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復制本文網(wǎng)址時請選擇這個,電腦和手機都能顯示最好效果:http://user.qzone.qq.com/1402771418/blog/1279455304 提醒:我們已經(jīng)開通了張熙庭官方QQ群。我們的群與其它財會類的QQ群完全不同,是純技術、純主題討論群。絕無廣告、收費和變相培訓。不摻雜任何商業(yè)利益,100%純凈,高手也有很多。我們每個工作日的晚上,都會自動自發(fā)的組織一個很好的財會主題在群里討論學習,側(cè)重教科書之外的實務討論。有主持人來引導,大家圍繞一個話題,互相切磋技藝,學習效果很好。群里現(xiàn)在還有一些空位,你如果想加入,則要快,加滿為止。文章的最底下有寫如何入群。微信用戶看到這篇文章時,建議您先綁定一個常用的QQ號,然后使用QQ號來登錄微信。這樣,既不會泄露個人手機隱私,又可以直接轉(zhuǎn)載QQ空間的日志,而不用再次登錄QQ。因為我們所有的文章都在認證空間http://1402771418.qzone.qq.com發(fā)布,這里最齊全,也更純凈一些。下面是正文: ------------------------------------------ 一、先說說怎樣選書。 我一直認為,讀書這個行為本身,其實不見得是個什么優(yōu)點,它跟玩游戲、抽煙、喝酒之類的愛好,沒啥兩樣。一個愛讀書的人,也未必就是文化人,或者品德高尚的人。關鍵,還是看他(她)讀什么書。從這個角度講,選書,往往是跟自己的興趣、專業(yè)和品味相關聯(lián)的。當你有了這個選書的方向時,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是,在這個方面的書里面,怎樣找到適合自己讀的,讓自己少走彎路的書。關于這條,我的答案有六點: 1)找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者優(yōu)秀的人(上司、同事、朋友等),請他們推薦。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一定有想成為哪種人,或者希望像誰的知識和修養(yǎng)那樣。既然如此,最簡單和直接的辦法,就是向他們請教。如果需要通過讀書來補強的話,那么直接請他告訴你書的名字。如果可以,你最好能讓他親口告訴你,他的讀書心得和體會。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時,你的收獲至少是雙倍的:你不僅能讀到一本新書,還有可能通過交流和傾聽,領悟到將各自獨立、彼此隔閡的知識,融會貫通的方法和技巧。 2)找權威書單。每個領域,都必會有一些專家和達人開列的書單。以前也許很難獲得,但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得到它們,應該不會很難。根據(jù)這些書單,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酌情篩選,再按圖索驥,尋找之。 3)根據(jù)自己讀過的喜歡的書,向外延伸。如果你喜歡某本書,在這本書的封底、扉頁,或者出版社的相關信息里,一般會羅列出類似,或者相關系列的書籍。根據(jù)這些信息,大多數(shù)情況下,你可以找到你感興趣的書。我的意見是,盡量別盡信豆瓣、goodreads和電商所羅列的書單,而要自己判斷和挑選。在這個不太純潔的世界上,那些書單很多可能是商家或者出版社找來的槍手寫的推銷軟文。尤其是電商的銷售排名,簡直就是唯利是圖。千萬不要照著那個單子買書,否則,你買回來的可能是一堆垃圾書。 4)根據(jù)自己閱讀過的書,或自己喜歡的書中提到的書的名字尋找。優(yōu)秀的人,總會欣賞優(yōu)秀的人,出色的作者,也會欣賞出色的作者,所以,在他們的書中,總會忍不住提到,引用到那些優(yōu)秀的作品,或者某個自己贊賞的觀點。 5)出版和印書的次數(shù)越多,越要格外珍惜。 好的圖書,都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所以,精華之處隨處可見。從印刷的版次和數(shù)量上來看,好的圖書一般都是一版再版的。每次印刷都會修正一些內(nèi)容(還是原來的書號)或者重新做一個修正版(書號不同)。只有亂七八糟的書,才會采取“品多量少”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什么是品多量少?就是指在短時間內(nèi)東拼西湊的多寫幾本書,每本書銷售個千把冊,總量上也不少了。 6)根據(jù)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判斷選書。 這一點猶為重要。當你讀了一定量的書,具備了自己的判斷能力后,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喜歡和欣賞水平來挑選和判斷書。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學者、專家,乃至偉人,也無法為你開出一個量身定制的清單,但你自己能。你的喜好,你的氣質(zhì),你的欣賞口味,只有你知道。所以,適合你讀的書,其實也只有你知道。 在我談到的六種選書法中,我最推崇第六點。所謂運用之妙,從乎一心。書讀的夠多,好書的很多特質(zhì),自動會跳到你的腦海里來。很多的信息會告訴你,這是一本好書。 話又說回來,如果一個喜歡讀書的人,站在書店里,卻六神無主,不知道該買哪些書,我只能說,你應該立即在那些書上撞死,不要感慨或者抱怨現(xiàn)在的垃圾書多。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無論古今,還是中外,向來都是垃圾書多過精品,否則生態(tài)就不平衡。歷史上多的是一時洛陽紙貴,一年半載后拿去蓋醬缸的作品?,F(xiàn)在也多的是封面燙金,價格奇貴,買回來放不了兩周你就拿去墊桌子的書。那不是書的錯,是你的錯。 二、網(wǎng)友問答 下面,我就我閱讀中曾遇到的問題,以及網(wǎng)友問到我的問題,以流水賬的形式,邊整理邊想,并在這里談點自己的淺見。 ◎ 讀書一定需要技巧嗎?一定需要從書中讀出意義嗎? 讀書是否需要技巧,我認為不用。如果是好書,本身就代表著技巧,讓人開闊視野和循循善誘思路。而是否需要從書中讀出意義,我認為是有必要的。盡管現(xiàn)在讀書有很多種,最多見的一種是無意義閱讀,也叫消遣閱讀,追求閱讀快感,不希望費腦筋。但實際上,如果是好書,就應該舉一反三,針對書中的閃光點,多去結(jié)合實際,多動那么一個心眼,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多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那么我們閱讀時一定要圈圈劃劃,做筆記嗎? 我的意見是,不一定。看你的愛好。畢竟,從學生時代到走上工作崗位,十幾年我們都在做這種事,其結(jié)果是,將我們變得非常討厭閱讀。如果成人了,你還陷在這種夢魘中出不來,那還是算了,別讀了,看看肥皂劇吧,至少可以有個好心情。 但話說回來,在閱讀中若想有收獲,則圈圈劃劃,寫寫記記,卻又是不可或缺的。那我們怎么辦呢? 我的建議是: 第一遍閱讀,你就囫圇吞棗,一目十行吧。不認得的字,就不認得算了,能蒙就蒙,能猜就猜。有些段落不理解,也無關緊要,跳過去拉倒。為何如此?就是為了保持我們的快感,培養(yǎng)我們閱讀的興趣,總體了解一下這本書的架構(gòu)。 如果這本書讀過,你覺得對你有收獲,而你又覺得不值得回頭再讀一遍,那就翻到你感興趣的篇章和段落,讀一讀,順便圈圈劃劃,寫寫記記。若翻翻重點章節(jié),你仍然意猶未盡的話,那說明這本書是確實是值得你認真讀的,你就可以回頭再讀一遍,這次讀的時候,你可以在手邊備一些參考書和工具書,上網(wǎng)百度也行,查查不理解的資料,需要補充的,就補充補充,有想法和觀點的話,就記上一記。這樣的讀書法,既不喪失閱讀快感,也不會錯失學習成長的機會。 ◎難讀的書,怎么讀? 我的答案是,如果實在沒有心情,而且也不想讀,那就先不讀了。這世界,在某一個時點上,沒有非讀不可的書。但你覺得對你有用,或者你的工作有要求,那么,我建議,你就慢慢讀。尤其是專業(yè)類的精品圖書,不要試圖一口氣讀完,那是不現(xiàn)實的。猶如難啃的工作,無法一口氣完成一樣。你可以完全采用跟做工作一樣的方法,先開個頭,讀一點。而后,在有精力和心情的時候,再讀一點,一點點來。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閱讀會變得順暢起來,書不再那么難讀。 理解的能力,跟工作的能力一樣,是需要慢慢培養(yǎng)的。而且,理解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增強。如果實在太難讀了,你讀過一遍仍然覺得不夠理解,那就放下來,過一段時間,再讀。也許,在增加了其它的閱讀經(jīng)驗和技巧,在經(jīng)過了你不斷的沉淀之后,再讀,就會變得順暢了。你想啊,人家寫的高科技,即使人家愿意一五一十、不保留的寫給你看,你隨意翻一翻,就學會了,那還叫高科技嗎,那就叫小兒科,所以,好東西是需要多斟酌的。 有些讀者,書品夠差。自身根基不行,基礎知識很弱,偏又不刻苦。一遍都不看完,橫豎就開罵。這類人,說實話,最好離書遠遠的。你根本不懂書,自然也不會珍惜書。一個好的讀者,如果真碰到了一本好的書,會慢慢的讀,慢慢的品,慢慢的總結(jié),讀到深處,會與原作者有惺惺相惜、心靈相通的感覺。 ◎ 我常??吹接行┰u論者的文章,將書批評的很過火,或者夸的很離譜。但我自己找來看時,感覺似乎不是那回事。我應該怎樣看待別人對書的評論,并剔除掉可能影響我判斷的不公正部分呢? 我的答案是:凡閱讀和評論,必然帶有自己的喜好,自然,也受到自己知識面和好惡的影響。因此,在閱讀別人的評論時,不妨先注意一下,看看評論者是否帶有太有太強烈的情緒,或者用了太多帶有強烈感情的詞句。如果是,這篇評論的價值便不高。好的評論文章,有三個要素:1)不帶入主觀情緒討論;2)、不會為假設的東西而爭論不休;3)、在評論中,起碼能站在作者的角度想上一想。 另外,我想提醒一下,那些經(jīng)常出書的作者,一般也不會是好作者。一年出一本甚至好幾本,哪來這么多的實踐和感受。到處拈來的學問,看似處處充滿哲理,實際上一無是處。那么,我們怎么去發(fā)現(xiàn)呢?很簡單,百度一下這作者,就可以看到他出版的作品和數(shù)量。我比較看好的,是那些真正的名家,一輩子就出那么一本或少數(shù)幾本的,尤其是實業(yè)界人物的作品,我認為更值得讀一讀,人家就是從踏踏實實之處起家的,寫出的東東即使沒有全部告訴你,也絕對含有個別非常閃光的地方,這可是一字值千金,值啊。 ◎一本書,我一定要讀完嗎?尤其是一本大家都推薦的好書。 這個不好說,我認為是需要約束一下自己。不吃苦中苦,哪能人上人。近日,一名印度工程師所寫《令人憂慮,不閱讀的中國人》紅遍網(wǎng)絡。文中所寫: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中國人的閱讀量少得可憐。其實,讀書是最快的走捷徑,必須讀,必須培養(yǎng)自己在這方面的興趣。當然,我說的不是死讀書。 最后補充幾點: 1、時下的熱門書,尚且在世人的傳記,自我?guī)椭臅?,各種成功學,都可不讀。這種快餐圖書,帶有明顯的傾銷、洗腦或者推廣意識,越讀越壞事。還有一種就是培訓講師寫的書,可以不用讀,因為干貨只在高報酬的講課里,而書只是他們的一個宣傳品,你要是買了,那么這本書頂多只是一個人家的廣告。 2、如果條件夠好,盡可能看原版書。 3、還有一種書,也是非常有價值,比如,長的日志或者論文。 我一直認為QQ空間比任何微博、微信都要有價值。因為QQ空間不但可以交互聊天,還可以發(fā)表長的博文。一篇長的博文,有大量的文字,至少足夠去推理和驗證一個觀點,是個學習的好地方。而微博微信則不同。微博里發(fā)表了:“我今天放了個屁,眾人聞著香”。眾粉絲看后啞然無語,無從分析。而微信,更多強調(diào)的只是推送,告知大家我放了個屁。這種短平快并且太過碎片化的推送方式,也不是一個學習的好地方。而QQ空間則不然,日志可長可短,可以用較短的文字來講述放屁和聞香這個事實,然后用大量的文字來分析這個事實的本質(zhì),眾人也可以根據(jù)作者的這些文字,來評判對與錯、好與壞、深與淺,等等。所以,我認為,有些名人的空間也是一部好書。 4、如果你對一個話題感興趣,比如某人的生平或者某個學科,去多讀讀各個名家的書,看看各名家的描述,觀點,解釋方法。不要拘泥于一家的說法,集成之。指不定哪本教材的解釋正好對了我的路。或,每本教材都只解釋了概念的一部分,只有把它們疊加起來,才構(gòu)成一個完整的理解。如果一個問題,幾個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答案,但彼此的答案不一致,你能明顯分辨出他們之間的差異,甚至矛盾,那么恭喜你,你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真問題。有價值的問題,必然是充滿爭議的。而這個作者們互相爭議和彼此矛盾的答案,就是最有價值的。如果能做到這些,那么恭喜你,你已經(jīng)達到了閱讀的最高境界了。 5、好書不嫌貴。越是平裝版,又是名家寫作的書,一般都有真干貨。現(xiàn)在,一瓶啤酒7塊錢,一包煙20塊,一件衣服幾百塊,買本書幾十塊就嫌貴,你太讓人扶不起了。 說了這么多,看似有些觀點是前后矛盾,實際上,并不矛盾。針對自己的興趣愛好去找相應的書,這個大家都會。多看書,才能發(fā)現(xiàn)各種書中的好與不足,才讓自己有了判斷的能力。多借助他人,尤其是名家的推薦,去看一些好書,無疑是讓自己少走了很多彎路。針對這些好書去精讀和串聯(lián),才可以達到閱讀的最高境界,不是嗎? 選書和買書是會上癮的,讀書則更是會上癮的,你說呢? 會計人最需要看哪些書(大概方向)? 先說說現(xiàn)在財會的高校教育和會計考試。 教科書看的多了,我們會發(fā)現(xiàn),理論都上了天。國外有羅斯、范霍恩、齊默爾曼、亨格瑞等會計名人,他們的著作都聞名于全世界。中國雖然大師很少,但是會翻譯。于是乎,這些外國的會計名著,經(jīng)典教程,都被北大、人大、清華、東財?shù)雀咝7艘槐橛忠槐?,用做國?nèi)的高校教材。雖然,翻譯者水平有高有低,但是無大礙,多看幾個學校的版本就是了。所以,這類外國的會計理論名著,我們不做推薦,看國產(chǎn)的就行。當然,有興趣的可以去看英文原著。 在會計理論方面,我們只推薦注冊會計師系列教程,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夠全面夠系統(tǒng)。國外幾乎所有高精尖的財會理論,都能在注冊會計師教材里找到一二。所以,總體上來說,把注冊會計師的教材細看,每年都要更新著看,我們的財會理論基本上不會拉國外后腿。另外,我要特別提醒的是,現(xiàn)在有很多的培訓機構(gòu)如雨后春筍般的冒出來,用各種方式誘騙我們會計人去聽他們的課,主要課程均為我們常規(guī)考試的培訓,什么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培訓、會計初、中、高級職稱考試培訓、CPA、CTA等考試培訓,老師質(zhì)量參差不齊,很多都是三教九流,在職場上混不下去,來到互聯(lián)網(wǎng)哄騙學員,教案也是東抄西湊,會計稅務政策變化的地方也沒有及時更新,聽了這類培訓的考生是要吃大虧的。我們僅建議,如果你是想聽培訓,并且培訓內(nèi)容為財會理論方面的,那么,就請你還是花點錢去中華會計網(wǎng)校聽正規(guī)的課程吧,貴點就貴點,畢竟權威性在那里擺著,老師的知名度也是有目共睹,課程的內(nèi)容更是完全參考最新的教材和政策,這類學校更值得信賴。其實,會計考試類的培訓,有中華會計網(wǎng)校和東奧在線已經(jīng)足夠了,不要再去找其他雜牌,以免誤入歧途,得不償失。更不要因為人家免費就去聽,因為這是考試培訓,不是職場培訓,是必須講究個權威性和時效性。 那么,我們會計人缺少的是什么?是如何融入實踐和系統(tǒng)建設。 先說融入實踐。會計專業(yè)的學生,一畢業(yè)就犯難。為什么?因為理論和實踐脫節(jié)的太厲害,不知道從何處下手,而國內(nèi)的教程很多都是直譯外國的名著。但問題是,人家外國出了這樣的名著,人家的軟環(huán)境也跟得上。所以,人家的理論和實踐可以結(jié)合的很快。而我們則不同,即使你是CPA,第一次報個稅,填個憑證什么的,你就會趴下。所以,我們認為推薦一些能夠讓高深理論快速融合到基礎實踐的圖書很有必要。不需要高精尖,只要先讓自己會按部就班的做起來,就可以了。當然了,這些快速入門的書,都是些小兒科,它能夠給你的是讓你快速接軌,對找工作沒有什么幫助,但是可以在找到工作后幫助你快速上手。 一般情況下,上班了3-9個月,多看一些快速入門書,對于自己所分工的那一塊,都熟練了。這個時候,就想有提升。需要提升的主要有兩大塊。1、繼續(xù)把財務里的某一個分支學精一些做好一點;2、宏觀了解企業(yè)的人財物供產(chǎn)銷、資金流實物流信息流的流轉(zhuǎn)。 先說第一塊吧。比如學會了報稅,不見得就懂稅務籌劃和稅務風險控制,不見得就對公司每一項經(jīng)營業(yè)務所引起的稅務問題都了如指掌。這個時候,可以去聽一些講座培訓。一般正規(guī)的公司都會預留一部分培訓經(jīng)費,好的財務經(jīng)理或者總監(jiān)也會為下屬申請一部分培訓經(jīng)費。另外,如果你跳槽了,你也可以在面試的時候要求有培訓經(jīng)費。。。。。。這些培訓講座一般都比較貴,而這些講師,一般也都擁有眾多頭銜,什么世界名人庫成員、某大學客座教授、稅務籌劃之父、某領域第一人,等等,大多也都考取了很多會計類的證件,很能侃,廢話連篇。但是,連續(xù)聽了兩天下來,還是能學到一兩個點的精華。這一兩個點的精華,實際上就是一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了,可是很多人就沒有悟透這層窗戶紙。。。這類培訓一般都是停留在技術層面,比如告訴你某筆費用要記哪個科目則不用納稅,等等。雖然很多看似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技巧,但聽的多了,還是會有作用,至少對這一塊專業(yè)領域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慢慢的自己也會有一些思路,多了就可以整理出來,用來指導企業(yè)的實際運作。如果沒有培訓經(jīng)費的,那不妨多關注一些會計名人的博客,他們的文章質(zhì)量都很好,只是看文章理解起來沒有聽課那么直白,好處就是不花錢。另外,也可以在亞馬遜和當當網(wǎng)上搜索這一領域的圖書,買書看還是不花什么錢,多看多總結(jié),效果一樣有。不過,我更建議大家去加入一些質(zhì)量高的QQ群,成本更低,效果更直接。比如,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通了張熙庭官方QQ群,2000人的超級群,是純主題討論。2000人當中,總是會有人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每次培訓都能收獲一兩句話的精華,在群里搞主題討論的時候,稍微點撥一下,其他1999人就能悟透。如果2000人都參加過培訓,那就可以收獲4000句話的精華,相當于每個人培訓了2000次,每個人節(jié)省了培訓費用400萬。 我們再來說第二塊。就是讓自己宏觀了解企業(yè)的人財物供產(chǎn)銷、資金流實物流信息流的流轉(zhuǎn)。這一塊非常重要,是晉級財務經(jīng)理、財務總監(jiān)的必經(jīng)之路。我們之前一直在講專業(yè)領域即財務會計領域,實際上只是圍繞著帳、稅、報表等在打轉(zhuǎn)轉(zhuǎn)。而帳稅報表一般也只是在發(fā)生經(jīng)營業(yè)務之后才有的,很難從根本上來管理控制整個企業(yè)。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就要講財務管理和管理會計的內(nèi)容。比如,你來審核采購單,大多也只是看人家提供的采購單是否有相關人員的簽字,如果他們都簽字了,你就認為通過,但你根本就不知道這采購單里的品種、數(shù)量是怎么來的。人家糊弄你,你也不知道,這樣的財務經(jīng)理坐在辦公室里,不懂除財務以外的任何事,也沒人敢要,而財務的精髓就在于管理和控制。你必須對企業(yè)的人財物供產(chǎn)銷、資金流實物流信息流,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了解,每一個數(shù)據(jù)的形成都清楚,每一個關鍵點的控制都到位。這樣,至少會讓企業(yè)主感覺到財務是有一些價值的,至少在最基本的把控上,老板還是能放心的。在這個階段,我推薦的是:一方面去苦學ERP,盡量往那些有ERP的企業(yè)去工作。這個至少要學個1-2年,學成之后,會對企業(yè)里所有的流轉(zhuǎn)都清楚,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是怎樣銜接的,都了如指掌,開始有晉級財務經(jīng)理的資本了。另一方面,我們也推薦多看一些實戰(zhàn)派人士寫作的管理會計的書籍。這類書籍有兩個好處:1、它比苦澀的ERP更好理解,它可以幫助你更快了解企業(yè)的流轉(zhuǎn),更好的學會ERP。怎么理解我的這個說法呢?打個比方,這就如同考試培訓的最后串講,雖然不是每個知識點都講到,但是在宏觀上給你走了一趟全過程,看完這類書后,思路會立即開闊很多。否則呢,你可能鉆進了某個牛角尖,鉆的太深,越看不清方向,越來越糊涂還要不要繼續(xù)鉆下去。而這類書會告訴你再鉆多深,就可以與其他模塊對接了還有怎么對接。你看,說到這里是不是思路清晰了很多。2、這類圖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給你提供先進的管理理念。之前講述的ERP也好,財稅實務也好,大多都是操作層面,還談不上管理。比如,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采購單的數(shù)量是根據(jù)工單需求量、庫存量、在制未領量、已購未達量等因素計算出來的,是100%準確,采購價格也是按照公司規(guī)定的詢價比價制度來控制。但是,采購價格是否可以更合適一些,既要保證自己的利益,還要保證供應商的利益。這樣,就需要從企業(yè)的戰(zhàn)略開始入手,然后銷售有預計,層層計劃下來。這樣,每個部門都有計劃和任務。每個時點上,產(chǎn)能都不浪費。每個時點上,物料和資金都能跟得上,這就屬于事前計劃和控制的領域,需要盤活整個企業(yè)才能做到這一點,這在管理會計領域已經(jīng)屬于最高端了。所以,這類圖書就能起到這個效果。這類圖書也可以一開始就看,對學好財務會計都有較大的幫助。 財務做到更高層次,再要繼續(xù)教育,我們推薦的是學一些系統(tǒng)化的課程。目前國內(nèi)很多高校都有開設一些專門針對財務人員的高端課程,我說的不是什么培訓講座,而是類似于學歷教育,但也不一定能拿文憑。這類課程耗費的時間會很長,但是效果會很好。這些高校一般都會邀請一些世界級的大師來授課,學員多是各大名企的CFO,大家在一起參與案例討論。一個學期、兩個學期,很多個學期的在一起學習和討論,這種教育最有利于財務人員把控企業(yè)全局和系統(tǒng)建設。 還有一類書,也推薦看看,就是與管理相關的名著。這類書是凝結(jié)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智慧匯集而成,講述管理的本質(zhì),有一定的深度,也很難過時,值得看看。 好了,關于圖書推薦的大概思路已經(jīng)介紹完了。 ------------------------------------------------ --- |
|
來自: 昵稱18609904 > 《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