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ibernate中我們最常用的有三類緩存,分別為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查詢緩存,下面我們對這三個緩存在項目中的使用以及優(yōu)缺點分析一下。 緩存它的作用在于提高性能系統(tǒng)性能,介于應用系統(tǒng)與數據庫之間而存在于內存或磁盤上的數據。 我們編程的模式一般是這樣的page-->filter-->action-->server-->dao-->db,可以在這一個請求過程中的任何一點加入緩存,上一篇介紹的是在server層加緩存:service利用aop加緩存。 為頁面增加緩存:為頁面加緩存 首先,來看一下一級緩存它默認開啟且很常用。 一級緩存
當session關閉后緩存中的對象會丟失,也就是說兩個不同的session中的緩存數據都是不一樣的,緩存數據不能夠跨session訪問。
緩存數據的數據類型 在一級緩存中緩存的是實體對象,在使用查詢方法get() 、load() 、iterate()三個方法查詢時都會先查詢session緩存,如果有對象則從緩存里面取出來,如果緩存中沒有再去數據庫里面查詢。load()測試:測試注意一定要在同一個事務里面,當我在Spring管理的session測試時調用兩次load()總是查詢兩次發(fā)出兩條SQL語句,還以為session級緩存沒有起作用,原來是因為hibernate集成spring之后事務、session都由spring管理,每次調用前后事務一級session都自動打開和關閉,自己控制不了中間過程,于是將spring去掉拿到hibernate原session,再手動開發(fā)關閉事務這樣做可以保證在同一個session、同一個事務里面操作方法,確實是發(fā)了一條SQL語句,看下面代碼: load()、get()方法:
結果
結果不僅發(fā)送了一條語句而且兩個對象打印出來也是一樣的。 load()、get()第一次查詢時會發(fā)出sql語句,從數據庫表里面查詢;第二次查詢時會先去緩存里面查找,如果沒有發(fā)生更新修改操作,那么將從緩存中讀取數據,否則查詢數據庫。 save方法
save也支持緩存,當執(zhí)行save方法時首先往session緩存里面添加一條數據,等事務提交或者緩存刷新時才往數據庫里面更新,從上面執(zhí)行過程可以看出只發(fā)出了一條插入語句沒有發(fā)查詢語句,因為第二次是從緩存中查詢出來的。 PS:save之后執(zhí)行get或者load需要知道對象的ID,此時save方法執(zhí)行后雖然數據庫里沒有數據,但是對象的ID已經生成可以通過這個ID查詢對象。 批量插入數據 在批量插入數據的時候采取每次插入一部分數據,如下,每次插入20條數據不需要一條一條插入。
每次20條數據清理一下緩存,每次清理緩存調用session.flush()方法會發(fā)出20條insert語句,但是數據庫里面還沒有數據等所有數據都發(fā)出insert語句統(tǒng)一提交事務,事務同session是一個等級的因此需統(tǒng)一控制事務。
hibernate N+1問題 Hibernate 中常會用到 set 等集合表示 1 對多的關系,在我們做的這個鐵科院項目中,在獲取實體的時候就能根據關系將關聯(lián)的對象或者對象集合取出,還可以設定 cacade 進行關聯(lián)更新和刪除。這不得不說 hibernate 的 orm 做得很好,很貼近 oo 的使用習慣了。
OpenSessionInview問題 這個問題出現是由于load()懶加載導致的,第一次查詢數據時使用了懶加載至查詢出來數據的ID,當使用數據的時候還需要去數據庫里面查詢但是此時數據庫的session已經關閉,解決此問題兩種思路一種是不使用懶加載;其二是在web層開發(fā)關閉session,延長session的生命周期。
二級緩存
二級緩存也稱為進程級緩存或sessionFactory緩存,也可以叫做集群范圍內的緩存,需要第三方來實現,hibernate默認的二級緩存插件為ehcache這個緩存,由于二級緩存是進程級的可能出現多線程并發(fā)問題,需要設置緩存的并發(fā)策略。 hibernate二級緩存需要第三方插件支持,hibernate默認支持為ehcache關于配置請參考:Spring AOP +EHcache為Service層方法增加緩存
開啟二級緩存后對方法的影響 get()/load() 對于這兩個方法沒啥影響,第一次從數據庫里面查詢,第二次先判斷緩存里面有沒有數據如果沒有再去數據庫里面查詢。
查詢緩存
查詢緩存是針對普通屬性結果集的緩存,不緩存實體對象,當和查詢緩存關聯(lián)的表發(fā)生修改的時候,查詢緩存生命周期結束,里面的數據也隨即被清空了。
代碼中,加上一句話
一級、二級、查詢之間的關系
開啟二級緩存時,如果兩個session先后執(zhí)行l(wèi)oad或者get方法,只執(zhí)行一條語句第二次會從緩存中查找,先從一級緩存中查詢,如果沒有再去二級緩存中查找。 一級緩存同二級緩存交互
禁止一級緩存與二級緩存交互,如下設置 session.setCacheMode(CacheMode.IGNORE);打開一個session執(zhí)行查詢,它會先將查詢結果保存到一級緩存,待session關閉后,一級緩存中數據清空,由于禁止了一級緩存同二級緩存數據交互,因此,一級緩存關閉后不會將結構保存到二級緩存,打開第二個session后,后再發(fā)送一條查詢語句,因此二級緩存中沒有數據。 查詢緩存與二級緩存
如果兩次執(zhí)行query.list(),第一次發(fā)送查詢語句會將結果對象的id保存到查詢緩存中,第二次會先從查詢緩存中取出ID,根據id先去一級緩存查找,再二級緩存,如果沒有找到會去數據庫中查找,一級緩存同session沒有關系,只和表有關系。
開啟查詢,開啟二級緩存 兩次執(zhí)行query.list(),第一次發(fā)送查詢語句將結果
總結: 緩存在一個項目中對于提高系統(tǒng)性能很重要,除了ehcache之外還有memcache、redis等緩存產品目前都很常用,redis具有豐富的數據類型以及單線程高效能訪問效率,memcache雖然是多線程但效率還是沒有redis高。 這些緩存產品都可以實現分布式緩存,ehcache+rmi可以分布式緩存同步;memcache+redis都支持分布式,redis還提供了高可用性的解決方案:主從復制幾個服務器直接愛你可以切換。
|
|
來自: chengkunzhang > 《hiber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