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的大教育理論,給我們的啟示是:教育與生活本來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脫離教育的生活是不智慧的,脫離了生活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即生活”,我以為應該包含這兩層意思:第一,教育的內容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我們的教育內容就有多廣;第二,教育的形式就是生活的形式,不拘泥于課堂,不拘泥于書本。還“教育即生活”以本來面目,讓我們的孩子快樂地學習、多彩地學習、自由地學習,然后做一個自我實現的人。杜威指出,最好的教師明白思維是產生于問題解決的過程之中的,要經歷五個必要的步驟:第一步,要有一個真實的經驗情境;第二步,從這個情境里產生一個問題;第三步,通過觀察等心智活動,搜集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各種假設;第四步,推斷哪一種假設能解決問題;第五步,用行動檢驗假設。與思維的五步相對應,最好的教師在教學時,往往不急于把知識塞給學生,而是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場景和生活經驗,引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使他們帶著疑問來學習,這種疑問是發(fā)自學生內心的,而不是為了應付教師的要求的。今天,也許我們還無法完全實踐大師的睿智理念,但我們可以靠近教育的規(guī)律、本質,應該讓教育中有生活,更應該讓生活中有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