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溥(1372—1446)是明朝有名的政治家。他以有雅操、質直廉靜出名,很受人敬仰。特別是他教育兒子不慕權貴的事,更為后人稱道。明宣宗時,楊溥在朝廷任宰輔。 一天,他的兒子從家鄉(xiāng)來京城看望他。他問兒子:“你從家鄉(xiāng)到京城,一路上可曾聽說哪個令守賢明?” 兒子答道:“我經過江陵來到這里,看見江陵的縣令范理就很不賢明?!睏钿哂謫?“江陵的縣令怎么不賢明?”兒子氣沖沖地說:“我是堂堂宰輔的兒子,可他對我的招待實在太簡慢了。”楊溥又問:“怎么個簡慢法?”兒子把情況詳細說了一遍,然后道:“我遇到過好多縣令,人家對我都是十分慕雅,可他……” 楊溥聽后,心想:不少身居要位的人,常常以下級能否對自己殷勤趨奉,決定對他們的親疏,并憑借這些吹捧來增長自己的威風。他們的子弟,往往借助父兄的勢力到處為非作歹、橫行霸道,而他們卻喜歡聽信這些子弟的話,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耳目。這樣怎么能治理國家,為百姓做事呢?于是,他對兒子的錯誤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他說:“江陵縣令把宰輔的兒子視為一般百姓的兒子,這正是他的賢明之處,你怎么能責怪他呢?我看,問題還是你的心思不正。往后,消一消官氣才是。” 后來,楊溥了解到范理確實是個很有才干的人。他為官清廉,很受百姓愛戴。于是,他親自提拔他做了德州府知府,不久,又讓他做了貴川左布政使。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張衡 一個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馮雪峰 大丈夫行為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晉書》 人應當同正直、快樂結交。 ——司馬脫 真誠是處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懷特利 處已、事上、臨下,皆當以誠為主。 ——薛敬軒 奉承是一枚依靠我們的虛榮才得以流通的偽幣。 ——拉羅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