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去鍛煉,總會看見一個身高不到1.5米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的老大娘在紅星路與漢安大道交匯處,用綁著塑料條的叉頭掃把(掃帚)在掃副車道及人行道上的落葉、垃圾。
不論是過去了的炎炎夏日,還是眼下綿綿秋雨,都是帶著頂草帽,半彎著邀,吃力地一下一下將煙頭、落葉、泥土、石渣等,掃成無數(shù)的小堆,然后再把它們集中裝在一個小推車里。
夏天,汗水濕透衣背;雨天雨水澆透衣背。他們每天就這樣風里來,雨里去。我曾多次想去問問這老人家,但她都在忙著,不好打擾。今天早上鍛煉轉(zhuǎn)來,見她站在小推車旁邊,我索性走上前去和她閑拉了幾句:
老人家,你們這樣掃,有沒得節(jié)假日?
“沒-----得,一年365天,每天上下午都要掃”。老人家微微笑著對我說。
那你們有沒得加班費或在節(jié)假日拿雙工資?我又問。
“沒得”。她把“沒"字拖得很長,臉上流露出一種既羨慕又多少帶點埋怨的神情。
接著她又用手指著那邊(萬晟城方向)有20到40 ,我們一分都沒得”。
老人家,你都怕70高壽了,我關(guān)切地問道。
“沒得”,
“還差點'。這一次,她把”沒“說得很快,也很坎切。
有2000塊錢一個月沒得?
“差得遠”!
這活路還是多辛苦哈。
"哎呀也沒得啥子,當于你們鍛煉身體樣".,老人家笑呵呵地輕松說著。
您就是這里修高鐵占了地的農(nóng)民嗎?
“不是得,我是郭北的(東興區(qū)的一個鎮(zhèn),離內(nèi)江市還較遠)”。
老人家在說這話時,斜著頭,略帶點神秘與自豪。
她見我有點皺眉頭,馬上說:
“他們(指他的兒子)在這城里打工,人托人(得到了這份掃公路的差事)”。
哦,還來得不容易,我對她笑著說。
見綠燈再次亮起,我對老人家說,不打擾你了,你忙吧。 沒想到,老人家居然很高興地對我說:“哎呀,謝謝你哦”!
我轉(zhuǎn)身搖搖手,朝小區(qū)走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就這么簡簡單單地詢問了幾句,她卻這么激動與感激,我心里酸酸的......
這些環(huán)衛(wèi)工,起得比雞早,干的比驢累,卻拿著微薄的可憐的收入。然而就是這么一點點,還要找關(guān)系,人托人,才能得到這份差事。真是太不容易了。想起昨天看到有關(guān)美國的一條新聞,他們那里的清潔工的收入比飛行員還高(不是普遍的州都是如此),我真是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我們國家為什么不可以對這些起早摸黑的環(huán)衛(wèi)工給好一點的待遇呢?如果這做不到,給他們發(fā)一件頭傘(沒有把的傘)、一件雨衣也要不了多少錢呀。這也多多少少表示表示政府對他們的人文關(guān)懷呀。
當政者呀,如果是你的母親六七十歲,頭發(fā)花白還在干這活,你會怎么對待呢(當然他們的母親因有他這樣的好兒子,榮華富貴都享不完,還會來干這在一般人認為丟臉的事)?
一個國家,對勞動,特別是對重體力勞動的人缺少重視與關(guān)愛,至少可以說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是很低的,人文精神也是很差的。
我把這些年老體衰的環(huán)衛(wèi)工與街頭到處像幽靈似的那些個年紀輕輕的城管相比較,覺得這些個城管真是不該要,至少應該大大地減少。他們大多時間抽張凳子,坐在某個店面門外,拿著個手機或玩游戲,或看電影。要不,就是坐著執(zhí)法車,這里一下,那里一趟。當某處有在他們看來是違規(guī)的人事時,便一窩蜂地開著車,幾十個人圍了攏來。
就在今年 上半年,在我們小區(qū)1號門(正大門)的場地上,有兩三個農(nóng)民在建行邊賣點晚菜,方便下班的人。這下可惹惱了他們,連續(xù)幾天,幾十個人圍著攤主,兇神惡煞,有的撿菜,有的推車。要不是攤主說軟話求情。他們就會連菜帶車一起“拖”走。
這些人,穿著制服,代表著政府,耀武揚威。對他們能夠欺負的人,那可真是沒得說的。然他們無法欺負的人,卻睜只眼,閉只眼。同是在我們小區(qū)1號門原來賣菜的地方擺起了食品、燒烤、水果攤,他們再也不過問了。偌大的一個壩子,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車子,連過路都困難,他們不過問了。在我們2號門外,居然搭起像住家的涼棚賣水果,他們在很兇地過問了幾回,拿不下,也就長久地“住下了”。這些人中,有正式職工,或許也有“協(xié)警”,他們都身著制服,估計應該是招聘的,他們的待遇肯定與那些懷衛(wèi)工不可相提并論。
他們成天幽齋悠哉,政府真是不長眼睛。不過這些部門,不是隨便哪個都可以進的。因為納稅人的錢,他們掌握著。
這,你懂的??纯蛡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