憤懣。 但這位“星二代”并未呈現紈绔子弟之態(tài),相反他用有教養(yǎng)、懂禮貌、溫文爾雅、樂于助人的小王子形象,迅速圈粉。這樣一個家境優(yōu)渥且教育良好的少年,為何還會被老爸林依輪送去“改造”呢? 林子濠常令老爸啞口無言 林依輪:他從小有主見 林子濠2歲學英語,5歲學鋼琴,9歲學網球、羽毛球,12歲學拳擊還會滑板,酷愛電影熱衷藝術,但這些都不是老爸的安排,“他從小就特有主見”。 林依輪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性格隨他,自由散漫,有理不讓人。林子濠5歲的時候,對父母的房間好奇,常常會“潛入”林依輪夫婦的臥房尋東找西,翻出雪茄手表等,林依輪呵斥道:“不準隨便看爸爸的東西。”熟料林子濠義正言辭地回道:“爸爸,這是我們的家,不是你一個人的家,我有權利看想看的東西?!边@讓林依輪當場啞口無言:“孩子說得沒錯??!” 有時兒子的一些想法也是讓林依輪摸不透。兩三個月前,林子濠癡迷彈鋼琴,每天在家練琴長達三四個小時,只彈一首歌。見此狀,林依輪頗感欣慰并起意為兒子請鋼琴老師系統(tǒng)教學??蛇@時,林子濠又不干了,“我喜歡不代表我想學啊”,林依輪百思不得其解,但最終仍拜服于兒子的神邏輯。 林子濠從老爸身上遺傳到無拘無束的個性,早上起床這事也讓林依輪有些心煩,“叫他好幾次都叫不起來”。面對爸媽的催促,林子濠淡定自如地回道:“我上學又沒遲到過,你們干嘛催我?!?SPAN lang=EN-US> 他總能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游刃有余,這或許讓老爸有些頭疼,但終歸算不上什么大問題,離所謂“問題少年”相隔十萬八千里。讓兒子去“變形改造”,還受到林依輪周遭朋友的質疑,“讓他去那干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SPAN lang=EN-US> 林子濠“自作主張”上《變形計》:幫助問題少年 騰訊娛樂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致電了林依輪,“最初節(jié)目組找到我勸服兒子去,可我真做不了他的主,就讓他們和老大去溝通了”,經過一個多月的溝通,節(jié)目組女編導以每周至少一次電話或視頻聊天的頻率,終于說服了林子濠,于是“兒子自己決定要放棄去夏威夷度假,選擇去《變形計》體驗”,林子濠跟老爸說的是“就當幫導演姐姐一個忙,因為導演姐姐人真的很好”。 對于《變形計》這樣一檔“改造問題少年”的節(jié)目,林依輪早有認知,“我看過節(jié)目的,太可怕了,不確定兒子能不能吃得了苦”,但之后想了想,“讓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沒什么不好”。 從小錦衣玉食的林子濠壓根不知農村是什么樣,更不懂貧窮意味著什么,在他眼里,生活很美好,富足的人群占了社會的大多數,所以才說出節(jié)目中那句“去過最窮的地方是廣州”。 對此,林依輪解釋道:“以前暑假兩個兒子回廣州看外公外婆,老人帶他們去一些經濟不太發(fā)達的地方,當地有些乞討要飯的人,外公會塞幾塊錢,想要兩兄弟知道,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需要幫助的人,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一樣衣食無憂。” 聊到老大在《變形計》里的表現,林依輪既欣慰又心疼:“當時我看到他手足無措的時候,比誰都心疼,甚至流淚失眠?!币驗樯钇D苦,孩子吃不好還水土不服拉肚子,一下就瘦了十幾斤??僧斄肿渝┐蜷_爸爸的“救命錦囊”時,無奈又沮喪,不過很快他就振作起來,把爸爸的“一切靠自己”的字條貼在墻上自我勉勵。而這一點,正是節(jié)目組導演看中的,希望林子濠能給同樣家境優(yōu)渥的孩子做個好榜樣。 林依輪回應兒子的“闊少”生活:他不喜歡穿名牌 出人意料的是,林子濠在《變形計》并未表現出紈绔子弟的模樣,相反他顯得有教養(yǎng)、溫文爾雅、樂于助人。實際生活中的他與節(jié)目中的表現差不多嗎? “不是差不多,他節(jié)目中和平時表現一模一樣?!绷忠垒唸远ǖ馗嬖V記者。 去年暑假,林子濠的個頭噌地長到了一米八,一家人去美國度假。林依輪建議給老大買幾件A&F的衣服,可林子濠拒絕道:“爸爸,那是名牌,我不喜歡穿名牌衣服,我這么小,穿這樣的衣服大家會笑話我的。” 有一次,林子濠和弟弟在美國血拼冬裝,“當時他倆買了一大堆冬衣,才花了三百多美金”,回來還跟爸爸炫耀:“爸爸,你看看,我買的T恤才15塊一件,比你買的衣服劃算多了。” 實際上,林子濠所在的國際學校,同學來自五湖四海,而且家庭都不錯,但林依輪特別慶幸的是:“他們學校還真沒有攀比之風,也沒人在乎誰家開什么車,誰穿的衣服怎么樣,學校規(guī)定學生要穿校服上學?!?SPAN lang=EN-US> 有一段時間,林子濠個子長高了,但他嚴格遵守穿校服的規(guī)矩,“那會是冬天,他褲腿都短了一截了”,林依輪擔心兒子凍著,可林子濠就愿意穿著短一截的褲子,“沒事啊,堅持一下就好”。 而這次從《變形計》回來后,林子濠雖然消瘦不少,但并未后悔這次的“變形之旅”,反倒是感謝父母讓他自己做了一次不錯的決定,“謝謝爸媽讓我去外面看看,現在我內心比以前更強大了”,這讓林依輪非常感動。 對于是否擔心兒子被貼上“富二代”、“星二代”的標簽,林依輪并不在意:“我們平時就教育他們,世界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該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就夠了?!?SPAN lang=EN-US> 林依輪談教育兒子:中西合并,灌輸人人平等思想 1993年發(fā)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愛情鳥》,23歲的林依輪就紅遍全國了,跟毛寧、孫浩 等都是各種晚會的常客。主持節(jié)目、演電影、演話劇,除了唱歌之外還發(fā)展了其他愛好。2006年,以歌手身份出道十三年以后,他搖身變大廚,其實早在20歲的時候,林依輪曾經去過玻利維亞闖蕩,山窮水盡時,以幾道小菜成功應聘上當地的一家中餐廳。 做廚師的經歷讓林依輪感悟到,要直面自己的人生,別人沒辦法幫你?!叭巳似降取⒁磺卸嫉每孔约骸?,是林依輪夫婦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日常生活中,林依輪幾乎不會替孩子做決定,“我會分析一件事的利與弊,至于如何選擇,全有他們自己做主”。成功轉型房地產業(yè),林依輪便淡出歌壇,此后又投資古玩字畫,成了娛樂圈里的隱形富豪。 出身在優(yōu)渥家庭的林子濠,并未以“富二代”自居,在節(jié)目中與菜農叔叔偶遇,介紹父母只是簡單地說:“我爸爸是唱歌的,媽媽是做生意的。”實際上,這與林依輪夫婦平時的教育有關,“他媽媽從小就跟他哥倆說,爸爸賺錢也很不容易,你們要是亂花錢就不夠用”,林依輪透露太太以這種“蒙騙”的方式,讓倆孩子從小就很緊張“家里的錢真的不夠花”。 至于如何教育孩子,林依輪一方面沿襲了父輩傳統(tǒng),一方面取經美式教育:“我曾經看過一篇關于美國的教育反思,他們說美國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錯,為什么孩子不叫父母為爸爸媽媽,只叫他們的名字,到老了不去贍養(yǎng),親情關系很淡薄,對這個社會沒有責任,所以可以借鑒西方好的教育方式,但是我們儒家的幾千年的教育方式傳下來,肯定有它可取之處。”林子濠小時候一旦犯錯,林依輪就是告訴他錯在哪,并采取“一周不能玩玩具”懲罰措施。 林依輪就是采取這種中西結合的教育理念,“盡可能給孩子自由,不會要求他們成為高材生,但是起碼的禮儀、禮貌、做人的道理還是要懂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