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早安天下 最近微信上有一個“漲姿勢”文:《一口氣讀懂伊斯蘭》,作者筆法生動幽默,言簡意賅,這類文章很對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人胃口。但是里面關于十字軍的問題,解釋的與歷史事實有很大出入,可能會造成誤導。 按照這個文章說的,歐洲出兵十字軍是因為穆斯林占領了耶路撒冷。但是,穆斯林占領耶路撒冷是七世紀(公元637年),而十字軍出征主要有八次,第一次是1095年,最后一次是1291年。如果真是為了保護耶路撒冷,為什么400多年以后才出兵?好比蒙古人元朝占領中國,你要等到乾隆年間再去解救中國? 這似乎是個疏忽,其實不然,天朝教科書都是如此書寫的,故意回避400余年的歷史,用意?
如果了解了這段歷史,就明白,十字軍東征是一種自衛(wèi)行為,不僅僅是保護基督教世界不再受到侵擾,而且所出征的目的地,也都是被伊斯蘭攻占的原基督教地區(qū)。但是,由于我們教科書故意略去這段長達400年的歷史,只是說:穆斯林侵占鄰近的耶路撒冷,歐洲的十字軍遠道來與穆斯林交戰(zhàn),這樣就讓后人感到,基督教的十字軍和穆斯林半斤八兩,甚至因為穆斯林近、歐洲十字軍遠,還可能造成是十字軍入侵伊斯蘭世界,成為理屈的侵略者。 事實就是這樣:很多抹黑基督教的中國人,一張口就是十字軍罪惡滔天,是基督教歷史犯罪的最有力證據(jù)。但是,如果他們了解上面我說的那些歷史事實:一、穆斯林侵略在先;二、穆斯林不僅僅占領了原來屬于基督教世界的近東地區(qū),更入侵并且統(tǒng)治西班牙;三、基督教世界是在前面兩項發(fā)生400多年以后,并且穆斯林仍然在持續(xù)進攻基督教世界的情況下,才派出十字軍的。那么,你還會認為十字軍是侵略?
順便說一句:文中說:“……遠在歐洲的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徒……”,這句話表達欠妥:11到12世紀,歐洲的基督徒都是天主教徒,使用“尤其”用意何在?當然這不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卻暴露了作者對歐洲歷史的一知半解,自然,所寫出的東西信服力就不是那么高了。 客觀上講,現(xiàn)在絕大多數(shù)基督徒也都不贊同發(fā)動十字軍東征,且不說這八次東征中有多少人為的錯誤甚至罪行,包括對基督徒自身的犯罪,就是純粹的以上帝名義的軍事行動,也不會得到一致的認同,因為畢竟,基督教一開始就是以和平和愛來傳播的。這也是為什么多年來基督徒對詆毀十字軍的聲音沒有多大的反應。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事實真相應該得到揭示與尊重。十字軍東征,根本上就是歐洲的基督徒在穆斯林占領耶路撒冷和近東400多年后,并且遭到穆斯林長達300多年的侵擾后作出的,以自衛(wèi)為目的的,目的是把被穆斯林侵略的原基督教地區(qū)的土地奪回的自衛(wèi)行動,何談是侵略? 有意思的是,在十字軍東征期間,世界另一端也在征戰(zhàn),那就是南宋與北方侵略者大金朝,在中國北方,原漢族土地上進行的戰(zhàn)爭。在此期間,有宋高宗的昏庸與自私,有秦檜張俊的奸佞,有朝廷官員的普遍腐敗,有眾多將領的無能與戰(zhàn)爭的失利,更有名將岳飛的被害風波亭。但是抗金難道不是正當?shù)??能夠算得上侵略和邪惡么?客觀比較,我們應該理解十字軍東征了吧? 中國人對十字軍及整個基督教中世紀的認識,對當代歐美人和國家無關緊要,卻可能影響中國這個于處在大變局中的國家和民族的走向。從世界歷史來看,宗教信仰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無時不在。而且,無論是小小的猶太民族對世界的影響,歐洲的文明化,阿拉伯世界的崛起,到后來的宗教改革、英國工業(yè)革命、美國立憲和歐洲啟蒙運動引來的現(xiàn)代化社會,都說明了信仰不僅僅重要,信仰的更新更會帶來社會的根本變革。中國目前的信仰狀況是主流的無神論+傳統(tǒng)的儒釋道+怪力亂神+一切向錢看,導致人都活的很累,似乎除了“錢”以外,別的都不重要! 從基督教對歐洲及世界文明的貢獻看,這是一個從任何角度看都非常有益的信仰體系。但是,很多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卻視基督教如水火,避之不及。其原因之一,就是多年的無神論教育,造成對歷史的無知和誤解,造成對基督教整體認識的偏差。而這個偏差,主要是對中世紀歐洲認識的偏差,其中三個問題最突出: 一、政教合一:這完全不是事實,基督教在歐洲從來沒有過政教合一。
|
|
來自: 禁區(qū)里的國王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