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少女:別誤青春 作者:羅伯特·赫里克〔英國〕
趁早吧,快采那玫瑰花苞, 時間老人永在飛翔, 同一朵花兒今天還在微笑, 明天就會枯萎 這旭日,空中華燈一盞 總是在冉冉升高 萬里行程很快走完 日近西沉黃昏到 人生最美好的是妙齡韶華 這時青春熱血在燃燒 虛度了,往后就是每況愈下 青春美景再也難尋找 別害羞享用你的妙齡時光吧 趁早和你的意中人相愛(結(jié)婚) 因為一旦失去了最美的時光 你或許永遠(yuǎn)要感到后悔。
To the virgins,to Make Much of Time Robert herrick
Gather ye rosebuds who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a-flying , And this sameflower that sma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dying . The glorious lambof heaven ,the sun, The sonner heˊss a-getting ; The sooner willhis race be run , The higher heˊs to setting . That age is bestwhich is the first , When youth andblood are warmer ; But being spent ,the worse ,and worst , Time still suceedthe former. Then be not coy ,but use your time , And while ye may,go marry; For having lost butonce your prime, You may for evertarry.
〔詩人簡介〕 羅伯特·赫里克(Robert Herrick,1591—1674),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時期和復(fù)辟時期最著名的“騎士派”詩人。有“英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之美稱。其政治傾向是保皇派。他生于倫敦,畢業(yè)于劍橋大學(xué),獲文學(xué)碩士學(xué)位,先后當(dāng)過牧師、教長等。生性活潑,快樂,但終身未娶。他寫了大量宗教詩和田園及愛情抒情詩,分別收入《雅歌》(Noble Number,1647)和《西方樂士》(Hesperides, 1648)兩部詩集。他的詩大多以對大自然的贊美,反映美的感受,對愛情的追求及對時光流逝的感嘆等為主題,詩作繼承了文藝復(fù)興時期世俗的享樂方面和古典文學(xué)因素。他的詩作取材廣泛,從具有異教精神的世俗情歌到有濃厚宗教情緒的頌詩。他有許多詩篇成為英國詩歌中的名作而永久流傳,其中不少詩被譜曲傳唱。
〔詩歌欣賞〕 《妙齡少女:別誤青春》這首詩與中國唐代杜秋娘的《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同工異曲。是告誡人們,青春的時候,也就是當(dāng)少女象鮮花般盛開時,就要珍惜美麗時光,學(xué)會愛和快樂,與自己相愛的人結(jié)婚。莫等變成老嫗之后追悔莫及,悔之晚矣。 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搖曳多姿,耐人尋味地勸人珍惜每一寸光陰,把握每一天,該做的要及早去做,要有行動,機(jī)會在眼前的時候要珍惜,不然,錯失良機(jī)就后悔莫及了。人生就是這樣,當(dāng)你擁有時,并不一定在乎,因為,任何一次機(jī)遇的到來,必將經(jīng)歷“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等多個階段,只有極少數(shù)的先知先覺者會抓住機(jī)遇,與時俱進(jìn),不給青春留遺憾。 獲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的電影《死亡詩社》里,新學(xué)期來校的新文學(xué)老師基廷(Mr.Keating)上第一節(jié)課時,讓學(xué)生讀的就是這首《妙齡少女:別誤青春》。Gather yerosebuds while ye may 用拉丁文可以表示為Carpe diem. Carpediem就成為電影的主旨,告訴學(xué)生們要“把握當(dāng)下”(拉丁文:carpe diem,英文:seize the day),解放思想,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并以該原則行事,成為反抗古板的學(xué)校教學(xué)體制的檄文。 赫里克的許多詩作所關(guān)心的都是“珍惜光陰”或曰及時行樂、把握每一天的話題。一般認(rèn)為詩人最好的作品是“科琳娜欲去采山楂”。他一生寫了不少以淳樸的農(nóng)村生活為題材的抒情詩,以田園抒情詩和愛情抒情詩著稱。他和他的詩集《西方樂土》長久以來一直為人們所推崇,原因就在于詩中所體現(xiàn)的抒情風(fēng)格。在詩人去世后到18世紀(jì)末這近一個世紀(jì)的時間內(nèi),詩人受到了相對的冷落,直到后來約翰.尼古斯(John Nichols)通過《紳士雜志》,使對赫里克的研究又再次興起。他的《給少女們的忠告》,《考利納前去參加五朔節(jié)》,《衣裙之歌》等都成為19世紀(jì)詩集編纂者的嬌寵。(林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