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說里,每當(dāng)男主角中毒負(fù)傷,我們的女主角總能在方圓百米內(nèi)找到解毒療傷之草藥,所以我們也有必要掌握一下藥用植物種類啦,以后外出旅行,就不用隨身攜帶藥箱了,哈哈,小編開個(gè)玩笑,大家不要當(dāng)真。 【山橙】 別名:冬榮子、屈頭雞、山大哥、猢猻果、猴子果、銅鑼錘、馬騮藤、馬騮橙藤、犸鎦果、檎那。 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主治:行氣;消積;殺蟲。主胃氣痛;膈癥胸滿;小兒疳積;疝氣瘰疬;皮膚熱毒;濕癬疥癩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來源:蕨類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蜈蚣草。 藥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于濕熱痢疾腹痛。外用治蜈蚣咬傷,疥瘡,無名腫毒。。 用法:煎湯內(nèi)服,12—30克。外用適量。 【紫玉盤】 別名:油椎、香蕉、酒餅子、牛刀樹、牛菍子、牛頭羅 以根、葉入藥。 苦、甘,微溫。功能健胃行氣,祛風(fēng)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腹脹腹瀉,跌打損傷,腰腿疼痛。 【水楊梅】 來源:薔薇科水楊梅屬 藥用部位:莖葉或花果序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泄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fēng)火牙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檀香】又叫白檀、白檀木、白銀香、黃英香、旃檀、真檀 來源:檀香科檀香屬 藥用部位:干燥心材 功能主治:理氣、和胃、止痛。用于寒凝氣滯,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絞痛。 【蘿芙木】又叫魚膽木、矮青木、雞眼子、萬藥歸宗 來源:夾竹桃科蘿芙木屬 藥用部位:根 功能主治:鎮(zhèn)靜,降壓,活血,止痛,清熱解毒。用于高血壓病,頭痛,眩暈,失眠,高熱不退;外用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煎湯內(nèi)服,15—3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鴛鴦茉莉】又叫二色茉莉、兩色茉莉 來源:茄科鴛鴦茉莉?qū)?/p> 藥用部位:葉 功能主治:清熱消腫。治水腫。 【麻風(fēng)樹】又叫臭油桐、羔桐、臭梧桐、假桐子 來源:大戟科麻瘋樹屬 藥用部位:葉、樹皮 功能主治:消腫散瘀,止血止癢。外用治跌打腫痛、創(chuàng)傷出血、皮膚瘙癢等。 注意:本品有大毒 【翠云草】又叫藍(lán)地柏、綠絨草、龍須、藍(lán)草、翠云卷柏 來源:卷柏科卷柏屬 藥用部位:全草 清熱利濕,解毒,涼血止血,止咳。用于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膽囊炎,腸炎,痢疾,腎炎水腫,風(fēng)濕痹痛。 【五指山參】又叫箭葉秋葵、紅花馬寧、梓桐花 來源:錦葵科秋葵屬 藥用部位:根和葉 滋養(yǎng)強(qiáng)壯。治神經(jīng)衰弱,頭暈,腰腿痛,胃痛,腹瀉。 【木薯】又叫葛薯、木番薯、樹番薯、臭薯、苦木薯。 來源: 大戟科木薯屬 本品生吃要人命 功能主治:用于癰疽瘡瘍,瘀腫疼痛,跌打損傷、外傷腫痛、疥瘡、頑癬等證。 【大葉仙茅】又叫松蘭、竹靈芝、野棕、般仔草 來源:仙茅科仙茅屬 藥用部位:根莖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平喘,鎮(zhèn)靜健脾,補(bǔ)精固腎。用于腎虛咳喘,腰膝酸痛,白帶,遺精。 【禿瘡花】別名禿子花、勒馬回[陜西] 來源:罌粟科禿瘡花屬植物禿瘡花Dicranostigma leptopodum (Maxim.) Fedde,以全草入藥。春夏采集,曬干。 性味歸經(jīng):苦、澀,涼。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用于扁桃體炎,牙痛,淋巴結(jié)結(jié)核;外用治頭癬,體癬。 用法用量: 3~5錢。外用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鮮草搗爛,投入污水中,可殺孑孓滅蚊 【繡球小冠花】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繡球小冠花的花。 功效:強(qiáng)心利尿。 主治:用于心悸、心慌、氣短,水腫。 性味歸經(jīng):苦,寒。心經(jīng)。 【車前草】 車前草又名車輪菜,為車前草科多年生草本。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地。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入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狀花序,花小,花冠不顯著。結(jié)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shí)蓋裂,撒出種子。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祛痰、止瀉的功效。 【蕎麥】又叫野蕎麥、花麥、三角麥。 來源:蓼科蕎麥屬 藥用部位:種子,莖和葉 功能主治:莖葉:降壓,止血。適用于高血壓,毛細(xì)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風(fēng),視網(wǎng)膜出血,肺出血。種子:健胃,收斂。用于止虛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斂止汗,消炎。 【血莧】又叫紅木耳、一口紅、紅莧、紅葉莧 來源:莧科莧屬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用于吐血,咳血,創(chuàng)傷出血等
來源:胡椒科胡椒屬 藥用部位:葉 功能主治:溫中,行氣,祛風(fēng),消腫。用于和胃寒痛,氣脹腹痛等 【石仙桃】又叫川甲草、石橄欖、石蓮、小石山蓮、石上蓮、石上仙桃、圓柱石仙桃 來源:蘭科石仙桃屬 藥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熱。用于肺癆咳嗽、咳喘氣逆者。用于跌打損傷腫痛者。
來源:露兜樹科露兜樹屬 藥用部位:根 功能主治:感冒發(fā)熱、眼熱疼痛;葉芽可治爛腳;果可補(bǔ)脾胃、固元?dú)?、解酒毒.主治肝熱虛火、肝硬化腹水、中暑?/p>
來源:禾本科香茅屬 藥用部位:干燥全草 功能主治:頭痛,偏頭痛,喉嚨痛,發(fā)燒 ,咳嗽,腸炎,增進(jìn)食欲,風(fēng)濕痛,油性皮膚,皮膚松軟, 粉刺,乳汁分泌少,激勵(lì)情緒,減輕憂郁不安,除臭,殺菌 ,驅(qū)蟲 【洋金鳳】又叫蛺蝶花、黃蝴蝶、金鳳花、洋金鳳、番蝴蝶、紅紫、蝴蝶花 來源:豆科云實(shí)屬 藥用部位:根,莖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通便解毒,散瘀活血,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濕熱等 【草寇】又叫草豆寇、草扣 來源于姜科植物草豆蔻 藥用成熟種子團(tuán) 功能主治: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用于寒濕內(nèi)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來源:唇形科紫蘇屬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主治感冒發(fā)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解蟹中毒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 【橫經(jīng)席】又叫薄中胡桐、小果海棠、皮子黃、橫經(jīng)席 來源:藤黃科胡桐屬 藥用部位:根 功能主治: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腰腿痛,跌打損傷,黃疸型肝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枇杷】又叫盧桔、盧橘、蘆橘、枇杷果、枇杷葉 來源于薔薇科 枇杷屬 藥用部位在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降逆止嘔。 【含羞草】又名含羞草、感應(yīng)草、喝呼草、知羞草、怕羞草、害羞草、夫妻草、見笑草、畏指等。適應(yīng)性強(qiáng),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在濕潤的肥沃土壤中生長良好的植物 來源:豆科 含羞草亞科 含羞草屬 性味:甘,寒,有毒 功用主治: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用于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jié)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系結(jié)石,瘧疾,神經(jīng)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咯血、帶狀皰疹。 【垂穗石松】又叫燈籠草、垂穗燈籠草、燈籠石松、狗仔草、過山龍、黃狗仔草、筋骨草、鋪地石松、鋪地蜈蚣、伸筋草、醉魚草 生長于山溪邊或林下蔭濕石上。分布于浙江、福建、臺(tái)灣及華南、西南地區(qū)。(這棵是采于廣州龍眼洞森林) 藥用部位: 全草 功用主治:祛風(fēng)濕,舒筋絡(luò),活血,止血。治風(fēng)濕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風(fēng)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損傷,湯、火燙傷。 【絞股藍(lán)】又叫白味蓮、遍地生根、甘茶蔓、公羅鍋底、公鑼鍋底、絞服藍(lán)、絞股蘭、七葉膽、五爪金龍、五爪龍、小苦藥 來源:葫蘆科絞股藍(lán)屬 絞股藍(lán)喜陰濕、疏松肥沃的土壤。種地以日照少的疏林、山谷、田坎、水坑邊、房屋前后坎、山坡路旁、巖腳根等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與主治:補(bǔ)虛,清熱,解毒。用于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xì)胞減少癥,高脂血癥,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性氣管炎。 【廣藿香】又叫百秋李、刺蕊草、廣霍香、藿香、南霍香、枝香 來源:唇形科刺蕊草屬 生物學(xué)特性:喜高溫濕潤氣候,以年平均氣溫24-25℃最適宜生長,氣溫隆至17℃以下,生長緩慢,植株能耐0℃短暫低溫。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勻,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陽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須適度蔭蔽,一量長出新根和新葉后即去掉蔭蔽。遇臺(tái)風(fēng)時(shí)枝葉易折斷。以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用扦插繁殖,生產(chǎn)上采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與主治: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fā)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閉鞘姜】又叫廣商陸、水蕉花、白石筍、廣東商陸、鬼羌、老媽、老媽媽拐棍、路羌貓、媽拐棍、冬筍、水焦花、象甘蔗、樟柳頭 來源:姜科閉鞘姜屬閉鞘姜性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下生長,生于疏林下、山谷陰濕地、路邊草叢、山坡、水溝邊等處,呈野生狀態(tài)的閉鞘姜能長勢(shì)良好。 藥用部位:根狀莖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解毒止癢。用于百日咳,腎炎水腫,尿路感染,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外用治蕁麻疹,瘡癤腫毒,中耳炎。 【車輪梅】春花、雷公樹、白杏花、石斑木、春花木、山花木、石桂、石棠木、鐵里木、鐵力木、野櫻桃樹、子京公 來源:薔薇科 石斑木屬喜溫暖,充分光線;要疏松,排水好而肥沃的土壤。華北地區(qū)不耐寒,需冷室栽培。 藥用部位:葉或根 功能主治:消炎去腐。用于潰瘍紅腫,刀傷。 【毛相思子】又叫金不換、毛雞骨草、牛甘藤、蜻蜓藤、油甘草、油甘藤 來源:豆科相思子屬分布廣東、廣西。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主治:用于癰疽瘡瘍、乳癰、咽喉腫痛,肝膽實(shí)熱、肺熱咳嗽等證。痹證偏于濕重者,肢體關(guān)節(jié)重著,痛處固定不移,風(fēng)濕骨痛,食滯脹悶、脘腹疼癰、小兒疳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水浮萍】又叫大浮萍、水浮蓮、水葫蘆、大浮蓮、大凜、大漂、大萍葉、大葉蓮、水萵苣 來源 : 天南星科 大薸屬生淡水中。分布華南、華東一帶。 采集:夏季采收,除去須根,曬干。 性味:辛,寒。 功用主治:涼血,活血,利尿除濕。治蕁麻疹,丹毒,水臌,濕瘡,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馬錢】又叫大方八、番木鱉、番木鼈樹、火失刻把都、苦實(shí)、苦實(shí)把豆兒、馬前、馬錢、馬錢樹、馬錢子樹、牛眼 來源 :馬錢科 馬錢屬分布云南、廣東海南島引種栽培;主產(chǎn)印度、越南、緬甸等地。 藥用部位:成熟種子 功能主治: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fēng)痹疼痛,骨折,面神經(jīng)麻痹,重癥肌無力。1.通絡(luò)止痛:用治風(fēng)濕頑痹或拘攣麻木。2,消腫散結(jié):用治外傷瘀腫疼痛及癰疽腫痛。近年用治多種癌腫,有一定療效。3.治療小兒麻痹后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三叉神經(jīng)痛,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瘀血疼痛,風(fēng)寒濕痹、全身關(guān)節(jié)拘急、麻木,癌腫等。 【澤瀉】又叫大花瓣澤瀉、如意菜、水白菜、水慈菇、水哈蟆葉、水澤、天鵝蛋、天禿、一枝花 來源:澤瀉科 澤瀉屬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陜西、新疆、云南等地。原蘇聯(lián)、日本、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均有分布。 性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利水滲濕;泄熱通淋。主小便不利;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泄瀉;痰飲眩暈;遺精
產(chǎn)地;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 【石韋】產(chǎn)地;江南各省、臺(tái)灣、甘肅、西藏、印度北部、日本、朝鮮、越南 功效:清濕熱、利尿通淋 【甘草】甘草是一種補(bǔ)益中草藥。
來源: 蕁麻科 糯米團(tuán)屬 產(chǎn)蘇南,生于山坡;林下及溝邊潮濕處;分布長江以南各省。
中藥名:杜仲 功效:祛風(fēng)濕、強(qiáng)筋骨、安胎 【景天三七】:景天科 景天屬 藥用部位:全草。 中藥名:土三七 功效:活血止血、消腫止痛
功能祛風(fēng)濕,消腫毒,行氣散瘀止痛。治風(fēng)濕骨痛,氣滯腹痛,瘡癤腫毒,皮膚濕疹,瘙癢,跌打損傷。 【排錢草】又叫龍鱗草、午時(shí)合、金錢草、午時(shí)靈、疊錢草、錢排草、雙排錢、金錢豹、四季青、錢串草、雙金錢,紙錢劍、獵貍尾草。 來源:豆科 排錢樹屬分布于江西、福建、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用部位:根和葉 歸經(jīng):肺;脾;肝經(jīng) 功能主治:行血破瘀,軟堅(jiān)散寒,清熱利濕,用于肝脾腫大,關(guān)節(jié)炎,月經(jīng)不調(diào)。 【大青】又叫大青葉、臭大青、土地骨、淡婆、羊咪青、臭葉樹、淡婆婆、路邊青 來源:馬鞭草科大青屬生于海拔1700m以下的平原,路旁。丘陵。山地林下或溪谷旁。分布于華東及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用莖、葉。 性味:苦;寒 主治:外感熱病、熱盛煩渴、咽喉腫痛、口瘡、黃疸、熱毒痢、急性腸炎、癰疽腫毒、衄血、血淋、外傷出血。 【蛇莓】又叫泡草、三匹風(fēng)、龍吐珠、三爪龍、野三七、一粒金丹、大莓、蛇果果、雪丁草、三葉草 科屬:薔薇科蛇莓屬 藥用部位:全草 性味:歸經(jīng)甘、酸,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小兒高熱驚風(fēng),咽喉腫痛,白喉,黃疸型肝炎,細(xì)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月經(jīng)過多;外用治腮腺炎,毒蛇咬傷,眼結(jié)膜炎,疔瘡腫毒,帶狀皰疹,濕疹。亦可試治癌癥。并可用于殺滅孑孓、蠅蛆。 【細(xì)葉十大功勞】又叫刺黃柏、刺黃連、刺黃蓮、刺黃芩、大黃連、獨(dú)葉十大功勞、黃天竹、老鼠刺、老鼠黃、貓兒頭、木黃連、山黃芩、水黃連、土黃柏、土黃連、土黃芩、細(xì)葉十大功勞、狹葉十大功勞、小黃連、小葉十大功勞、葉黃連 來源:小檗科十大功勞屬 藥用部位:根、莖、葉 性味:歸經(jīng)苦,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葉:滋陰清熱。主治 肺結(jié)核,感冒。根、莖:清熱解毒。主治細(xì)菌性痢疾,急性暢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外用治眼結(jié)膜炎,癰癤腫毒,燒、燙傷。
【射干】別名扁竹蘭、鬼仔扇處方用名射干、嫩射干。藥用來源鳶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莖,主產(chǎn)湖北,河南,江蘇,安微等地。商品質(zhì)量以根莖粗壯斷面色黃者為佳。有清熱解毒,祛痰利咽功效。應(yīng)用于咽喉腫痛。痰熱壅盛、咳喘。寒痰壅肺咳喘配麻黃、細(xì)辛、半夏,如射干麻黃湯。 【注意】孕婦慎服 【白背葉】Ma l lotus apel ta ( Lour) Muell 1 Arg 又名白葉野桐、白面戟、白鶴樹等, 屬大戟科 (Euphor 2b iaceae)野桐屬植物, 是我國大戟科中的一個(gè)特有種, 資源豐富。它是一種灌木或小喬木, 生長在路邊、丘陵、山坡的灌木叢間; 廣泛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qū)。葉全年可采集, 根可在夏、秋季采集, 種子可榨油,供制肥皂、潤滑油、油墨與鞣革等工業(yè)用; 莖皮為纖維性原料, 織麻袋或供作混紡。白背葉的根、葉入藥。葉具有清熱利濕、止痛解毒和止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中耳炎、口瘡、跌打損傷、濕疹、外傷出血等; 根具有柔肝活血、健脾化濕、收斂固脫的作用, 可用于治療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水腫等病癥; 同時(shí)也用于治療胃痛嘔水、外傷出血和皮膚濕癢等病癥。 【雞冠紫蘇】又叫品舟、赤蘇、紅紫蘇 來源:唇形科紫蘇屬 藥用部位;全草 功能主治:發(fā)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