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談到作為點法的用筆.這里再來介紹一下苦點的種類和用法。 苔點固形而異,有數(shù)十種之多。清代鄭績曾介紹點的用途,"其意或作石上鮮苔,或作坡間蔓草,或作樹中薛夢,或作山頂小樹,概其名日苔點。"'(見《夢幻居畫學(xué)簡明》),其定義是很確切的。這里主要是介紛表示葉、草、花等非雙勻的各類苔點,按照前人所總結(jié)過的程式,對各種形狀的點,加以區(qū)分和歸類,列成以下苔點名稱表:
類別
|
苔點名稱
|
直點類
|
直垂藤點 破筆點 垂葉點 尖頭點
|
橫點類
|
平頭點 仰頭點 垂頭點 橫垂藤點
|
圓點類
|
大混點 小混點 柏葉點(胡椒點) 梧桐點
|
斜點類
|
梅花點 鼠足點 菊花點 椿葉點 聚散椿點 藻絲點
|
弧線點類
|
個字點(個字點雙勾點)介字點(疏竹、杉葉點)松葉點(刺松點、攢三點 攢三聚五點 仰葉點)
|
上表僅就其點狀分類的,這種分類可便于初學(xué)者進行識別?!督孀訄@畫傳》中曾說"點法雖不同,然隨筆所至,于無意中相似者,亦復(fù)不少"。所以不論其為圓點、斜點,近似相混之處是難免的,無法作出截然之劃分。 作為樹葉而畫的苦點,首先要辨明所畫的樹科是什么,才好根據(jù)其樹科點綴出樹頭的外型,只有時狀和樹冠都一致了,才可以畫出某一樹科之特征來。所以葉的聚散畫法,要本千樹科結(jié)構(gòu),不宜散亂,才可表現(xiàn)出樹的品種。 其次所畫之季節(jié),亦和選定樹種,使用夾葉當(dāng)否有關(guān)。梁元帝描述樹木和葉子的四季特征,"春英者葉細(xì)雨花繁也,夏蔭者葉密而茂盛也,秋毛者時疏而一零亂也,冬骨青葉枯而枝槁也"。象桃李之點綴春色,梧桐、槐樹適于更熱,楓樹、柿樹表現(xiàn)秋光,寒梅、柏樹多在寒冬。在一般山水畫中的樹葉和山石匕的苦點,多是概念、性的圓點,而少用專指某種樹科或某種花草之苔點。 直點類 直點類用以表現(xiàn)遠(yuǎn)視覺的蔓藤,竹葉或蘆葦,收筆時微露鋒尖。破筆的畫法多用于寫意性的樹葉,略呈釘頭形狀,用破筆側(cè)鋒畫出,參用搶鋒,不宜于拘板。 直線點中還有兩種,一是垂葉點,可表現(xiàn)遠(yuǎn)視覺的樹葉,二是尖頭點,可表現(xiàn)山石土坡上的雜草。 橫點類 橫點類約有下列幾種,平頭點和仰頭點,可用于畫籠統(tǒng)之松針,用筆要按冠形狀,逐次布置;垂頭點在起筆收筆處,稍為下坡,以表現(xiàn)杉樹之形狀;橫垂直點一般直接點在藤枝上。
圓點斜點類 圓缺是畫苔點最主要之點法,也有數(shù)種。大混點用于表現(xiàn)成片的秋葉;小混點可表現(xiàn)稀疏處的散葉,紫荊一類的混點葉;柏樹點用零星小點組成柏樹遠(yuǎn)景的葉狀。 胡椒點為各樹兼用之概念、點,可點出圓筆中帶有芒刺之狀。點之間當(dāng)有組合連接,可用之表現(xiàn)樟、槐、柏樹的樹冠;梧桐點可用于梧桐,點時或三或四的聚合,葉狀大于胡椒;梅花點數(shù)點都宜拱向中心鼠足點可畫格村的樹葉,宜用斜筆點出。 斜點類有菊花點,可畫成圓形微尖;椿葉點光畫枝便,然后點成現(xiàn)狀之復(fù)葉,宜左右分拂,與介率點的筆法不可混同,聚散椿葉點和藻絲點屬于此類。
弧線點類 弧線點類為數(shù)最多,按其形狀,又可歸納為三類。 1、 個字點類, 個字雙勾點屬于此類 2、 介字點類 疏竹杉葉點屬于此類 3、 松葉點類 刺松點 攢三點、攢三聚五點、仰葉點俱屬此類 介字點與個字點在用量上僅次于圓點類。在用筆上均略帶弧形,用以表現(xiàn)南方的木棉、荔枝、龍眼之類的葉子。松時點呈半圓形弧線,主要用于畫松針,象唐代韓幌《文苑圖》中的松樹,即屬這種畫法。在京照及許多古代院體畫中,多使用圓球放射狀的松針,根根松針內(nèi)向一個圓心,現(xiàn)在花鳥畫中還多使用球狀松針的。
屬于聚合狀的有攢三點、攢三聚五點。二者形狀相近,攢三點和攢三聚五點的區(qū)別,在于攢三點以三點組合交互市緊,攢三聚五點可以或三或五的組會再交互布置。 個字、介字的點,都畫成下垂?fàn)?。松葉點作上仰。筆狀微曲,無論上仰或下垂之葉,都不宜畫得過直。 清代龔賢總結(jié)樹葉的苔點畫法時說:"一樹一葉,葉子不可雷同"是指要按不同樹種畫時.不能一概作成點狀。每個畫家畫葉的手法,也多有不同,象龔賢把樹葉概括為以下六種畫葉法: 1.圓點子葉 2.扁點子葉 3.半菊頭葉 4.松針葉 5.松針向左、右式及下垂葉 6.月牙枝葉

|

<<宋 巨然 山居
|
夾葉
夾葉比起苔點來說,苔點只是一種概括的描寫。夾葉的畫法(龔賢稱為樹葉),就要細(xì)致的勾摹出葉子比較具體一些形狀,然后填上色彩。如楓葉可填以丹砂,春夏可填草綠或石綠,色調(diào)應(yīng)適應(yīng)季節(jié)之要求,在權(quán)頭布葉時,應(yīng)按樹科之不同,其分布形狀也互不相同,最有特點的是松葉與柳葉,與其它樹葉是迥然不同的。山水及人物畫中的苔點,有絕大部分用墨點出,用以表現(xiàn)不同形狀的花草和樹葉,但其中也失水要用一些雙勾的夾葉,特別是工筆賦色的畫。利用夾葉填色的方法,和工筆畫比較和諧一致。 夾葉點是把單時點的形狀加以雙句而成.如梅花點、渾圓點、個字點、介字點、胡椒點、梧桐點多.都依單葉形狀以句后填色。(也訂的不慎色.只用顏色復(fù)勾一下)一般春夏季的樹葉.多以草綠色打底后,上復(fù)一遍石綠或石行。秋樹或染儲黃,或墳胭指楓樹葉填殊砂花卉則應(yīng)按不同花的科目散染_大葉中的獨特形狀也計產(chǎn)點中所沒有的同案式樣、如三角狀、鋸齒狀等等,可能是由并列起來的丁頭點脫化而出的。 夾葉是構(gòu)成中門畫特色的一個部分,是前人慨括出許多畫葉的程式畫法?,F(xiàn)根據(jù)不同的形狀,整 理出九種.并按照《芥子園畫傳》上的填色方法,填以適當(dāng)?shù)念伾>欧N火葉的名種如下; 1.介字和個字夾葉 2.楓葉及齒狀夾葉 3.梧桐夾葉4.槐葉形夾葉 5.柿葉形夾葉6.婆羅春夾葉 7.國菊半圓菊夾葉8.杏葉形大葉9.梅花形夾葉 其中堅說明消,象楓葉和齒狀夾葉,其畫法一種是以上仰或下垂的三角形表示;另一種以鋸齒表示,在明代畫家藍玻的作品中,這樣的夾葉常常使用。填色多用紅色,如朱砂、朱源、胭脂、赭石均可;除了尖齒狀者外,有一些圓齒狀的夾葉,填色可按樹種之特點。 梧桐夾葉,和花卉畫不同,一般很少畫出葉脈,何的填石綠,有的填石青。桐葉葉片最大,近代 公園馬路,廣植法國的梧桐,其葉略小平梧桐,畫法可相同。 愧葉形的夾葉,包括椿葉、偷葉等都屬于此類,因葉片不久,亦可成片的通染。柿狀夾葉,一般果樹多用,深秋經(jīng)霜見紅,填色與楓葉同。婆羅門椿、栗樹等夾葉,畜草綠石綠均可,或背后反襯石綠,也可'上半葉淺紅,下半時變淺綠。圓菊、半圓菊形央葉,填石綠石青均可,此葉多用于仕女圖中的補景.山水中用勾勒之夾葉,不可板滯。 杏葉形夾葉,多數(shù)圓形,尾部微尖,梅、杏二種夾葉略同,開花時不宜點葉,因花后始逐漸生葉,填草綠,秋季填儲色。梅花形夾葉,實際是胡椒點的雙勾,山水畫家常愛置于樹叢中夾眾畫出,《龔半千課徒畫稿》中載此圖例,但《芥子園畫傳》不列,增補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