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照片實在太多,所以寫了三個月了,才剛開始挪威,
慢慢整理,慢慢寫吧,估計等全部寫完,又可以開始新的旅程了,
挺好的。
因為國內(nèi)沒有直飛奧斯陸的航班,所以選擇了在哥本哈根轉(zhuǎn)機,
于是有了之前丹麥和瑞典的短暫停留,
但實際上,這一趟旅行真正的重點,才剛剛開始。
當(dāng)飛機劃過這一片森林的時候,我知道,快到了!
挪威,這個讓我曾經(jīng)感覺很神秘很遙遠的國度,如今近在咫尺。

早就聽說挪威物價貴的離譜,終于體會到了,
機場到中央車站的機場快線,20分鐘到達市區(qū),170克朗,
克朗和人民幣的匯率幾乎是1:1.。。。。。

抵達奧斯陸的時候已是晚上10點,天還亮著,
這是一個面朝大海,背靠山巒的城市。

酒店在市中心,出了火車站很快就找到。
窗外的景色很美,夜深人靜的時候,還能聽到盤旋在空中的海鷗的聲音。

因為知道挪威物價很貴,所以早飯吃了很多,這樣就不用吃午飯了。。。

在我還沒有好好感受這個城市的時候,就坐著地鐵,到了它的郊外,
在這個綠樹叢林的地方,坐落著一座精致的公園。


維格蘭雕塑公園在奧斯陸的西北角,占地 50 公頃。
園內(nèi)繁花綠茵,小溪淙淙,到處都矗立著造型優(yōu)美、婀娜多姿的雕塑。
格蘭雕塑公園是以挪威著名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的名字命名的,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弗羅格納公園。
公園有 192 座雕塑,650個人物雕像,這些由銅、鐵和花崗石制成的雕像,是維格蘭20多年的心血。


公園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個主題——人的生與死。
那些浮雕,從嬰兒出世開始,經(jīng)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




這些雕像中,
人們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掙扎,有的絕望,組成了一個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驚嘆不止。

當(dāng)然,所有雕塑中,最有名的就是這個“憤怒的小孩”,
幾乎所有來到這里的人都要來尋找這個孩子。

奧斯陸市政廳,每年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地,
還有一個地方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國家美術(shù)館,正在舉辦蒙克150周年紀念展,
于是在奧斯陸的這一天,幾乎有大半天的時間都在尋找蒙克,
先是在國家美術(shù)館看到了他的作品,下午又去蒙克紀念館膜拜。


奧斯陸是個起步很晚的城市,
900多年前,這里只是峽灣里一個不到3000人的小商埠,
一色的木房子,又矮又小,只有極少數(shù)的公共建筑是用石頭砌筑的,
19世紀80年代和19世紀90年代,著名畫家愛德華·蒙克將奧斯陸畫成了一個充滿幽靈的城市,
男人和女人全都穿著黑色的衣服,帽沿壓得很低,臉色慘白,
對蒙克來說,他們就如同“活著的死人,由彎彎曲曲的路徑走向墳?zāi)埂薄?/p>
于是有了無數(shù)副《吶喊》。

這就是過去的奧斯陸,一個陰郁的城市,欠缺哥本哈根或斯德哥爾摩的活力,
于是蒙克離開了這里,搬到柏林和巴黎,但他卻始終是挪威的驕傲。

傳說“奧斯陸”的意思是“上帝的山谷”,但在挪威語中,它指“林間空地”,
在1624年9月24日那一天,一場大火將奧斯陸整座城市燒得干干凈凈,
重建后,這座城市改名為克里斯蒂安尼亞,丹挪聯(lián)合王國的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親自設(shè)計了新城市的藍圖。

歌劇院

挪威議會大樓





這里的人民很悠閑,
他們既享受到了全世界最高的福利,又享受了海邊安逸散步、看書,安靜的生活。






這是一個被群山、叢林、原野和海洋所環(huán)抱的城市,
所以它既有海濱城市的旖旎風(fēng)光,又有依托高山密林而具有的雄渾氣勢,
而我終于在海邊的歌劇院,看到了奧斯陸最美的天空。

Hello!I'm in Oslo


天空,近在咫尺。



有種走向天堂的感覺……

去奧斯陸之前,很多攻略上都說這個城市種種無趣可以忽略,
我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里的天空如此清澈,
終于在這里看到了《吶喊》與《玩偶之家》。
北歐史詩般的年代早已過去,維京人的傳奇故事也變得遙遠而陌生,
那些梟雄或惡魔,與那些美輪美奐的海盜船一樣,只能在后人翻閱歷史時才會閃爍分秒,
無論是令挪威人感到自豪的被譽為勇敢者化身的維京海盜,
還是代表著他們文化最巔峰的蒙克與易仆生,
這些,都已成過往,
這是一個幸福的國家——挪威。

告別奧斯陸,繼續(xù)飛,
在峽灣深處的Lysebotn,尋找心中的圣石,
本次行程最重要的一站即將開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