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位與爻位卦位和爻象,爻位 一、卦位: 卦位指八卦之位,就是指兩單卦相重之位,卦位屬于卦象,卦象包括卦位,單卦指只有三個爻的八卦。重卦指由兩個單卦上下相疊組成的卦,又稱復卦,別卦。上下相同的兩個卦組成的復卦又稱經(jīng)卦,帥卦,為八宮之卦卦首,故名。 卦位有許多種:第一種:兩卦相重有上下之位,稱上卦,下卦。第二種:兩卦相重有內(nèi)外之位,即上卦即為外卦,下卦為內(nèi)卦。第三種:前后之位,上卦為前卦,下卦為后卦。第四種,陰陽之位,如天地否卦為外陽內(nèi)陰,風雷益卦為外陰內(nèi)陽。第五種:剛柔之位,如天地否卦,為外剛內(nèi)柔,澤山咸為外柔內(nèi)剛。第六種:遠近之位,上卦為遠,下卦為近。第七種,平行之位、上卦下卦相同,如乾為天卦,又稱重復之位。第八種人宅之位,上卦為人,下卦為宅。第九種:人己之位,世爻所在卦為自己,應爻所在卦為他人。第十種:人事之位,動爻或應爻所在的卦為事,世爻或靜爻所在的卦為人。第十一種:天地之位,測雨時用,世爻或世爻所在的卦為地,應爻所在的卦為天,第十二種:…… 卦位之說,在運用時是各不相同的,其含義也不相同,如預測水災時,外卦有水,而內(nèi)卦無水,就是遠處有水災,近處無水災,就不能說上面有水災,下面無水災,剛位有水災,柔位無水災??傊?,卦位的用法根據(jù)個體所測事情來作判斷,千萬不能照搬教條。 二、六爻爻象爻位: 卦有卦象,爻有爻象,先有天象,后有卦象?!吨芤住は缔o》說:“觀變于陰陽而立卦?!惫守诚缶褪侵戈庩杻煞N象征。即組成八卦的基本符號,陰爻(--)、陽爻(—)。 陰爻象征陰,象地,象民,象小人,象母,象女人,象臣,象亂臣,象未來,象偶數(shù),象陰性之物,象柔,象軟,象靜,象內(nèi)等。 陽爻象征陽,象天,象君,象大人,象父,象男人,象國君,象過去,象奇數(shù),象陽性之物,象剛,象健,象動,象外,象帝王等。 爻數(shù)來源于“天地之數(shù)五十有五”,以卦象六畫之數(shù),而用其四十九,一卦的爻數(shù)就是各爻所居的位數(shù)。一卦六爻,陽爻用九,九為純陽之數(shù)。陰爻用六,六者,純陰之數(shù)。六個爻從下至上排,最下的一爻稱初爻,如為陽爻稱初九。如為陰爻稱“初六?!倍撤Q“九二,六二?!比撤Q“九三,六三”。四爻稱“九四,**”。五爻稱“九五,六五?!?a href="http://www./" style="color: rgb(84, 82, 82); text-decoration: none;">六爻稱“上爻“。因其在最上面,陽爻稱“上九”,陰爻稱“上六”。 三、爻位: 《周易說卦傳》日:“立天之道是陰與陽,名地之道是柔與剛,立人之道是仁和義,兼三才而立之,故《易》六畫而成卦,分陰陽,選用剛柔,故易六位而成章”。三才者,天地人之位也。 1.天位、人位、地位:一卦六爻中,五爻上爻為天位居上,三爻四爻為人位居中,初爻二爻為地位居下,初爻,三爻,五爻為地人天之正位。 2.上位,中位,下位:一卦六爻中三爻、上爻為上位,二爻、五爻為中位,初爻、四爻為下位。 3.同位:一卦六爻,內(nèi)外都有上中下位,初爻居內(nèi)卦之下,四爻居外卦之下,叫不同卦的同位,在下位。二爻居內(nèi)卦之中,五爻居外卦之中叫同在中位。三爻和六爻叫同在上位。 4.相應:一卦六爻,還有爻與爻之間相應的問題,相應的次序為初爻和四爻相應,二爻五爻相應,三爻和六爻相應。相應者,陰陽相應。陰和陰,陽和陽為不相應,為陰陽不和。 5.陽位,陰位:一卦六爻,以初爻,三爻,五爻為陽位,二爻四爻為陽位。 6.陰陽得位與不得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為得位,當位。反之為不得位,不當位,不正位,失位。得位象征人所用的地位,環(huán)境有利,或者人的財?shù)屡c職位相當,或人行事與職位相當,否則為不當,不利之象。 7.貴賤之位:八卦六爻之中有天尊地卑之說法。因五爻為天位,所以稱五爻為之君位,貴位。二爻為小人之位,又稱“賤位。” 8.剛柔居尊位:每卦第五爻均為天位,君位,尊位,陽爻居第五位,為陽居尊位。陰爻居第五位,為陰居尊位。尊位,象征人居帝王之位。 9.剛柔相應:指五柔應一剛,五剛應一柔。一卦六爻中間一爻為陽爻,為剛,上下五爻為陰爻為柔,形成五柔維護一剛之態(tài)。如水地比卦就是眾從王之象。反之五剛應一柔,如風天小畜,就是君從小人之象。 10.剛柔相勝:一卦六爻,下五爻為陽為剛,上一爻為陰為柔,稱剛勝柔,剛能制柔。反之,為柔勝剛,柔能制剛。 11.柔從剛:陰爻居陽爻之下,形成柔順從剛之象。如臣民順從君王,婦女順從男人一樣,就是柔從剛。 12.柔乘剛:陰爻在陽爻之上,為柔者欺剛之象,如臣欺君之象。如臣欺君,女欺男一樣。如火雷噬嗑卦,六二爻柔在初九爻剛之上,就是柔欺剛。 13.爻位吉兇:《周易系辭》說:“二與四同功而異立”二爻和四爻同為偶,同為柔,則從柔從命為事,故說:“二與四同功”。但二爻在內(nèi)卦,四爻在外卦,故為“異位”。二爻多喜事榮譽,四爻多恐懼,懼怕。三爻多兇,五爻多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