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結(jié)婚之后,她一直都在默默地為家庭付出,丈夫和兩個孩子就是她生活的中心,甚至是她人生的一切。即使條件允許,她也舍不得把錢花在自己的打扮上。
她這般無私奉獻了幾年,丈夫仍然出軌了,這讓她覺得十分傷心。她祥林嫂似的逢人就傾訴,卻不知道自己哪里出錯了。而她的丈夫說:“我需要的并不是一個老媽子式的女人,她把所有的精神人格都活在我身上時,讓我覺得很累?!?/p>
還有一對朋友圈里公認的模范夫妻,經(jīng)常結(jié)伴旅游,促膝長談。兩人分工明確、待遇平等,一人做飯,另一人洗碗;一人買衣服的時候,也會給另一人買個同等價格的包包。彼此都有自己的愛好,一人不在的時候,另一人也不會覺得太空虛。他們出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時候,經(jīng)常是神采飛揚,沒有那種常見的過度付出而產(chǎn)生的怨氣,彼此之間倒是有一種老友式的親切和溫情。
是的,在這個年代,當(dāng)每個人的自我意識都在增強的時候,那種一味地付出已經(jīng)不再適合這個社會的發(fā)展了。
上一代那種完全依附型和忍耐型的愛,這一代人已經(jīng)很不適應(yīng)。因為那樣控制和期待交織的感覺,常常會讓人覺得負擔(dān)很重。人要懂得留一點愛給自己,減少那種隱含壓力的期待感,對方才會感到安然。
一個人無底限的忍讓常常會產(chǎn)生大量的怨氣,因為很多人忍讓的潛臺詞便是“我對你付出了這么多,我對你這樣好,我比你們都高尚”……他們常??释眠@種退讓來證明自己愛得比對方多,比對方深刻,可是卻常常忘了,只有一個人的愛永遠難以為繼,因為愛是需要兩個人互動才能完成的事情。不對等的愛情關(guān)系是一種折磨,是一種一觸即發(fā)的傷害,雙方都不會快樂。
女人們陷入愛情之中時,常常對對方有著過度的期待和幻想,還喜歡一味地用忍讓來證明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會比自己更愛這個男人,若是沒有得到同等的證明,她們就會覺得萬分痛苦。這是一種不安的心態(tài),是一種在潛意識之中期待對方也能這樣對待自己的心態(tài),正是這種心態(tài)讓男人越來越不適應(yīng),最終形成了一場追逐與逃離的惡性循環(huán)。
電影《前目的地》之中不斷輪回的時間悖論,雖然是一種懸疑的表述過程,但是卻告訴了我們一個最淺顯的道理: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著自戀的情緒,只有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需求,也只有自己才能最終滿足自己。
一個不懂得如何愛自己的人,永遠無法在對方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
懂得努力,也是一種能力
武俠劇中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那些學(xué)藝、讀書及修煉武功的部分,總是被一筆帶過。屏幕上打出一個“×年后”,劇情就完成了跳轉(zhuǎn),主人公此時已經(jīng)學(xué)成了絕世神功,可以單槍匹馬地闖蕩江湖了。
朋友說,大概學(xué)習(xí)的部分很枯燥吧?因為沒有人愛看主角刻苦努力的過程,大家只愛看他學(xué)成之后揚名立萬的精彩。
其實,這個被忽略掉的過程才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
每個人都渴望走向成功的頂點,但是很少有人喜歡枯燥無味的過程,只有少數(shù)人克服了這個心態(tài),在百轉(zhuǎn)千回中走向了人生的巔峰。
有個朋友報名參加會計考試,每當(dāng)我提醒她復(fù)習(xí)的時候,她都會告訴我:“網(wǎng)上說了,這個考試非常簡單,基本上都是選擇題,我只需要考前粗略看一遍就行了?!?/p>
但據(jù)我所知,她的記憶力遠遠沒有達到這種水準。
成績出來之后,不出所料,她沒有通過她口中的那個“非常簡單”的會計考試。
重考的時候,我還是經(jīng)常提醒她復(fù)習(xí),她總說:“反正我考過一次,對題目也有一定的了解,我考前再復(fù)習(xí)吧!”平時,她有時間看電影,玩網(wǎng)游,和別人閑聊,但就是分不出一點點時間來學(xué)習(xí),所以第二次考試,她還是沒能通過。
我問她:“你知道你和那些牛人的區(qū)別在哪里嗎?”
她這一回倒是老老實實說:“他們比我更努力?!?/p>
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辛?xí)r光,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只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卻沒看見他們背后的付出。在很多人笑話別人是“書呆子”的時候,卻沒看到他們持之以恒的毅力、強大的自制力和對時間的規(guī)劃能力。
有天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那些比你有天賦的人,往往還比你努力,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努力,意味著需要放棄一些安逸,放棄一些小樂趣,但在這個過程中能獲得更大的樂趣;努力,是不甘寂寞的野心,出于證明自己的驅(qū)使。懂得并且能夠努力,也是一種超強的能力。
只有不斷努力,才能享受到完成任務(wù)的欣喜若狂,才能感覺到超越自己甚至別人的快感,才能真正擁抱夢想。就像那句話說的:怕吃苦,吃苦一輩子,不怕苦,吃苦半輩子。
誰說的?桀驁不馴的李敖。
來源: 大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