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飯后,我們一些老同事常常湊在一起討論,聊工作,聊學生,“現(xiàn)在的老師,真是越來越難當了!”有人吐槽道。 “不光老師,家長跟難當!”姓何的同事開口抱怨,“我們家何瑞,年紀不大,事兒特別多,說她幾句就高興,還賭氣不給你吃飯.....” “現(xiàn)在小孩都這樣,難免嬌氣些。”有麥好心的同事安慰道。 “還不止,久而久之,就發(fā)現(xiàn)她不怎么跟我們親近了,有事兒也不跟我們說,學校里的事兒也越來越不愛跟我們聊了。”何同事有點失望。
“好像是這么回事哦!”另一個同事也說道,“我們家小孩,每次罵他啊之后,情緒都很低落,但要是能 變著法的鼓勵幾句,后面做事的興頭就很很高?!?/p>
“嗯,你真厲害,我們都沒想到的,你居然都想到了?!?/strong> “大膽去做吧,做錯了沒關系,重要的是你認真做了!” “我喜歡你的笑的樣子,感覺對自己要有信心哦!” “你真夠能干的!想的到用最簡單的方法解這道難題?!?/strong> “不舒服時說出來就會好點,我很能體諒你現(xiàn)在的心情,我會幫你分析的?!?/strong> “想哭就哭出來吧,哭完后你會比以前更堅強的?!?/strong> “你已經很努力了,再堅持一會兒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你先仔細思考一會兒,不要急于回答我的問題。” “你真有禮貌,我們都應該向你學習?!?/strong> “這個問題我們都不懂,但我們可以一起查資料?!?/strong> “再做一次,看看結果有什么不同?” “大家都喜歡你,也喜歡聽你講的故事?!?/strong> “小兔子很可憐,需要你照顧它?!?/strong> “孩子,你真懂事,幫媽媽做了不少家務。” “孩子,加油吧,你一定行!”
“假不假的,倒關系不大,只要對孩子好就行了?!彼环獾幕亓艘痪?。 我贊同這句話。作為老師,作為家長,大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教了這么多年的書,碰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但不管什么樣的學生,夸獎、鼓勵總比“巴掌”管用。 比起老師,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他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父母的贊賞。所以,家長與其羨慕“xx家的誰誰誰,又考了多少分?又拿了什么比賽的冠軍,”還不如把口水省下來,多鼓勵鼓勵自家的小孩兒。久而久之,慢慢的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也會變成人人稱羨的“人家的小孩?!?/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