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羅紗錦ancistrocactus uncinatus) 仙人掌科短鉤玉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長球形,高20厘米,淡綠色,棱13。刺座具黃色短綿毛,刺強大,上向者直射,下向者都有鉤,其中最長的一根長9厘米,刺的上半段黃色,下半段紫紅色?;ㄩL2.5厘米,褐紫色。 羅紗錦的刺和花色都很別致,觀賞性好。但自根栽培困難,宜用量天尺嫁接后栽培。
2.鼠尾掌(Aporocactus flagelliformis) 鼠尾掌屬的代表種,又名金紐。系附生類型的種類,產(chǎn)于墨西哥南部熱帶雨林及其邊緣地帶。莖細(xì)長、圓形,長l~2米,下垂。棱8~13。刺10—20,初紅后褐?;ㄩL10厘米,稍呈兩側(cè)對稱,洋紅色。晝開夜閉,可持續(xù)一周以上。 這是一種適合溫室布置的花卉,栽培得當(dāng)時每株至少開花數(shù)十朵,吊掛栽培十分美麗。栽培宜用肥沃疏松的土壤,要求一定的空氣濕度,冬季要求陽光充足,入冬前要施肥。本種極易受紅蜘蛛危害,被害的植株開花稀少,刺脫落。
3.龍舌蘭牡丹(Ariocarpus agavoides) 巖牡丹屬植物。瀕危種之一。產(chǎn)于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單生,具肉質(zhì)根,在原產(chǎn)地,地下部分超過地上部分很多倍。莖扁平,直徑5—8厘米,由細(xì)長三角形的疣突組成,疣突長4厘米、寬0.6厘米,表皮起初深綠后灰綠,有很厚的角質(zhì)層。刺座著生在疣突頂尖下方l厘米處,具很厚的短綿毛,起初有1—3根淺黃刺,長僅0.3—0.5厘米,不久脫落?;ㄧ姞睿倒寮t色。果實棍棒狀,紅色。 本種株形奇特,酷似小型龍舌蘭,但開花大而美,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栽培可用較深的盆,盆底多放排水物,培養(yǎng)土顆粒要均勻并除去微塵。光線太強,生長遲緩,疣突表皮皺縮,光照過弱,疣突會過于細(xì)長,從而破壞株形。繁殖可用播種法,實生苗連同子葉嫁接后,底部會形成無疣突的膨大莖基,切頂后從這莖基處會群出仔球。
4.龜甲牡丹(Ariocarpus fissuratus) 巖牡丹屬植物。瀕危種之一。產(chǎn)于美國得克薩斯州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單生或基部孳生仔球,呈墊狀生長。莖10—15厘米長,頂部扁平被濃厚的白毛。疣突短三角形,厚實堅硬,上表面灰綠色有縱裂的溝,中間的溝內(nèi)具短綿毛延伸到龐腋部。刺座位于疣尖下,無刺?;斏姞?,3.5—4厘米長,深粉紅色。果實橢圓形,綠色。 本種生長緩慢,有“活的石頭”之稱。體內(nèi)含多種生物堿,有麻醉作用。栽培宜用深盆,冬季要保持盆土干燥。
5.星球(astrophytum asterias) 又名兜。星球?qū)俚拇矸N。瀕危種之一。產(chǎn)于美國和墨西哥。初為球形,后成扁圓球形乃至圓盤狀,高5.5厘米,直徑10厘米,表皮灰綠色有光澤,散布著叢卷毛,俗稱星。通常8棱,稀6—10棱,棱直而整齊,棱脊渾圓?;?厘米長,漏斗狀,黃色花喉紅色。果成熟時基部開裂,種子帽形,黑色或紅黑色。 本種株形小巧,病蟲害少,開花勤,是家庭栽培的理想種類。要求排水良好又肥沃的培養(yǎng)土,如在培養(yǎng)土中加點石灰質(zhì)材料可防止表皮起褐斑。宜用淺盆栽植,自根苗栽培容易。但嫁接在量天尺上,則可提早開花,如欲快速繁殖或進行雜交,則嫁接還是有必要的。本種栽培普遍,但株形標(biāo)準(zhǔn)的很少,因而造成原產(chǎn)地野生球被采掘過度,目前不得不進行保護。
6.鸞風(fēng)玉(Astrophytum myriostigma) 星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墨西哥高原中部。植株呈柱狀,最高可達60厘米。通常5棱,但有3—8棱的變化,棱直,棱脊三角狀,表皮密被白色叢卷毛。刺座上有褐色短綿毛,但無刺?;?—6厘米大,淡黃色,有絲綢般光澤,花喉處通常無異色。 本種株形呈棱臺狀,具幾何對稱美,莊重典雅,宜作室內(nèi)擺設(shè)。栽培宜自根栽培,除了無星點的園藝變種外,光線要充足。在長期栽培中產(chǎn)生了許多優(yōu)良的園藝種,如四角鸞風(fēng)玉、碧方玉、三角駕風(fēng)玉、碧琉璃三角鸞鳳玉、恩原鸞鳳玉、龜甲鸞鳳玉等。
7.皺棱球(Aztekium ritteri) 又名花籠。產(chǎn)于墨西哥。植株具肉質(zhì)根,小型扁球狀,基部易孳生仔球。9—11棱,棱和棱中間有狹的副棱,副棱上無刺座。花頂生,鐘狀,僅1厘米大,白色稍帶粉紅。小漿果紅色。 本種形狀和色澤均像一種阿茲臺克人的石雕工藝品,生長緩慢,繁殖不易,是舉世公認(rèn)的瀕危種類。 栽培上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可用3份粗砂、l份腐葉土、l份陳灰墻屑混合配制。澆水時不要從頂部淋水。性喜陽光但有時為了使仔球迅速長大,也可短期遮蔭。播種繁殖因種子細(xì)小,一定要十分耐心。
8.青銅龍(Browningia candelaris) 群蛇柱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植株總的高度可達6米,分為兩個不同的部分。下面是一段高4米、粗0.5米的主干,主干上密生尖銳的刺,刺褐色,長6—15厘米。主于頂部簇生著許多幾乎無刺的粗大分枝,分枝不是垂直向上而是橫伸或下垂,在空中婉蜒盤旋,好似群蛇狂舞?;ㄖ跓o刺的分枝上,長12厘米,白色。果實橢圓形,長7厘米,肉質(zhì)很厚,有香味,可食用。 本種在南美原產(chǎn)的柱狀種類中最為壯觀,可與北美原產(chǎn)的巨人柱媲美,是大型展覽溫室布置景觀的好材料。 栽培用土可用粗砂和腐葉土等份混合。盆栽時宜用大而深的盆,地栽時土層要厚。冬季維持5℃以上。
9.松露玉(Blossfeldia liliputana) 松露玉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阿根廷北部山區(qū)。株形極小,最多不超過1.6厘米,莖扁平、因盤狀,灰綠色,易出仔球,形成叢生株,肉質(zhì)根粗長。不分棱也無疣狀突起,刺座不規(guī)則地螺旋形排列,無刺,只有白色絨毛?;ㄖ陧敳棵珔仓校挥?.5厘米大,淡黃色,果實圓形,0.5厘米大。 本種在仙人掌科中株形最小,是珍奇的代表性種類,國內(nèi)目前非常稀少。 本種生長期短促,在20—25℃時有少量生長,其余時間都在休眠,株形萎縮。栽培宜半陰條件,生長期可從頂部淋水,高溫期要注意通風(fēng)和防治紅蜘蛛。自根栽培時不宜過多翻盆。
10.巨人柱(Carnegia gigantea) 巨人柱屬植物,一屬一種。產(chǎn)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等地,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州花。 本種以挺拔高大著稱,其垂直的主干高15米、粗35—65厘米。棱12—30。老株在中上部能出分枝,呈燈臺狀。表皮深綠色。刺座排列密,周刺12—16,長1—2厘米;中刺6,長7厘米?;ㄖ种敹?,開花部位的刺座上刺明顯地變細(xì)?;┒窢钪羚姞?,白色,長10一12厘米,從半夜開到次日下午。果長圓形,綠色,頂端紅色,肉質(zhì)堅硬,可食用。 巨人柱是仙人掌家族中代表性種類之一,是大型溫室布置的理想材料。喜陽光充足和通風(fēng)良好,最好在溫室地栽但不宜密植。 本種初期生長極為緩慢,30年才能長至1米高,50年后才能見到分枝。通常只能用播種繁殖,出苗很容易,成苗率也高。
11.翁柱(Cephalocereus senilis) 翁柱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墨西哥西北部伊達戈州。當(dāng)?shù)睾0胃?,陽光強烈。其莖圓柱狀,高15米、粗30—40厘米,分枝僅在基部長出,除非莖被折斷,否則不會在莖中間分枝。棱20—30,棱脊很低。刺座密集,密生6—12厘米長的剛毛,剛毛稍彎曲,大體上下披,在原產(chǎn)地莖頂部的剛毛可長達30厘米,在剛毛中間另有幾根灰白色短刺。到達開花年齡后在莖上端一側(cè)出現(xiàn)花座,花著生花座上,長5厘米,深粉紅色,夜晚開放。 栽培上要求溫暖和陽光充足,特別要求短波光和紫外線充足。 澆水時要絕對避免從頂部淋水。自根栽培時初期要有耐心,澆水不可過多也不必施肥,待長至30厘米高后生長顯著加快。
12.有力柱(Cereus validus) 天輪柱屬。產(chǎn)于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北部高山區(qū)。灌木狀株形,高2米,成年株基部出分枝5—8,新生部表面藍綠色,棱4—8。刺座排列稀,周刺5,長2厘米;中刺1(稀2—3),長可達16厘米,刺均為草黃色。花白色,花瓣外側(cè)帶紅色。果紅色。 本種株型中等,刺非常突出,溫室布置可在高大的柱狀種類附近作為陪襯。也可以作大型球類的砧木。栽培要求不高,在我國南方可露地栽培。
13.蛇形柱(Cleistocactus anguinus) 管花柱屬植物。產(chǎn)于巴拉圭。有很細(xì)的柱狀莖,分枝極多,莖匍匐或下垂,粗僅2厘米。棱10—11,很低。周刺22,中刺2,黃色和褐色。花長7.5厘米,花筒呈S形,花冠不整齊,橘紅色,雄蕊伸出花冠之外。 本種習(xí)性強健,花形和花色都很別致。在溫室中,適宜布置在巖石邊。栽培時可用肥沃而稍帶粘性的土壤,性喜陽光。繁殖容易,扦插極易生根。
14.逆鱗球(Copiapoa haseltoniana) 龍爪球?qū)?,產(chǎn)于智利北部沙漠。單生或群生,表皮起初淡褐綠色后灰色,并有無數(shù)硅質(zhì)細(xì)胞組成的小突起,看起來就像某些昆蟲的甲殼。球體直徑10—13厘米,高15厘米。刺座圓形,很大,附褐色短綿毛,刺4—6,長1.5—3厘米,針狀,黃褐色?;ɡ儆泻艽蟮镊[片,鱗片邊緣紅色,當(dāng)花蕾在球體頂部濃密的綿毛中露出時,是該種最美麗的時候?;S色,花徑5—6厘米。 逆鱗球和龍爪球?qū)偎蟹N類一樣,是一個生長在特殊生境條件下的種類,栽培該屬種類在生態(tài)上有很大的意義。栽培要求柔和而豐富的光線,培養(yǎng)土要求富含石灰質(zhì)。本種嫁接在量天尺上生長良好,開花絡(luò)繹不絕。
15.黑象球(Coryphantha maiz-tablasensis) 頂花球?qū)佟.a(chǎn)于墨西哥圣路易波托西州。株形較小,扁球形,高3厘米,直徑5.5厘米,老株易群生。表皮深綠色,疣狀突起l厘米長,頂端渾圓,上部中間有溝。周刺4—7,直噸,長1.2厘米,灰色,尖端黑色;元中刺?;ǖS色,4厘米大,開于頂端。本種極易遭紅蜘蛛和介殼蟲危害。喜陽光充足但要保持較大的空氣濕度。培養(yǎng)土中最好混些呋喃丹顆粒。農(nóng)早春可噴一次樂果混敵敵畏藥劑,以預(yù)防介殼蟲。
16.茜球(Denmoza rhodacantha) 緋筒球?qū)僦参铩.a(chǎn)于阿根廷門多薩省。單生,初球形后圓筒形,高30—60厘米,直徑10—16厘米,表皮暗綠色,棱1;一20。刺座較大,有灰色短綿毛,周刺8—10,長3厘米,粗針狀,新刺茜紅色;中刺1,向1:,尖端內(nèi)彎?;斏?,細(xì)長的花筒7理米長,花瓣很細(xì),紅色。 緋簡球?qū)僦挥?種,共同的特點是新刺都很美,在栽培中另有黃色斑錦品種,觀賞性更強,是愛好者熱衷收集栽培的對象。習(xí)性強健,病蟲害少,喜陽光和通風(fēng)。
17.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 金琥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墨西哥中部和西北部。球形,株形大,直徑0.8米、高1.3米,但大多數(shù)植株呈扁圓或正圓形。球體頂部密生黃色短綿毛,棱21—37,直棱,非常整齊。刺座密集,金黃色,硬刺針狀,長3—5厘米。鐘狀花著生在頂部絨毛中,花筒有很長的尖鱗片,花瓣黃色,花期很短。 金琥是球形仙人掌類最有代表性的種類,株形端圓、金刺燦爛,布置廳堂非常壯觀。也是大型花展中最引入注目的展品之一,無論植物園和愛好者的收集中都不可缺少。 栽培可用肥沃而富含石灰質(zhì)的沙壤土,要求陽光充足,但夏季溫室中溫度過高時也必須稍加遮蔭。春秋兩季是本種的生長快速期,宜適當(dāng)追肥。冬季如能保持較高溫度也能適度生長,當(dāng)溫度過低時,如盆土干燥不一定會凍死但會出現(xiàn)難看的黃斑。宜每年翻盆換土一次,并要修根。 在長期栽培中產(chǎn)生了幾個變種,如裸琥:幾乎無刺,球體堅硬生長慢??翊探痃捍虖澢^賞性很強,但易老化。目前還有球體黃色的斑錦品種,但色彩無反差,雖然稀有,觀賞性并不像其他斑錦品種那樣高。
18.廣刺球(Echinocactus platyacanthus) 金琥屬植物。原產(chǎn)墨西哥中部和北部。球體大50厘米,表皮藍綠色至灰綠色,棱21—24,棱直而整齊。刺座縱向長圓形,幾乎一個連著一個,周刺4,很細(xì)小,中刺3—4,十字錯開排列,很強大,刺黃褐色?;◤捻敳烤d毛層中開出,數(shù)量很多,漏斗形,3.5厘米大,黃色具絲狀光澤。只有在全陽光下才能開足。果實長圓形或近棍棒形,長3—5厘米。 本種球形大,表皮顏色明快,特別是幼株時刺紅色,球體藍色,非常吸引人。 本種習(xí)性強健,較金琥更為耐寒,對光照的要求比較高。繁殖可用播種,幼苗嫁接后不久切頂易出仔球,大球切頂效果不好。據(jù)最近幾年歐美專家的意見,金琥屬中原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種類如春雷、鬼頭、巖、弁慶全部并人廣刺球,他們認(rèn)為這4種和廣刺球?qū)嶋H上是一個種,在他們著作中已經(jīng)不再列出這4種的種名和圖片。日本專家目前仍保留這4個種的名稱,他們將這4種作為廣刺球的“類型”來處理(級別比變種更低)。但在我國愛好者實際栽培中觀察,春雷和弁慶至少在小苗和中苗階段還是和廣刺球有較明顯的區(qū)別,而巖和鬼頭確實不易和廣刺球區(qū)別??傊冗@5個種在金琥屬中自成系列,栽培和繁殖都可以同樣處理。
19.大平球(Echinocactus horizonthalonius) 金琥屬植物。產(chǎn)于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單生扁球形,高25厘米,直徑30—40厘米,表皮藍綠色,頂部有少量短綿毛。低而圓的棱8—10。刺座排列稀,圓形,刺7—8,刺長3—4厘米,分別向兩邊水平狀排列,刺尖略彎曲,新刺紫紅色,老刺紫褐色,有環(huán)紋。 漏斗狀花著生在頂部,花大,花長6厘米,粉紅色,有香味。果橢圓形,紅色。 大平球株形端莊,不易老化,花大色美,是金琥屬中比較容易開花的種類。繁殖率很低,是公認(rèn)的精品。 栽培上要求排水良好、富含石灰質(zhì)的沙壤土。喜陽光充足,但盛夏期亦必須稍加遮蔭。冬季維持5℃以上,并保持盆土干燥。不要從頂部淋水,否則表皮易出黃褐斑。
20.大龍冠(Echinocactus polycephalus) 金琥屬植物。產(chǎn)地分布廣泛,以美國西南部各州為中心,向北延伸到猶他州,向南在墨西哥的索諾拉州和加利福尼亞半島都有分布。但總的數(shù)量非常稀少。植株初為球形后成圓筒形,老株易群生(種名為多頭的意思),高70厘米。棱13—21,棱緣微呈波浪形。 刺座附短綿毛,周刺10,長5厘米;中刺4,較粗,最長者達9厘米;刺都是錐狀,新刺有白粉狀細(xì)毛后脫落,基部深紅色,上端黃紅色,具環(huán)紋?;ㄩL6厘米,黃色。 大龍冠是仙人掌家族中著名的代表種之一。雖然它在原產(chǎn)地易群生,分布也廣泛,尚未列入一級保護’。但在園藝上由于其種子不易出苗,因而比很多一級保護種還要稀有得多。而且在我國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刺色很容易褪成暗淡,株形好、刺色美的標(biāo)本球更是風(fēng)毛麟角??梢哉f它和近似種龍女冠和神龍玉(霸龍玉)都代表著愛好者收集品的級別和栽培水平。 主要生長期在春夏之交,其余時間對自根栽培的植株宜保持干燥。
21.綾波(Echinocactus texensis) 金琥屬植物。本種原來單獨成一屬,稱為綾波屬或扁圓玉屬(屬名為量。Homalocephala),現(xiàn)在世界上除日本專家外都已把它并人金琥屬。產(chǎn)于美國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東南部和墨西哥北部。本種單生,扁球形,直徑30厘米、高15厘米,表皮暗綠色到灰綠色。直棱13—27,非常整齊。刺座大,排列稀,附短綿毛,周刺錐狀,6根,黃色,先端紅色;中刺l,扁平,長6.5厘米、寬0.8厘米,紫紅到暗紅色?;ㄢ彔?,大6厘米,橙紅色或粉紅色,花喉部深紅色,花瓣邊緣有纖毛呈睫毛狀。漿果紅色,大4厘米,圓形。 本種球形端莊,耐看,花瓣的睫毛狀和紅色的大果在球形仙人掌類中是兩個鮮明的特色,它是愛好者收集品中不可缺少的代表種。 習(xí)性強健,自根球采用密閉栽培法可以快速生長,推遲老化,但培養(yǎng)土要求肥沃和排水良好。生長期主要在春天和春夏之交時,酷暑期應(yīng)適當(dāng)遮蔭。冬季在盆土干燥的情況下能耐0℃低溫,但不能直接經(jīng)霜受雪。幼苗嫁接在量天尺上,生長快速但不宜長久在砧木上栽培,否則球體下部易老化。 栽培中出現(xiàn)一系列園藝變種,如①劍峰:中刺圓形,較長。②玉綾波:系4倍體植株,中刺更寬,先端呈三叉戟狀。3割刺綾波:中刺完全一分為二。④短刺綾波:刺短,花小。⑥黃刺續(xù)波:刺和花都為黃色。此外,在原產(chǎn)地有一個地域類型,即墨西哥綾波;刺和球體像神龍玉,而花和果實仍像綾波。
22.金龍(Echinocereus berlandieri) 鹿角柱屬植物。產(chǎn)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和墨西哥。低矮的柱狀仙人掌類,群生,分枝橫臥或向上斜伸,但通常不匍匐。莖6一10厘米長,直徑1.3—2.5厘米,表皮深綠色,棱5—6,螺旋狀排列。刺座突出,間隔1-1.5厘米;周刺6—8,剛毛狀,0.8—1厘米長,透明的白色或淡褐色;中刺l,長2厘米,黃褐色?;▊?cè)生,廣漏斗狀,花徑6—8厘米,深粉紅色,柱頭粗大,綠色。果倒卵形,綠色,果皮具刺。 本種栽培簡單,開花容易,是大眾化的種類,在溫室群栽布置,開花季節(jié)非常吸引入。家庭栽培也很容易見花。 宜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壤土種植,并要勤翻盆換土。除盛夏期外都要充分見光,特別是冬天要求陽光充足。繁殖時可截取壯實莖段扦插,生根很容易,隔年即開花。也可將莖公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嫁接,能很快長成群生株。鹿角柱屬種類以花大艷麗著稱,但很多種類在人工栽培中難以見花,金龍是本屬中最易開花的一種,值得推廣。
23.翁錦(Echinocereus delaetii) 鹿角柱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科阿韋拉州。植株群生,莖直立,高30厘米,直徑3.5—5厘米,直棱多而不明顯。刺座密集,周刺18—36,白色,0.8一l厘米長;中刺4—5,剛毛狀,白色,尖端微紅色,長2—3厘米?;ù?厘米,漏斗狀,淡紫色。 本種白色剛毛刺密被,形似翁柱,但毛色更為清純不易污染,莖下部不易老化?;ㄉ軇e致,花期很長,單朵花能開15天,但人工栽培中不易見花。據(jù)日本專家介紹,翁錦開花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老年株,二是要求短波光線充足,冬季能維持較高溫度。
24.三光球(Echinocereus pectinatus) 鹿角柱屬植物。原產(chǎn)墨西哥高原。單生,圓筒形,莖高15厘米,直徑6厘米,棱15—22,直棱。刺很多,呈篦齒狀排列,常常是上下刺座的刺和左右棱亡的刺都密集交叉在一起,刺白或玫瑰紅色,呈周期性交替,溫暖季節(jié)出白刺,冷涼季節(jié)出紅刺,但紅色極易褪掉。 花著生莖上側(cè)部,花托筒很粗,密被栗褐色短毛,花長6—8厘米,花徑7—8厘米甚至更大,粉紅色,花喉部色更深一些。柱頭裂片很粗,草綠色。果實球形,2.5厘米大。 本種生長迅速,栽培普及,但見花不易。可用粗大量天尺作砧木嫁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追施鴿糞或骨粉等磷肥,冬季保持稍溫暖,晴好天氣偶爾澆水,在充足的陽光下才能開花。一旦開花其美麗程度就連有幾十年栽培經(jīng)驗的愛好者也嘆為觀止。 三光球有一系列的變種和近似種,如太陽、夕陽、麗光球、相似蝦、紫金蝦等,開花都非常美麗。
25.微刺鹿角柱(Echinocereus subinermis) 又名微刺蝦。鹿角柱屬植物。原產(chǎn)墨西哥奇瓦瓦州。單生,初球狀后圓筒狀,高10—20厘米,基部粗7—9厘米,新莖翠綠色后深綠色,5—8淺棱。周刺6—8,黃色,新刺0.5厘米長,中刺l,老刺座刺大多脫落,只有3—4根1毫米長錐狀刺存留?;ㄖo上部,7厘米大,淡黃色,很鮮艷。果橄欖形,綠色。 本種是鹿角柱屬中少數(shù)開黃色花的種類之一,刺少,開花容易,非常適合家庭栽培。其習(xí)性強健,很耐寒,嫁接在量天尺上可以提早開花。 本種有兩個變種,即大佛殿和大玉杯,均開黃花。此外,在鹿角柱屬中開黃花的還有御旗和黃金蝦,而華山則是黃瓣紅心。
26.秋陣營錦(Echinofossulocactus vaupelianus f.variegata) 多棱球?qū)僦参?。是秋陣營的斑錦品種,原種秋陣營產(chǎn)于墨西研。小型球形種類,暗綠色,棱30—40。針狀周刺白色透明,1—1.5厘米長,刺尖稍黑色,中刺1—2,上向直射,錐狀,長7厘米,紅褐色?;ㄐ。厅S色,開在球頂部。秋陣營錦通體黃色,特別在幼年期紅刺黃球,色彩對比強烈,異常美麗。 栽培宜嫁接在量天尺上,注意防治紅蜘蛛。切頂繁殖,抓緊在早春嫁接,仔球成活率較高。如不切頂,老株下部也能自生仔球,但仔球呈黃白色,不易嫁接成活。
27.縮玉( Echinofossulocactus zacatecasensis) 多棱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墨西哥薩卡特卡斯州。單生球形,直徑10厘米左右,淡綠色,棱55,很薄,棱緣波浪形曲折。周刺10—12,很細(xì),0.8—1厘米長;中刺1,上向直射,稍扁,長4厘米,下部骨色,上部褐色?;ㄩ_球頂部,大3—4厘米,花瓣白色,有紫紅色中條紋。本種球體端圓,新刺座的白絨毛和色彩淡雅的寬中刺非常美麗。只要注意防治紅蜘蛛,家庭栽培非常合適。繁殖可用播種法,也可以切頂繁殖,能從髓部附近長出仔球。如能用臥龍柱做砧木,由于臥龍柱后勁足,仔球會越出越多。
28.旺盛球(Echinopsis oxygona) 仙人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巴西南部、烏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球狀至長球狀,單生或基部出仔球,群生,群生株的直徑可大至30厘米。棱14,球體上部棱脊突出,使整個球體上大下小。刺座排列稀,周刺5—15,長1.5厘米;中刺2—5,比周刺稍長,刺均為淡黃褐色,刺尖黑色?;ㄩL22厘米,長漏斗形,淡紅色,從晚上開到次日中午。本種易栽培、易繁殖,沒有栽培經(jīng)驗的人也能種得很好。在本屆中開紅花的很少,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種類。愛好者們種幾個旺盛球,開花時可以欣賞,需要時可以將其作為搶救一些好品種的砧木。
29.月世界(Epithelantha micromeris) 月世界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美國得克薩斯州西部和墨西哥北部。植株有粗大的木質(zhì)化的根,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體積大得多。莖扁球形,直徑3—3.5厘米,在原產(chǎn)地常形成幾十個球的群生株。無棱,小疣狀突起,螺旋形排列。球體密被很短的軟刺,白色或微黃色,頂部新刺稍長?;ㄖ陧敳浚睆街挥?.6厘米,白或淡紅色。果實細(xì)棒狀,紅色,長0.8—1.2厘米,種子很少,黑色,較大。 本種是著名的小型球,小巧玲戲,潔白可愛,結(jié)果后觀賞性倍增。栽培困難,只適合一部分愛好者培養(yǎng)。
30.五百津玉(Eriosyce ihotzkyanae) 極光球?qū)僦参?。產(chǎn)于智利中部。球形,在原產(chǎn)地能長到直徑40厘米,表皮黃綠色,上有石細(xì)胞組成的小突起。棱37。刺非常粗壯,黃褐色,刺尖黑色;周刺8—12,長2—3厘米;中刺2—3,比周刺稍長并向內(nèi)彎曲。夏日開花,紫色,花瓣邊緣黃白色。 本種球體表皮和刺的色彩很特殊,再加該屬種類稀少,是很值得收集栽培的種類。 本種習(xí)性強健,無論嫁接在量天尺上還是自根栽培,初期生長迅速但培養(yǎng)成幾十厘米大的標(biāo)本球不容易,能開花者更少。
31.香雪球(Escobaria zilziana) 松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科阿葦拉州。群生植株,單球小,呈圓筒狀,高10厘米,無棱。小的疣狀突起腋部有毛,周刺12—15,中刺O一1,刺長1.5厘米,白色先端褐色?;ㄩL2.5厘米,直徑1.5厘米,黃綠色。果球形,直徑2厘米,紅色。 可用淺盆栽培。培養(yǎng)土用腐葉土、粗砂、谷殼炭等份混合。不要從頂部淋水,以免污染刺。繁殖可以分株,不嫁接也可以生長得很快,不用切頂也可以生出許多仔球。 本屬約15種,在我國不受重視,栽培甚少。但本屆卻有兩個種臍入一級保護行列,它們是紫王子和須彌山。
32.越天樂(Espostoa mirabilis) 老樂柱屬植物。產(chǎn)于秘魯北部山區(qū)。在原產(chǎn)地可長成喬木狀,柱狀莖高大挺拔,粗9厘米。幼年期刺全部剛毛狀,橘紅色中夾白色,老株出現(xiàn)較粗壯的中刺。開花期來臨時在莖上端一側(cè)出現(xiàn)紅褐色剛毛組成的偽花座,花白色,長5.5厘米: 老樂柱屬是我國愛好者非常熟悉的,老樂、白裳、幻樂都是其中的代表種,人們通常稱之為毛柱類。越天樂比較稀有,最大特點是幼年期和老年期刺的形態(tài)有很大不同。其栽培和繁殖都比上述幾種困難一些,宜先嫁接栽培,然后自根栽培。
33.白麗翁(Austrocephalocereus dybowskii) 南美翁柱屬植物。有些專家認(rèn)為它應(yīng)并人翁柱屬。產(chǎn)于巴西巴伊亞州。通常不分枝的直立柱狀莖高4米,粗8—10厘米,20棱,通體被短白毛。刺座排列緊密,具無數(shù)短毛和黃色周刺和2—3根針狀的中刺,3厘米長,黃色至黃褐色。進入開花期后,莖上部一側(cè)出現(xiàn)60厘米長的偽花座,偽花座由稠密的白色綿毛組成,花漏斗狀,4厘米長,白色。果球形,粉紅色,2.5厘米大。 白麗翁也是毛柱類的代表種之一,相比其他種類,它較細(xì)長,白毛短,黃刺燦爛。更為難得的是其白毛不易被污染,地栽時效果良好,是溫室布置的理想材料。 白麗翁性喜陽光充足和溫暖氣候,培養(yǎng)土要求排水良好、肥力中等。自根栽培時施肥要謹(jǐn)慎。 南美翁柱屬另外2個種愛氏麗翁和紫花麗翁,表皮藍色,更具觀賞性,目前尚無引入。
34.白銀城(Eulychnia saint-pieana) 壺花柱屬的代表種。產(chǎn)于智利南部。柱狀種類,在原產(chǎn)地長至2—4米高,粗7.5厘米,棱12,表皮黃綠色。莖下部的刺座上具長白毛但稍稀疏,黃綠色表皮仍能清楚可見。刺座大而圓,周刺20,長不到2厘米,中刺突出,最長達15厘米,黃紅色至灰褐色。花6一7.5厘米長,花徑5—7.5厘米,鐘狀,白色。果實梨狀,很小。本種習(xí)性強健,很耐寒,但培養(yǎng)株形標(biāo)準(zhǔn)的植株較困難。即使嫁接,植株下部常萎縮老化。宜不斷切頂,促生分技后再嫁接。
35.琥頭(Ferocactus cylindraceus) 強刺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半島。在球形種類中,這是一種株形最高的種類,在原產(chǎn)地不乏有高3米左右的植株,直徑30—50厘米。棱13—27。輻射刺9—13,其中3—7根為剛毛狀,其余針狀;中刺1—4,扁平,先端鉤狀,色有灰、黃、梅紅、紅等變化,最長的可達15厘米?;S至橙黃色,長5厘米。 本種原學(xué)名為 Ferocactus acanthodes,現(xiàn)歐美和日本均改為新學(xué)名。它有一系列類型,如白鳥球、黃鳥球、紅琥、旋風(fēng)玉、偉壯玉、東伍特琥頭等。其中有的是栽培中形成的變種,有的是某一地點特有的株形稍有不同的變種(如東伍特琥頭)。 琥頭株形高大,通體紅刺。在原產(chǎn)地兀立在海邊突出的山崖上,一株自成一景,十分迷人。但在人工栽培中,因缺乏紫外線和高溫多濕,紅色刺幾乎很難見到,僅在國外引進的種子實生苗嫁接后才能見到其色彩獨特的紅刺。本種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廈門鼓浪嶼生長也不理想,因此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
36.金冠龍(Ferocactus chrysacanthus) 強刺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加利福尼亞半島。球形至短圓筒形,單生,高25—30厘米,直徑20—25厘米,在強刺球?qū)僦斜容^小型。棱18—20。刺分中刺、側(cè)刺和周刺三種類型,其中4根中刺十字形張開,長5厘米,下向者微扁平先端有鉤,刺全部金黃色。花開球頂部,直徑5厘米,黃色。果大3厘米,黃紅色,種子黑色。本種刺色金黃,特別是冷涼季節(jié)出的新刺異常美麗。目前因繁殖困難,非常稀有。栽培可用腐葉土、粗砂各一份再加少許腐熟干牛糞作培養(yǎng)土。生長期短促,只有早春和11月才有明顯新刺產(chǎn)生,在其余時間對自根栽培的植株不能多澆水,尤其不能從頂部淋水。夏天一定要通風(fēng)。目前愛好者一般都將本種嫁接在量天尺上栽培。
37.赤鳳(Ferocactus stainesii) 強刺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州。莖圓筒形,老株群生。直徑40-60厘米,高0.8—1.5米。棱18。周刺5或更多;中刺4,紅色,沒有鉤。毛在刺座上只有很少幾根?;ㄩ冱S色。 赤風(fēng)刺紅色,比起琥頭來雖然球形稍差,但紅色刺可維持較久,栽培相對較容易。它有一系列變種:①艷美玉:株高的厘米。刺紅色,刺尖黃色;中刺4根,6厘米長,下向者基部寬?;?厘米長,紫色。②有毛玉:刺座上白毛很多,左右張開。3翔陽玉:株體小,刺多,無毛,花小,褐紅色。
38.日之出球(Ferocactus latispinus) 強刺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杜蘭戈州。扁圓球,直徑40厘米,棱15—23。刺座很大,排列稀,周刺6一10,細(xì)而硬,白色微帶紅色,2—2.5厘米長,中刺4或更多,下向的1根最為強大,又寬又長,先端帶鉤,中刺紅色中帶黃色?;ㄧ姞?,大4厘米,粉紅有紫色條紋。 本種株形端莊、刺色明快,冬季開花。它有兩個優(yōu)良的變種:①銀紫花日之出球:花瓣白紫相間,非常美麗。②金鵲玉:中刺絕不帶紅色,全部黃色。 本種生長期短促,主要生長期在初冬至翌年早春。夏季要維持冷涼,注意通風(fēng)。冬季必須維持10℃以上。愛好者習(xí)慣用量天尺作砧木嫁接后栽培,效果較好。
39.半島玉(Ferocactus peninsulae) 強刺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加利福尼亞半島南部。大型球狀種,直徑35厘米,在原產(chǎn)地可長到2.5米高,棱13—21,棱脊突出,表皮暗綠色。刺座卵形,間隔4厘米。周刺ll,其中6根很細(xì),白色,長2.5厘米,余為錐狀,紅色,長3厘米;中刺6,紅色,下向的一根最強大,長6厘米,先端有鉤。花長4.5厘米,花徑5.5厘米。紫紅色。半島玉球形壯觀,比較適合我國大部地區(qū)栽培,可供展覽溫室地栽布置。 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泥炭、粗砂各l份另加半份陳灰墻屑混合。盆底可放些腐熟的干牛糞。生長期要充分澆水,夏季要通風(fēng),冬季注意適當(dāng)保暖。每年要修根換土一次,這樣才能培育成標(biāo)本球。 本種有一個變種———偉冠龍:刺褐色,但中刺更寬更長,花黃色。
40.黃彩球(Ferocactus schwarzii) 強刺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墨西哥錫那羅亞州北部。單生,球形至圓筒形,高80厘米,直徑50厘米,棱13—19,棱脊高達5.5厘米,淡綠色表皮。刺座狹長,沿棱脊排成一線,附淡褐色絨毛,刺初期為3—5根,后為l一3根,長1.5—5.5厘米,黃色至黃褐色,有黑尖。花長5厘米、花徑4厘米,黃色。果實紅色。黃彩球在強刺球中甚為獨特,雖屬于強刺球?qū)?,但成年株刺幾乎全退化,表皮淡綠色有光澤,好似青瓷工藝品。適合溫室布置和家庭栽培。 習(xí)性強健,栽培簡便,生長期春到秋。冬季不必特殊保溫,是值得推廣的種類。本種的幼年株和成年抹在形態(tài)上有明顯區(qū)別,幼年株特征不明顯,但耐心培養(yǎng)成大球就具獨特的欣賞價值。
41.豹之子(Frailea pygmaea) 士童屬植物。產(chǎn)于烏拉圭和阿根廷。群生的小型球類,高和直徑均為3厘米左右,表皮灰綠色,棱13—21。刺座圓形,具灰色綿毛,刺6—9,非常短,白色。花大3厘米,黃色。果球形,種子帽形。這是一種有趣的小型種類。除了松露玉以外,是仙人掌類中最小的類型。特別是它的閉花受精方式是其他仙人掌類少見的,它的花只有在很特殊的條件下開放,而且即使開放也極短促。人們常說曇花—現(xiàn),其實曇花從慢慢開放到逐漸凋萎還有幾個小時。而豹之子和它的同屬種開花的時間更是短得多,常常是花未看到就結(jié)籽了。正因為如此,該屬種類的變種、雜交種極少,種類相對較純,是植物園的收集中不可缺少的代表性種類。同屬中觀賞性較好的種類還有士童和虎之于。 栽培可用一般仙人掌類常用的培養(yǎng)土。宜用淺而小的盆自根栽培。嫁接在量天尺上,株形會更小。
42.白狼玉(Gymnocactus beguinii) 白狼玉屬代表種。產(chǎn)于墨西哥中部高原。單生,初球形后圓筒形,表皮藍綠色,高15厘米,直徑8厘米。棱13—26,全部被疣狀突起分解。刺座位于沈狀突起頂端,新刺座附很密的綿毛,周刺12,長1.7厘米;中刺1,長3厘米,刺全部半透明白色,中刺尖端帶黑色。花開在球體頂端,長3.5厘米,紫紅色。 白狼玉白刺紅花,株形小巧,是家庭栽培的理想種類。栽培可按乳突球?qū)俜N類一樣處理。繁殖用播種,也可用基部萌生的仔球嫁接。
43.瑞昌玉(Gymnocalycium baldianum) 裸萼球?qū)僦参?。產(chǎn)于阿根廷。扁球,直徑7厘米,棱9—11,圓鈍而不顯,表皮深綠色。很短的針狀刺初紅色后灰色。花長3—4厘米,花筒有很大鱗片但無毛與刺,花瓣數(shù)量少,深紅色。 愛好者們可能對緋花玉這個種名更熟悉一些,目前歐美國家的專家都認(rèn)為緋花玉和瑞昌玉實為同一種。而日本專家還保留緋花玉這個名稱,但也不再將它看作一個種,而是作為瑞昌玉的一類型處理,從圖片上看,緋花玉的花筒比瑞昌玉短,花色稍帶橘紅。栽培簡便,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各一份混合,不必加石灰質(zhì)材料。自根栽培時采用較密閉的栽培法生長快。嫁接在量天尺上開花更早,出仔球也較多。
44.羅星球(Gymnocalycium bruchii) 裸萼球?qū)僦参?。產(chǎn)于阿根廷。小型球類,高3.5厘米,直徑6厘米,非常易出仔球而成群生植株,棱12。刺座排列很密,刺很細(xì)很多,周刺、中刺區(qū)別不大,都是灰白色?;ㄍ埠荛L,花淡粉紅色。 本種早春開花,色彩淡雅。又栽培、繁殖均特別容易,是易于普及的大眾化種類。 本種有幾個變種:①萬朵玉:株體較大,不易出仔球。⑨白蜘蛛:刺較長,且色較白。
45.九紋龍(Gymnocalycium gibbosum) 裸萼等球?qū)僦参铩.a(chǎn)于阿根廷。單生,株型在本屬中較大,直徑15厘米,高可達60厘米。表皮藍綠色至暗綠色,棱12—19,非常突出的棱脊高1.5厘米,棱上有橫向凹溝將棱分割成近方形的瘤塊。 刺座大,灰色,位于瘤塊中央。周刺7—10,稀14,中等粗,尖端稍彎,紅褐色;中刺l一3,較粗,向上直射?;ㄩL5.5厘米,白色偶為粉色。果球狀。 本種有一系列的變種和園藝品種。比較重要的是白刺九紋龍、黑鷲玉和貴珠玉。其中貴珠玉刺多,刺色上白下紅,是較優(yōu)良的變種。 本種習(xí)性強健,生長快,病蟲害很少,非常適合家庭栽培。
46.鐘鬼球(Gymnocalycium horridispinus) 裸萼球?qū)僦参铩.a(chǎn)于阿根廷科爾多瓦省。單生,球狀,直徑8厘米,表皮深綠色,有光澤。棱10—13,全被顎狀突起所分解。刺座位于顎狀突起腋部,周刺10—12,錐狀。長2—2.5厘米;中刺4,長3—4厘米,灰色帶褐色尖,刺大多上向直射。花長和花徑均為6厘米,萼片“紫紅色,花瓣粉紅色,邊緣紫紅色,花瓣中間有深色暗條紋。 鐘鬼球是裸萼球?qū)僦休^晚發(fā)現(xiàn)的種(發(fā)現(xiàn)于60年代),具有明顯的特點,表現(xiàn)在:①顎狀突起尖而突出;②花在本屬中較大且色彩艷麗;②刺較粗(種名即為“恐怖的刺”的意思),被譽為棵萼球?qū)僦械膹姶谭N。本種繁殖頗為不易,因而雖然知名度很高,但目前仍非常稀有。 栽培成活容易,但開花不易。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和粗砂等份混合,稍加些陳灰墻屑。栽植不要用深盆,宜經(jīng)常修根翻盆。繁殖用播種,實生苗早期嫁接后可及早切頂催生仔球,成年球切頂出仔球很慢。
47.葷鳴玉(Gymnocalycium marguezii) 裸萼球?qū)僦参?。產(chǎn)于玻利維亞。扁球狀,高4厘米,直徑10厘米,表皮草綠色,棱8,被2—3厘米大的圓瘤塊所分割。刺座大,白色,刺6—7,細(xì)錐狀,下部灰色,上部紅褐色。花淺盅狀,大4厘米,玫瑰紅色。 本種球體扁而大,表皮色彩淡雅具蠟狀光澤,開花美。習(xí)性強健,無論嫁接還是自根栽培都能長得很好,是特別適宜初學(xué)者栽培的理想種類。 栽培宜用疏松肥沃的培養(yǎng)土。在較密閉的懷境中生長很快。本種有一個變種-阿根廷營鳴玉:產(chǎn)于阿根廷北部,刺多而色紅。栽培中有斑錦品種茸鳴錦,表皮金黃色,異常美麗,深受愛好者喜愛。
48.天賜玉(Gymnocalycium pflanzii) 裸萼球?qū)僦参?。產(chǎn)于玻利維亞和阿根廷北部。大型的扁球狀,直徑50厘米,黃綠色至暗綠色。棱7或稍多,棱脊圓,被大瘤塊所分割。刺座長圓形,位于瘤塊中央,附白色綿毛,周刺6—9,彎曲,長2.5厘米,中刺1,但并不比周刺強大,刺白色。尖端黑色,基部紅色?;ㄩL和直徑均為5厘米,白色中帶點鮭紅色,花喉部黑紫色。天賜玉是裸萼球?qū)僦兄拇硇苑N類,球體最大,日本專家佐藤勉認(rèn)為它可長到60厘米(以前一直認(rèn)為裸萼球?qū)僦行绿斓氐那蝮w最大,直徑可達30厘米)。用其布置展覽溫室非常壯觀。 本種宜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培養(yǎng)土種植,盆底要放碎貝殼和腐熟的干牛糞塊。溫室地栽時土層要深厚。播種繁殖。 天賜玉有一個著名的變種天紫玉,其株體比天賜玉小,直徑20厘米,球形酷似原種,表皮紫綠色。 此外,原本屬中的春鶯玉、翠嵐玉和其他幾個種,目前被歐美專家認(rèn)為是和天賜玉同一種。日本專家尚保留這幾種的口本名稱,但在學(xué)名上處理成天賜玉的類型。
49.胭脂牡丹(Gymnocalycium friedrichii ‘Magentum') 裸萼球?qū)弥参铩樵耘嗥贩N,原種牡丹玉產(chǎn)于巴拉圭。原種牡丹玉為扁圓球,直徑6厘米,8棱,圓棱整齊,表皮紫紅色。刺座間隔1厘米,刺5—6,灰黃色,0.8—1厘米長?;ㄩL4—5厘米,花筒很狹,花瓣粉紅色。 在長期栽培和經(jīng)過不斷地雜交后,產(chǎn)生了斑錦變異品種,進而育成全紅色的緋牡丹和其他色彩的品種如黃體牡丹(黃色)、胭脂牡丹(洋紅色)、半粉牡丹(棱上有一條條橫的洋紅色條,其余近似白色)。近年來又從韓國引進玫瑰紅(花亦為玫瑰紅)的類型,俗稱韓國牡丹。 胭脂牡丹比緋牡丹色彩更姣妍,其嫁接成活率最低,目前相對數(shù)量少??勺ゾo在春天用壯實又髓部嫩的量天尺作砧木嫁接,仔球不宜過小,愈合養(yǎng)護期要適當(dāng)延長,這樣對提高成活率有利。它和緋牡丹等一樣可在溫室作圖案布置,氣候合適的地區(qū)可露地布置花壇。家庭栽培也非常適宜。
50.春秋之壺(Gymnocalycium vatteri) 裸萼球?qū)僦参?。產(chǎn)于阿根廷科爾多瓦省。扁球形,高4厘米、直徑9厘米,暗淡的橄欖綠色,棱8—16,但通常為11。刺座沒有短綿毛,刺l一3,很短,很多場合只有l(wèi)根刺,黃褐色?;ㄩL5厘米、花徑4厘米。白色中稍帶紅色。 本種球體扁平,表皮色彩淡雅,刺特少,而且不易老化,自根栽培尤顯格調(diào)高雅,是裸尊球?qū)弥幸粋€著名的種類。 栽培可用腐葉土加粗砂混合,不必加石灰質(zhì)材料。栽植宜用淺盆。光線要柔和。
51.金焰柱(Haageocereus chosicensis) 金煌柱屬植物。產(chǎn)于秘魯中部。直立柱狀,高1.5米,直徑6一10厘米。直棱18—26。刺座排列很密,刺座上有黃白色綿毛,周刺30或更多,剛毛狀或細(xì)針狀,很短但很密集,以致幾乎看不清植株表皮是什么顏色。中刺3—4,粗針狀或錐狀,長2厘米。新刺黃紅色、老刺褐色?;榧?xì)長的漏斗形,白色或紅色。果實球形,綠色。金焰柱和同屬的種類習(xí)性強健,耐旱又耐寒,喜陽光充足。適合溫室地栽布置。
52.夕虹(Hamatocactus sinuatus) 長鉤球?qū)僦参铩.a(chǎn)于美國得克薩斯州。它的形態(tài)酷似本屬中的另一個著名種類大虹。兩者比較,只是夕虹株體較矮,只有30—40厘米,而大虹可達60厘米。周刺8—12,中閉4,下向者最長,先端有鉤,刺絕不呈紅色(大虹新刺紅色)?;ㄩL6.5厘米,黃色。果實卵圓形,綠色。 夕虹引入我國時間不長,但其習(xí)性強健,栽培繁殖均容易,適合家庭栽培。
53.黃金紐(Hildewintea aureispina) 黃金紐屬植物。一屬一種,也叫黃金柱。產(chǎn)于玻利維亞。莖細(xì)柱狀,匍匐,但初期直立,基部易群出分枝。長1.5米、粗2—2。;厘米,棱川一17。刺座排列很密,有淡褐色短綿毛,周刺30,0.4—1厘米長:中刺20,稍粗,但長短同周刺。花側(cè)生于莖上部。長4—6厘米,直徑5厘米,外瓣禍紅色,內(nèi)瓣粉紅色。果球形,綠色。黃金紐密被黃色刺,特別是新生刺嫩黃色非常美麗。在溫室成叢布置,效果特佳。它有—‘帶化品種一一黃金紐冠,長成很大的雞冠狀,是我國目前主要的商品種類之一,產(chǎn)量和銷量都很大。栽培簡單,初期可嫁接,爾后自根栽培亦生長良好。帶化品種寬用量天尺作砧木嫁接,栽培時不要從頂部淋水。 要注意和金紐(鼠尾掌)的區(qū)別。金紐是附生類型的種類,而黃金紐是陸生類型的種類。金紐的刺色沒有黃金紐那樣黃得純凈,但花比黃金紐多而且美。
54.量天尺(Hylocereus unsatus) 量天尺屬植物。別名三角柱、三棱箭。原產(chǎn)墨西哥南部和西印度群島。附生類型的種類,莖有氣根,攀援性,分節(jié),每節(jié)30—60厘米。3棱,棱緣波浪形。刺座間距3—4厘米,刺l一2,很短但很硬?;┒沸危L30厘米,外瓣黃綠色,內(nèi)瓣白色,夜晚開放,翌晨凋謝。果實長圓形,長10一12厘米,紅色,果肉白色,有香味。量天尺的莖有清熱解毒作用。花可食用治咳嗽。果實在原產(chǎn)地是很暢銷的水果。但目前在我國最大效用是作砧木。 本種性喜溫暖濕潤,喜陽光,但夏季在溫室必須遮蔭。土壤要求肥沃,不一定混入砂但仍不能太粘重。盆栽時要經(jīng)常換土修剪根部,否則莖肉易于癟。繁殖用扦插。
54.量天尺(Hylocereus unsatus) 量天尺屬植物。別名三角柱、三棱箭。原產(chǎn)墨西哥南部和西印度群島。附生類型的種類,莖有氣根,攀援性,分節(jié),每節(jié)30—60厘米。3棱,棱緣波浪形。刺座間距3—4厘米,刺l一2,很短但很硬?;┒沸?,長30厘米,外瓣黃綠色,內(nèi)瓣白色,夜晚開放,翌晨凋謝。果實長圓形,長10一12厘米,紅色,果肉白色,有香味。量天尺的莖有清熱解毒作用?;墒秤弥慰人浴9麑嵲谠a(chǎn)地是很暢銷的水果。但目前在我國最大效用是作砧木。 本種性喜溫暖濕潤,喜陽光,但夏季在溫室必須遮蔭。土壤要求肥沃,不一定混入砂但仍不能太粘重。盆栽時要經(jīng)常換土修剪根部,否則莖肉易于癟。繁殖用扦插。
55.碧塔(Lemaireocereus dumortieri) 群戟柱屬植物。又名黃鶴樓。產(chǎn)于墨西哥中部。高大柱狀種,高15米、粗30厘米,淡藍綠色至藍綠色。棱5—7,直棱顯著。刺座黃色,周刺9一ll,細(xì)針狀,長1.2厘米,中刺1”4,長3厘米,刺全部黃白色。花長5厘米、花徑2.5厘米,外瓣紅褐色,內(nèi)瓣白色。果實長4厘米。 本種株形高大,表皮顏色很美麗,是溫室布置的理想材料。小苗也適合家庭栽培。 性喜溫暖,在我國南方可露地栽培,效果很好。溫室地栽的土腰要深厚,顆粒要均勻,肥力要求中等并加人適量的石灰質(zhì)材料。 扦插繁殖量不大,愛好者們通常將其分段嫁接以催生分枝。
56.光山(Leuchtenbergia principis) 光山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中北部。通常單生,圓柱狀,莖高50厘米。有很粗的分叉的肉質(zhì)根。莖端螺旋狀排列,三棱錐狀長疣突,長10一12厘米。刺座著生于疣突頂端,周刺8—14,紙質(zhì),長5厘米;另有1—2根卷曲的中刺,10厘米長。到達開花年齡時,刺座上另增加兩根短的角質(zhì)狀刺?;ㄖ诟裟甑男律嗤豁敹?,黃色,漏斗形,長8厘米、花徑10厘米,有香味。干果卵圓形或梨形。種子大,斜的帽形。 光山是仙人掌類中著名的代表種之一,形態(tài)奇特、花大而美且有濃香。無論是溫室的陳列或愛好者的收集都不可缺少。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 栽培宜用深盆,培養(yǎng)土宜用沙質(zhì)壤土加石灰質(zhì)材料。用量天尺作砧木嫁接可提前開花。繁殖用播種,實生苗嫁接后應(yīng)盡快切頂催生仔球。成年株切頂效果不好。
57.光虹球(Lobivia arachncantha) 麗花球?qū)僦参?。產(chǎn)于玻利維亞。扁球狀,易群生,高2厘米、直徑4厘米,深綠色。棱14。刺座密集,周刺15,0.5厘米長,淡褐色至白色,中刺1,和周刺等長,黑色,稍彎曲?;S色或橘黃色,長4厘米。它的變種密刺光虹球刺多而密集,紅褐色;紅色花長7.5厘米。 這兩種小型的麗花球?qū)俜N類在我國栽培很普遍,特別是紅花的變種更受歡迎。由于其花大,花筒長而挺直,如密植布置花壇效果很好,而且一年至少能開4輪花。出仔球很多,繁殖特別容易,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種類。目前市售種名混亂,有稱紅鮮麗的,也有稱紅鳳球的。繁殖方法為嫁接,以且天尺作砧木,砧木不要求很粗壯。 自根栽培雖很容易,但開花較嫁接繁殖植株顯著減少。
58.龜甲球(Lobivia cinnabarina) 麗花球?qū)僦参铩.a(chǎn)于玻利維亞。單生,扁球狀或球狀,直徑15厘米,深綠色。棱18—21,螺旋形排列,并被顎狀突起所分割。刺座著生于兩個突起中間的凹陷處,有白色短綿毛,周刺8—10,淡褐色至灰色,1.5厘米長,有2—3根比較粗的中刺?;▊?cè)生,廣漏斗狀,具短花筒,長6—7厘米,直徑8厘米,深紅或洋紅色,花多而集中,常常一次能開8一10朵甚至更多。 本種球體大,開花多且花大,是溫室布置和家庭栽培都很理想的種類,缺點是繁殖量不大,目前栽培尚不普遍。 栽培可用—般培養(yǎng)土,不必加石灰質(zhì)材料。除盛夏外要全光照。自根栽培容易,但開花數(shù)量少,可用量天尺作砧木嫁接栽培,開花絡(luò)繹不絕。
59.潘氏麗花球(Lobivia pentlandii) 又名青玉。麗花球?qū)僦参铩.a(chǎn)于秘魯南部和玻利維亞北部。植株群生,單球長圓形,深綠至灰綠色。棱12—15,由淺橫溝再分割成斧狀瘤塊。刺座間隔2厘米,新刺座帶白色短綿毛.周刺褐色.1—3厘米長,數(shù)量不等,另有l(wèi)根向上彎曲的中刺,長3—4厘米?;▊?cè)生,長5—6厘米,漏斗形,丁香粉色。果大1—2厘米,綠色。栽培中有不少變種產(chǎn)生,花色有洋紅、橘紅、黃色等。 潘氏麗花球是麗花球?qū)僦性耘鄽v史較長的種類,因而變種多、花色齊全,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種類。它習(xí)性強健,喜陽光,培養(yǎng)土中要混入—點腐熟的骨粉,冬季保持盆土干燥。
60.黃裳球(Lobivia aurea) 麗花球?qū)僦参?。產(chǎn)于阿根廷。近似球形或長圖形,群生,高10厘米。棱14—15,棱脊薄。新刺座褐色,周刺10,長1厘米;中刺4,較粗壯,長3厘米;用刺白色,中刺談褐色帶黑色尖?;ㄩL9厘米,花徑8厘米,檸檬黃色,花喉部深黃色。 黃裳球包括它的變種美裳球和巨裳球在我國栽培已久。其球形酷似仙人球?qū)俜N類(草球),通常不受重視,但其花大色美,習(xí)性強健,不但是觀花的理想種類,而且可利用它和其他麗花球?qū)俜N類雜交產(chǎn)生優(yōu)良品種。
61.無憂華(Lobivia tiegeliana) 麗花球?qū)僦参?。產(chǎn)于玻利維亞南部和阿根廷北部。單生,球體較小、較扁,直徑6厘米,表皮綠色有光澤。棱18,棱上有淺橫溝。刺座排列很密,針狀周刺8-12,彎曲貼近球體,至多1厘米長,淡黃褐色,另有1—3根栗色中刺?;ǔ3TS多群開,2.5厘米長,4.2厘米大,紫粉紅至洋紅,花瓣有金屬般光澤,外瓣反卷。果圓形,半干果常在成熟時縱裂。 本種球體小、花多、色美,是家庭栽培欣賞的理想種類。其刺的形態(tài)在麗花球?qū)僦袆e具一格。繁殖用播種,也可以切頂嫁接催生仔球。
62.雞冠柱(Lophocereus schottii) 又名上帝閣。雞冠柱屬植物。產(chǎn)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墨西哥。大型柱狀種類,莖基部分枝群生,高7米、粗8厘米,表皮淡綠色。通常5—7棱,棱脊高棱溝深,棱緣不整齊有缺刻。刺座排列很密,周刺錐狀,0.5—0.8厘米長,黑色至灰色;中刺1,和周刺同樣長。著花部分刺座明顯增大,每個刺座增加出10一25根灰褐色的剛毛刺,長6厘米。因而到達開花年齡后莖的上端顯著地增粗。花常常好幾朵同開在一個刺座上,花3—4厘米長,白色,夜晚開放。果實球形,紅色。 雞冠柱有—個肋棱錯亂的石化變異類型,像重疊的山巒,和山影拳不同的是它基本上無刺,表皮光滑。人們把這種石化類型稱為福祿壽。此外,稈花植株的莖上端密生剛毛刺,將上端切下單獨扦插就好像一新種,稱為壽老人。而雞冠校本身生長迅速,柱狀莖的形態(tài)有幾分像另—著名柱形種—一白云閣,但不像白云閣那樣易遭介殼蟲危害,是布置仙人掌展覽溫室的理想種類。 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等份混合后另加半份石灰質(zhì)材料,栽植盆要大。大株栽植時土??缮源?,溫室地栽時土層要厚。性喜陽光,夏季可放室外培養(yǎng)。冬耐寒,但不能直接經(jīng)霜受雪。
63.烏羽玉(Lophophora williamsii) 烏羽玉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北部。植株具粗大的肉質(zhì)根,在原產(chǎn)地根部的體積比莖部大好多倍。莖球狀,肉質(zhì)非常柔軟,表皮淡灰綠色。棱8—10,螺旋形排列但棱不是很明顯,幾乎沒有棱溝。植株頂部多絨毛,灰白色。刺座圓形,很大,無刺只有綿毛?;ㄐ《?,開放短促,直徑1.25厘米,淡紅色。果實棍棒形,紅色。 烏羽玉是仙人掌家族中的經(jīng)典種類,肉質(zhì)柔軟、形態(tài)奇特。特別是體內(nèi)含墨斯卡靈等生物堿,被稱為持有毒素的仙人掌,知名度很高。宜用深盆種植。培養(yǎng)土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嫁接可用草球或臥龍柱、朱氏臥龍柱作砧木。要謹(jǐn)防紅蜘蛛危害。夏季稍加遮蔭,冬季保持盆土干燥。 烏羽玉本身有很多變種,如五棱烏羽玉、多棱烏羽玉、仔吹烏羽玉、得克薩斯烏羽玉等。同屬的銀冠玉、翠冠玉很稀有,觀賞性更好。
64.豐明球(Mammillaria bombycina)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高原中部。單生或老株群生,長球形,高20厘米、直徑6厘米,表皮談綠色。球體外表全由疣狀突起包圍,疣狀突起圓錐形或圓柱形,疣腋間有白毛。刺座位于疣突頂端,周刺30—40,長0.2—1厘米,白色;中刺2—4,下向者有鉤,長0.7—1厘米,黃白色,刺尖紅褐色。由于刺多、疣突排列緊密,使整個球體全被刺包圍,很難見到球體表皮。花徑1.5厘米,為淡洋紅色,花瓣中間深洋紅色。果實白色,種子小,黑色。 豐明球是仙人掌類中的一個經(jīng)典種類,栽培歷史很長但至今仍具魅力,紅白相間的刺色彩明快,為廣大愛好者樂意栽培。自根栽培宜用淺盆,培養(yǎng)土要求疏松透氣,中等肥沃。除盛夏期外都應(yīng)充分見光。每年應(yīng)修根翻盆但盆不一定換大,主要應(yīng)讓球經(jīng)常長新根,一旦根系吸收失效,球體下部老化。平時澆水應(yīng)注意不要從頂部淋水嫁接在量天尺上,其刺色更為美麗
65.滿月(Mammillaria candida var. rosea) 乳突球?qū)僦参?。原產(chǎn)墨西哥圣路易斯玻托西州。扁球狀至球狀,初單生后群生。疣突圓柱形,疣腋有7根短的剛毛。周刺50,長0.9厘米,細(xì)而白;中刺8一12,長1厘米,針狀,白色帶紅色尖。花長2厘米、花徑1.5厘米,淺粉色。果實棍棒形,紅色。 本種球形圓整,刺致密,不易老化,觀賞性強。習(xí)性強健,無論嫁接還是自根栽培都能生長很好。宜用淺盆種植,夏天澆水應(yīng)稍節(jié)制。 本種的原種名雪白球,刺尖為褐色,其他形態(tài)同滿月。
66.金手球冠(Mammillaria elongata f. cristata) 乳突球?qū)僦参?。原種金手球產(chǎn)于墨西哥伊達戈州。本品種是栽培中產(chǎn)生的帶化變異。原種金手球的形態(tài)為小型圓筒形,表皮淡綠色,直徑3.75厘米。疣狀突起圓錐形,疣腋間吞毛。周刺20,長0.8厘米,黃色,通常無中刺。花長1.5厘米,黃占色。帶化變異品種金手球冠形態(tài)酷似一座微形的婉蜒盤旋的山丘。刺座和刺都比原種細(xì)小得多。單株栽培欣賞或組裝盆景都非常理想。宜用淺盆自根栽培,生長很快。切忌施過多的肥料和光線不足。繁殖用分株。
67.香爐峰(Mammillaria geminispina f. cristata) 乳突球?qū)僦参?,是白玉免的帶化變異品種。原種白玉免產(chǎn)于墨西哥中部。單個球體直徑8厘米、高18厘米,汁液乳白色。刺座橢圓形,新刺座有白色短綿毛,疣腋間也有白軟毛。周刺16—20,長0.5—0.7厘米,白色;中刺2—4,針狀,向上的較長,最長可達4厘米,白色,尖端黑褐色?;ㄧ姞?,直徑1.5厘米,紅色。帶化變異品種香爐峰形似雞冠但較厚,冠峰上硬刺向上直射。 要求陽光充足。培養(yǎng)土可用一般球形種適用的材料和配方。冬季宜保持盆廠擴燥。嫁接在量天尺上生長快。繁殖可切小塊嫁接,也可分割成較大的塊扦插。
68.玉翁(Mammillaria hahniana) 乳突球?qū)僦参?。原產(chǎn)墨西哥高原中部。幼年期球狀,后成圓筒狀,體內(nèi)含白色乳汁,直徑10厘米。表皮淡綠色。疣突圓錐形,疣腋間有20根左右長4厘米的白毛。刺座密集,新刺座有很短的白色綿毛,周刺20—30,長0.5一l.5厘米,白色,中刺2—3,長1.5—2厘米,尖端褐色?;◤?.5—2厘米,紫紅色。果實紫粉色。 玉翁白毛長而色純凈,開花時似紅色花環(huán),在白毛襯托下異常美麗。栽培容易,是家庭栽培欣賞的理想種類。在仙人掌類展覽溫室布置幾個玉翁,早春開花時特別引人注目。 大球自根栽培生長較快,但要注意經(jīng)常修根翻盆換土,—旦根系被破壞,球體下部白毛和刺脫落。小球可以嫁接栽培過渡到自根栽培,嫁接在草球上雖然開花推遲但毛和刺的白色更為純凈。而一旦嫁接在量天尺上,中刺尖端的褐色變得很明顯(中刺比自根栽培時長),影響觀賞。冬季如保持盆土干燥,植株很耐寒;如能保持較高溫度,則不但開花多而見能在春節(jié)期間開花。
69.白鳥(Mammillaria herrerae)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克雷塔羅州。球狀,初單生后群生,單球直徑3.5厘米。疣突圓柱形,疣腋無毛。刺座較密集,周刺100根左右,白色而細(xì)小,全部包住球體,長0.1—0.5厘米,無中刺。花直徑2—3厘米,淡紅中帶點紫色。果實圓形,洋紅色。 白鳥是乳突球?qū)僦兄男⌒头N,刺短而軟,潔白可愛,是愛好者熱衷收集的對象。 栽培較困難,生長期很短,夏季高溫多濕往往引起腐爛。嫁接在量天尺上初期生長好,時間一長稍有不慎也易腐爛。最好不斷嫁接仔球以便保存種類。
70.白王球(Mammillaria parkinsonii)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植株易群生,有的生長良好的群生株常常由幾百個球體組成,總體直徑達數(shù)米。單個球體直徑8厘米、高15厘米,球體頂部微凹,而且有稠密的白毛。疣狀突起呈4棱錐體,青綠色,疣腋間有白毛,開花時白毛更多更長。周刺30—35,長0.3—0.7厘米,細(xì)針狀,白色;中刺2”4,其中向下的1根長3.5厘米,錐狀,白色有褐色尖?;┒窢?,長1.5厘米,黃白色。果深紅色。 白王球外形有點像白玉免,但比白玉兔刺長,與白玉兔刺基本向上直射不同,它的刺呈水平和向下的多數(shù)。比起白玉兔來,它的株形大得多,習(xí)性強健很耐寒,是布置仙人掌類溫室的理想材料。 幼年植株可供家庭栽培。 栽培喜排水良好、中等肥沃富含石灰質(zhì)的培養(yǎng)土。光線要充足。澆水不要從頂部淋下。
71.陽炎嶺(Mammillaria pennispinosa f.cristata) 乳突球?qū)僦参?,是陽炎的帶化變異品種。原種陽炎產(chǎn)于墨西哥科阿韋拉州。其形態(tài)為球狀單生,高和直徑都只有3厘米,具粗大的直根。疣狀突起圓筒形,疵腋間起初有短綿毛。刺座小,周刺16—20,長0.5、0.8厘米,很細(xì),灰白色;中刺1—3,有鉤,下部黃色,上部紅褐色。所有的刺都附細(xì)毛吳羽毛狀?;?.5厘米長、花徑1.2厘米,白色有玫瑰紅中條紋。果實棍棒形,紅色。 帶化變異比原種生長快,初為雞冠形后盤旋如山嶺,非常美麗,上端的紅褐色鉤刺更為突出。 目前陽炎嶺的栽培大多數(shù)是通過嫁接后栽培嫁接苗,自根栽培較困難。就是嫁接的植株栽培時間一長也很易腐爛,因此不斷嫁接培養(yǎng)新株才能保存品種。
72.照光球(Mammillaria pringlei) 乳突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州。單生,長球形高16厘米、直徑7厘米,表皮黃綠色。疣狀突起圓錐形,疣腋間有少許白毛。周刺15—20,長0.5—0.8厘米,細(xì)針狀,黃色;中刺6,也是針狀但比周刺粗,先端稍彎曲,長2.5厘米?;ù?厘米,深紅色。果長1.5厘米,紅色。 本種金色刺紅色花,色彩明快。尤其是嫁接在量天尺上刺更金黃,繁殖容易,是既美麗又大眾化的種類。 栽培容易,但須防紅蜘蛛危害,老株易出仔球,可用小刀挖取嫁接或扦插。
73.云裳球(Mammillaria pseusoperbella) 乳突球?qū)佟.a(chǎn)于墨西哥中部和南部。植株短圓柱形,表皮淡灰.綠色。不易出仔球,但常會長成雙頭的株形。疣狀突起圓柱形,疣腋稍具毛。周刺20—30,長0.3厘米,細(xì)剛毛狀,白色;中刺2,長0.5厘米,錐狀,褐色,刺尖紅褐色。花長1.5厘米,洋紅色,花瓣中間色深。果鮮紅色。 云裳球疣狀突起和刺都非常細(xì)密,早春開花,紅花白刺,色彩明快,是受人歡迎的種類。易遭紅蜘蛛危害,其他無特殊的栽培要求。
74.月官殿(Mammillaria sinilis) 乳突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墨西哥奇瓦瓦州。植株初單生后群生,長圓形,高15厘米、宜徑6厘米,表皮鮮綠色,有光澤。疣狀突起柔軟,體內(nèi)無乳狀汁液。周刺40,長1.4厘米,剛毛狀,直射,白色至淡黃色;中刺5—6,下向的1根長2厘米,先端有鉤,黃褐色?;ㄩL7厘米、花徑6厘米,梧紅色,雌雄蕊很長突出于花瓣之上。月宮殿是仙人掌類中的代表種之一,栽培歷史很長但至今國內(nèi)仍不太普及。因它的花型和一般乳突球?qū)俜N類不太一樣,——度單獨成立一屬。 本種自根栽培較困難,成活尚沒有多大問題但球體易變細(xì)長,開花也不易。生長期很短,根系較弱,遇高溫多濕很易腐爛,但大干燥又易罹紅蜘蛛危害。嫁接在量天尺上開花容易,但刺色逐漸變黃。
75.猩猩球(Mammillaria spinosissima)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分布較廣。初單生后群生,長圓形,高30厘米、直徑10厘米。疣狀突起卵形至圓錐形,疣腋間有毛。周刺20—30,長0.4—1厘米,剛毛狀;中刺7一15,長2厘米,針狀,色彩很多,有淡紅、黃褐、紅褐、紅色等?;ㄩL2厘米、花徑1.5厘米,紅色帶紫色中條紋。 本種的繁殖、栽培均很容易,自根栽培和帶砧木栽培都能生長良好,區(qū)別是自根栽培的球體易變長,刺色淡而且刺稍短。而嫁接在量天尺上的在一段時間內(nèi)球形圓整、開花多、刺色紅,非常吸引人,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種類。 因分布地廣和栽培歷史長,目前變種很多。據(jù)日本有關(guān)資料介紹:猩猩球是指紅褐色刺的一種,黃褐色刺的叫源平球,黃白色刺的叫白美人。
76.黛絲疣球(Mammillaria theresae)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杜蘭戈州海拔2200米的高山上。是乳突球?qū)僦邪l(fā)現(xiàn)較晚的新種,1966年發(fā)現(xiàn),1968年定學(xué)名。在日本參考書上沒有漢字名稱,黛絲疣球是根據(jù)種名譯音暫名。小型植株,莖圓錐形或圓筒形,單生,表皮橄欖綠色中帶紫紅色,特別是冬天紫紅色更明顯。疣突小而軟。刺座正圓形有毛,白色的周刺很多很細(xì),長0.2厘米,在刺座上排列成圓形;中刺9,也很細(xì)小,白色?;ㄗ霞t色,在莖上側(cè)部疣腋間伸出3.;一4厘米的長花筒,花漏斗狀,直徑3厘米,5月間開花。 本種小球大花,刺座形態(tài)和球體顏色都非常獨特,確為珍稀種類。由于不出仔球,故繁殖量不大,因此國內(nèi)引入該種雖已好幾年但仍很稀有。只有少數(shù)愛好者在栽培,而且名稱不知道,大多稱之為薔薇球。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植物,兩者在刺座和刺的形態(tài)上有相似之處,但區(qū)別還是很明顯的,薔薇球刺座密刺更白,頂部開花沒有很長的花筒,表皮顏色不會呈現(xiàn)紫紅色。 栽培中還出現(xiàn)了帶化變異品種,生長比原種快,開花也很多。
77.霧棲球(Mammillaria woodsii) 乳突球?qū)僦参?。產(chǎn)于墨西哥瓜納華托州。初為扁圓球,直徑8厘米,老株伸長,表皮草綠色。疣狀突起圓錐形,疣腋間有濃密的白毛,特別是開花部位毛長達2.5厘米。刺座初期有白綿毛,周刺25—30,長0.4—0.8厘米,很細(xì),白色;中刺2、4,下向者0。8一1.6厘米長,細(xì)錐狀,紫紅色尖端黑色。花大1.5厘米,玫瑰紅色,花瓣中間顏色深。 本種球形扁,疣腋間白毛濃密,紅花成圈開放,是一個觀賞性較強的種類。 栽培和繁殖可參照玉翁。在一些歐美專家的著作中,把霧棲球作為玉翁的一個類型處理,不再將它看成單獨的種。在美國種子公司的種子目錄上也是這樣處理。由于尚不統(tǒng)一,這兒暫仍作為單獨一種列出。它和玉翁還是有區(qū)別的,霧棲球疣突較大、黑色刺明顯、球體扁、疣腋間白毛成團但較玉翁短。
78.白云閣(Marginatocereus marginatus) 白云閣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分布廣。柱狀莖分枝很多,在原產(chǎn)地主莖高1.5米、直徑30厘米,分枝高7米、粗15厘米。棱5—6,直棱,棱脊和棱溝都呈直線。刺座長形,密集地連在一起,刺9根,短錐狀,初深紅色后灰褐色。由于刺座密,刺短,在棱脊上刺首尾相連似一條很細(xì)的鎖鏈。花長5厘米、花徑3厘米,花冠和花筒幾乎同樣直徑,白色。果實4厘米大。 白云閣以刺的排列方式獨特而著稱。適合溫室地栽。栽培中謹(jǐn)防介殼蟲危害。
79.白仙玉(Matucana haynei) 白仙屬植物。原產(chǎn)秘魯中部。單生,初球狀后短圓筒狀,高30厘米。真徑10厘米。棱25—30,螺旋狀排列,完全被小瘤塊分解。刺座排列密,周刺30根,剛毛狀,白色,2厘米長:中刺長3.5厘米,褐色,刺尖黑色?;斏屑?xì)而長的花筒。長6—7厘米,花冠直徑3.5厘米,不太整齊,深紅色,花筒和花冠同樣顏色。果實棍棒形,很小,白仙玉是白仙屬的代表種,雖然栽培困難但植物園仍應(yīng)收集陳列。 對光照有特殊要求,自根栽培時往往長得很細(xì)長。而嫁接在量天尺上則毛刺散亂,下部易老化。一年中只有冷涼季節(jié)有明顯地生長。繁殖可用播種法,也可以切頂催生仔球。
80.層云(Melocactus amoenus) 花座球?qū)僦参?。產(chǎn)于委內(nèi)瑞拉和哥倫比亞的山區(qū)。植抹單生,球形,表皮藍綠色至灰綠色?;ㄗ軐挼桓撸泻苊艿陌酌蜕贁?shù)紅褐色剛毛組成。棱12,棱脊高。刺座排列稀,周刺8,長1.2厘米;中刺長1.6厘米,刺都是錐狀,直射,紅色至紅褐色?;ㄩL2.5厘米,淡紅色,但很難見開放,大多是隱藏在花座中。紅色棒錘狀果實從花座中伸出時,是花座球?qū)俜N類最美最吸引人的時候。 在花座球?qū)僦校瑢釉屏?xí)性較強健,只要冬季適度保暖,自根栽培效果較好。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于牛糞塊、谷殼炭等混合。除冬季外都要充分澆水。繁殖可用播種.花座球?qū)俜N類都是白花受精。層云一‘年可采種幾次,而且種子出苗率相當(dāng)高。在氣溫合適的情況下生長快,如嫁接在量天尺上可在短短幾年內(nèi)出現(xiàn)花座。
81.藍云(Melocactus azureus) 花座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巴西巴伊亞州。單生,植株近正圓形,高17厘米、直徑14厘米。棱9一10,棱脊高3.5厘米。表皮天藍色,被很厚的白粉。刺座倒卵形,很大,周刺7,長4厘米;中刺1,長2.5厘米,刺灰白色尖端深褐色?;ㄗ?.5厘米高、7厘米大,白色綿毛中夾有紅色剛毛?;ㄍ矤钛蠹t色。 這是1971年才發(fā)現(xiàn)的新種。我國栽培已有20余年,但由于其花座出現(xiàn)晚,收種子不易,目前仍不像層云和其他一些本屬種類那樣普及??捎么执罅刻斐呒藿雍笤跍厥业卦曰蛟杂诖笈柚校髁舴N母本。在沒有種子的情況下,可及早切頂催生仔球。
82.姬云(Melocactus concinnus) 花座球?qū)僦参铩.a(chǎn)于巴西巴伊亞州。單生,球狀,較小型,連花座在內(nèi)高8—9厘米、直徑10一11厘米,表皮暗綠色。花座2.5—3厘米高、直徑6—7厘米,由密集的白色綿毛和紅色剛毛組成。棱10一13,棱脊高。刺座圓形,稍具白色短綿毛,所有新刺都是紅色,老刺灰色帶褐色尖,周刺6根,中刺l根,長l.6厘米。花和果都是洋紅色。 本種在我國栽培普遍,愛好者們一般喜歡稱翠云。其實翠云是賞云的別名,出現(xiàn)花座也很早,球體比姬云小,表皮淡綠色。栽培和繁殖可參照層云。
83.茜云(Melocactus ernestii) 花座球?qū)僦参?。產(chǎn)于巴西巴伊亞州。長球形,花座和球體幾乎同樣直徑,包括花座高20厘米左右。表皮鮮綠色至暗綠色,棱12。周刺10一15,紅褐色,上向一根最短,僅1.5厘米,下向一根長15厘米,其余3.5—8.5厘米不等。夏日白天開花,花氏2厘米、花徑1.5厘米,紫紅色。 本種紅刺長而粗,球體和刺均不易老化,無論嫁接還是自根栽培刺都很長,是溫室布置和家庭栽培的理想種類。在我國栽培較多,愛好者們喜歡稱其為桃云。
84.赫云(Melocactus macrocanthos) 花座球?qū)僦参?。產(chǎn)于加勒比海庫拉索島。球狀,直徑30厘米,表皮淡綠色?;ㄗ?0厘米高、直徑10厘米,密生褐色剛毛。直棱11—15。刺座上有白色短綿毛,新刺座特別明顯。刺長短相差很大,周刺15,長3厘米,針狀;中刺4,長7厘米,錐狀,刺色黃褐至紅褐色?;ㄩL2厘米。果實為較粗的棍棒形,長2厘米,紅色有光澤。 赫云是海島型花座球?qū)俜N類中的代表種之一,在我國栽培已久,但因出現(xiàn)花座慢,繁殖不易,至今仍不太普及。栽培宜用富含腐殖質(zhì)的培養(yǎng)土種植,最好混有腐熟的海洋動物漚成的肥料。喜陽光充足,自根栽培的植株不宜在密閉的環(huán)境中栽培。
85.魔云(Melocactus matanzanus) 亦稱馬云,花座球?qū)僦参?。產(chǎn)于古巴。球形,8厘米高、直徑9厘米?;ㄗ?—6厘米、直徑6厘米,花座上剛毛的排列和長度都非常整齊、橘紅色。棱8—9。周刺7—8,長1.5厘米;中刺l,稍長;新刺紅色,老刺黃白色。花長1.7厘米,玫瑰紅色。果實淡紅或白色,棍棒形,頂端大。 魔云球形小,出云早。據(jù)日本參考書介紹:它是所有花座球?qū)僦谐鲈谱钤绲?,其次是賞云和姬云;魔云三年即出云,而賞云和姬云是4年。更為難得的是它的花座非常漂亮,球形和刺的排列也整齊得與眾不同。本種引入我國是近年的事,愛好者喜歡稱之為麗云。其實在日本參考書上麗云另有所指,其學(xué)名為M.amstutziae,球形圓錐形,基部直徑13厘米,頂部9厘米,棱13,刺僅3—4,長2.5厘米,深褐色;產(chǎn)于秘魯。 魔云雖然出云早,也很容易結(jié)果,但目前數(shù)量仍不多。原因是它的果較短,色彩也不鮮艷,常常露出l一2天后又隱沒在花座中,因此欲采收種子必須多加注意。 魔云目前在我國通常嫁接在量天尺上。據(jù)美國參考書介紹,自根栽培時對土壤要求不高,冬季維持11℃以上即可。初冬和早春謹(jǐn)防介殼蟲危害。
86.殘雪之峰(Monvillea spegazzinii f. cristata) 殘雪柱屬植物。是殘雪柱的帶化變異品種,原種殘雪柱產(chǎn)于巴拉圭,其形態(tài)是:柱狀莖很細(xì),分枝多,形成半匍匐性的灌木。表皮深綠色帶灰色暈紋。2米長、2厘米粗,3—4棱,刺座處突出。周刺黑色,僅0.4厘米長,通常青5根;中刺1,稍長,亦為黑色。夏日晚上開花,花筒很細(xì),萼片外側(cè)紫紅色,花長13厘米,花瓣分兩層,外瓣粉紅內(nèi)瓣白色。果實紅色。帶化變異為很薄的雞冠狀植株,但不時會返祖長出南低不一的方形莖,好似很陡峭的山峰。這是一個愛好者非常熟悉的帶化品種,既可以單株欣賞,又可以組裝盆景。 自根栽培易成活,但最好用仙人球(草球)嫁接,生長勢強。以后即使草球萎縮,只要根系正常也不影響長勢。易遭介殼蟲危害,要注意防治。
87.龍神柱(Myrtillocactus geometrizans) 龍神柱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中部和南部。柱狀莖高4米,分枝多,在原產(chǎn)地常長成喬木狀,莖粗6一10厘米,藍綠色,新生部分被濃厚白粉。棱6,很勻稱,棱溝很淺。周刺5,很短,初紅褐色后灰色;中刺1,長7厘米,近巴首形,黑色。溫室栽培時,中刺常不發(fā)育,即使在我國南方露地栽培的,刺雖然較長但也很難見到匕首形長黑刺。花徑2.5—3.5厘米,帶淡綠的白色,有香味,晝開夜閉。漿果小,藍紫色。 龍神柱莖藍綠被白粉,栽培得當(dāng)時長勢也很快,適合溫室市置。幼株適合家庭栽培。在冬季溫度較高的地區(qū)可作為砧木嫁接些名貴的種類如菊水等。其漿果在原產(chǎn)地可作為水果食用。本種習(xí)性強健太耐寒,冬季需保持5度以上并保持土壤干燥。其余季節(jié)管理方便,可充分澆水,最好放室外栽培,這樣莖長得粗壯。栽培中有帶化變異種,生長較慢,喜陽光充足。
88.白翁玉(Neoprteria gerocephala) 智利球?qū)僦参?。產(chǎn)于智利。單生,球狀,栽培中后期成圓筒狀,高12厘米、直徑6厘米。棱被斧狀瘤塊分割。刺極多,剛毛狀常彎曲,白色或白色帶黑尖?;?厘米長,洋紅色。果圓形,很小。本種分類上不統(tǒng)一,很多專家將它歸入銀翁玉(N. nidus)的變種。確實它和銀翁玉很相似,只是比銀翁玉株形小,刺柔軟而且較白。 本種白刺紅花,異常美麗但栽培困難。目前一般都嫁接在量天尺上栽培。除了冬季休眠外,高溫時也呈休眠狀態(tài),主要生長期是早春。栽培環(huán)境要求冷涼通風(fēng)、陽光充足,特別是短波光和紫外線更重要。
89.逆龍玉(Neoporteria subgibbosa) 智利球?qū)僦参?。產(chǎn)于智利瓦爾帕萊索附近。體型巨大的強健種,初為球形后圓筒形,老株在原產(chǎn)地可長成高l米的群生株。單球直徑10厘米,表皮灰綠色,棱20。刺座大,新刺座有白毛,周刺24,中刺4,錐狀,刺淡褐色,中刺先端紅褐色?;?厘米長,洋紅至淡玫瑰紅色。 本種習(xí)性強健,開花多,一般春季3月底至4月初花最盛,每株開花10余朵,以后還能陸續(xù)開一些。春季嫁接的仔球到9月份還能開花,而且開花也很多。用這種手段調(diào)整花期使本來花較少的秋季也能充滿生機,因而這是一個很值得推廣的種類。 栽培上無特殊要求,自根栽培球體易變長而且花相對較少。嫁接在量天尺上應(yīng)充分見光,并加強肥水管理,促使開花茂盛。
90.武盛球(Notocactus buiningii) 南國玉屬植物。又名白獅子球。產(chǎn)于烏拉圭。單生,扁球形,高8厘米、直徑12厘米,很淡的草綠色。棱16,直而整齊,棱脊很薄。刺座排列稀,0.3—0.7厘米大,新刺座有白毛。刺僅6—8,下向1根較長,黃色,基部粗而色深?;ㄩL7厘米、花徑8厘米,花筒有濃厚的褐色毛,花瓣淡黃色,柱頭9裂,紫紅色。習(xí)性強健,但盛夏期光線不能太強。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2份、粗砂1份混合,不要加石灰質(zhì)材料。生長期要充分澆水,冬季維持5度以上并適當(dāng)澆幾次水使之不過度萎縮。繁殖主要用播種,日頂要抓緊在小苗期進行。
91.英冠玉(Notocactus magnificus) 南國玉屬植物。產(chǎn)于巴西南里奧格朗德州海拔2200米的山區(qū)。初球狀后圓筒狀,易群生,表皮藍綠色,頂部密生白色絨毛。直棱11一15。刺座排列密,有白色短綿毛,周刺12—15,毛狀,黃色,0.5—0.6厘米長;中刺8—12,針狀,褐色,0.8厘米長?;┒窢?,開于球頂部,花長4—5.5厘米,花徑5厘米,硫黃色,雄蕊和雌蕊均為黃色。果大1厘米,球形。 本種栽培繁殖十分簡便,無論自根栽培還是在砧木上栽培均生長良好、開花繁茂,而且可長成較大的群生株。布置在溫室中,藍綠色球體黃色的花很吸引人。雖然英冠玉在我國非常普及,但在名稱上卻混亂不堪。上海一帶叫它翠綠玉,南方雖然能正確地稱之為英冠玉,但在標(biāo)學(xué)名時卻往往和美刺球?qū)俚挠⒐诨鞛橐徽?,還有人把它和強刺球?qū)俚耐豕邶埢煜氉⒁獗鎰e。
92.仙人杖(Nyctocereus serpentinus) 仙人杖屬植物。又名夜蛇柱、大文字、紅毛頂。產(chǎn)于墨西哥東部。初單生后從基部分枝,老株彎曲匍匐。莖為3米長、2—5厘米粗的圓柱,淺棱10—13。刺共12根,長l一3厘米,針狀,初紅色后淡紅乃至褐色,刺尖色深?;ㄒ归_,著生莖頂部,花筒筆直向上,長15—20厘米,花瓣分3層,外層紅色中帶點綠色,中間層淡紅色,內(nèi)層白色,有香味。果實紅色。本種群生株枝條彎曲,下垂又上伸,造型奇特?;ê苊烙邢銡猓遣贾孟扇苏茰厥业睦硐氩牧稀F淝o也可作砧木,特別耐寒,但嫁接后球形種易變長。
培養(yǎng)土可用腐葉土、園土、粗砂等份混合后另加半份石灰質(zhì)材料。宜用大盆栽植,每隔2年翻盆一次,最好在溫室地栽,冬季維持5C以上。春到秋可充分澆水,光線不必太強。繁殖主要用扦插。
93.帝冠(Obregonia denegrii) 帝冠屬植物。原產(chǎn)墨西哥塔毛利帕斯州。植株具粗大的肉質(zhì)根,扁球,陀螺形,單生,直徑8一12厘米,表皮灰綠至深綠色。無棱,整個莖由菱形的葉狀疣突組成,沈突2—2.5厘米寬,l一1.5厘米高。刺座位于疣突尖端,新刺座帶白毛,有2—4根細(xì)小的刺,但通常早落?;ㄖ诙嗝捻敹损嘁搁g,漏斗狀,3厘米長、2厘米大,白色稍帶粉紅。果實倒卵形,白色。 帝冠是仙人掌類中的稀有種,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在長期栽培中還產(chǎn)生一些園藝品種,如小葉帝冠、長絨帝冠,帶化帝冠及白化帝冠等。體內(nèi)含藥用成分。 宜用較深的盆種植,培養(yǎng)土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光線要充足但要柔和。偶爾也會遭紅蜘蛛危害,噴藥時要特別注意濃度適宜,若濃度稍高就有可能使葉狀疣突變黑。 在亨特和羅利的兩個分類系統(tǒng)中,帝冠被并入菊水一屬,但大多數(shù)專家仍主張單獨成為一屬。
94.紅花仙人掌(Opuntia bergeriana) 仙人掌屬植物。產(chǎn)地不明。在原產(chǎn)地植株呈大型灌木狀,高3.5米,主莖粗40厘米,橢圓形莖節(jié)25厘米長。刺較少,每刺座僅2—5根,錐狀,基部褐色上部黃色,長4厘米;鉤毛(芒刺)黃褐色。莖節(jié)上刺座排列稀?;ㄉ罴t色,直徑6.5厘米,夏日白天開花。果實4厘米長,紅色。 常見的掌狀莖節(jié)的仙人掌通常開黃花。本種開紅花而且刺少生長勢強,可以作為砧木也可以觀賞。據(jù)日本專家介紹,它作為砧木在耐寒性和抗線蟲兩方面比現(xiàn)在經(jīng)常使用的砧木都強。
95.青海波(Opuntia lanceplata f.criatata) 仙人掌屬植物。別名木耳掌。原種干本劍產(chǎn)于西印度群島。青海波是干本劍的帶化變異品種。原種干本劍的形態(tài)是老株呈喬木狀,高2米,莖節(jié)長因至披針形,長30厘米、寬8厘米。刺座小,具黃褐色鉤毛和1—2根白刺,刺長1.2厘米,早落?;ㄩL7厘米、直徑5厘米,硫黃色。 帶化品種青海波莖呈雞冠形,很薄,分枝很多,集成重疊盤旋的山丘狀植株,雞冠形分枝猶如片片木耳,非常有趣。大株適合溫室布置,小株可家庭培植欣賞。 宜自根栽培并不斷分割扦插。老株澆水要少,培養(yǎng)土要求保水、保肥性好。陽光要充足,在光線不足情況下易返祖。
96.姬珊瑚(Opuntia leptocaulis) 仙人掌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與美國西南部。灌木狀,高1米,莖節(jié)綠色,很細(xì),直徑只有0.5厘米。刺座簇生黃色鉤毛和三根褐色刺,刺長2—5厘米。花黃色,2厘米長,盛夏開。 本種纖細(xì)的枝條、茂密的灌木狀株叢是仙人掌類中的另一類風(fēng)格,適合植物園地栽布置。 栽培簡易,春到秋可充分澆水,夏季可放室外栽培。盆栽宜用大盆。
97.將軍(Opuntia subulata) 仙人掌屬植物。產(chǎn)于秘魯和阿根廷。直立莖高2—4米,主莖粗5一10厘米,莖節(jié)上有規(guī)律地交叉排列著長圓形瘤突。細(xì)圓柱形肉質(zhì)葉著生于莖節(jié)上部,10厘米長,通常宿存,除非特別干旱和生長不良,一般不會全部脫落。刺座有少許黃色鉤毛和1—2根淡黃色的刺,刺長8厘米。夏日開紅花,花徑2厘米。 本種株形高大挺拔,圓筒形莖和肉質(zhì)葉很特別,老莖上的長刺使全株看上去很威武雄壯。是布置仙人掌類溫室的好材料。 冬季休眠,春到秋生長,以夏季生長快。培養(yǎng)土宜肥沃。盆栽宜用大盆。夏季可放室外栽培。
98.麗翁錦(Oreocereus neocelsianus) 刺翁柱屬植物。別名獅于錦。產(chǎn)于玻利維亞南部和阿根廷北部。圓柱狀的莖高1米,粗8一12厘米,表皮初淡綠后深綠。鈍棱17,束16座處稍突出,刺座很大,淡褐色長毛從刺座上披散,長5厘米以上。周刺9,錐狀,長2厘米;中刺l一4,長8厘米,刺都是黃褐色。花9厘米長,紅色。 麗翁錦長毛披散,不卷曲不零亂,中刺長而突出,整個植株非常雄健,是布置仙人掌溫室的好材料。小苗可供家庭栽培。 性喜陽光,但不宜在室外栽培。白根栽培時水分一定要節(jié)制。 施肥要特別謹(jǐn)慎。目前大多數(shù)愛好者栽培嫁接苗,嫁接在量天尺上的麗翁錦株形矮而圓,刺和毛更長。
99.錦繡玉(Parodia aureispina) 錦繡玉屬植物。產(chǎn)于阿根廷北部薩爾塔省。球形,直徑最大為6.5厘米,表皮草綠色。棱16,由螺旋形排列的小疣組成。刺座密集,刺座上有黃色短綿毛,周刺40,剛毛狀,黃白色;中刺4,長1.5厘米,下向的l根帶鉤,金黃色。花大3厘米,金黃色。 錦繡玉小巧玲或,十分秀氣,植株不易老化,每年開花,是受人歡迎的小型球類。習(xí)性強健,特喜陽光??捎脺\盆自根栽培,只要很少的一點土就可以培養(yǎng)成開花球。嫁接最好不用量天尺而改用草球作砧木,效果較好。
100.緋繡玉(Parodia sanguiniflora) 錦繡玉屬植物。產(chǎn)于阿根廷。小型球類,通常能長到直徑8厘米的圓球,表皮深綠色至褐綠色。棱數(shù)很多。完全被螺旋狀排列的小疣突分割。刺座小,有少許白毛。周刺15,白色;中刺4,下向的—根具鉤,紅至紅褐色?;ù?厘米,色彩黃紅色、血紅或深紅。生長健壯的植株往往能開數(shù)朵,盛開時從球頂部把整個球全蓋住。日本專家稱仙人球類中花最美的種類首推緋繡玉。 性喜陽光和新鮮空氣,不能密閉式栽培。可用淺盆自根栽培,花后要節(jié)制澆水。
101.金簪球(Rebutia marsoneri) 子孫球?qū)僦参?。產(chǎn)于阿根廷北部。小型球類,易群生,單球扁球狀,高3厘米、直徑4.5厘米,表皮淡綠色,生長點明顯凹陷。棱全被小而低的疣突分割,螺旋狀排列。刺座小,具淡褐色氈毛。刺30—35,剛毛狀易彎曲,下部20根,0.3—0.5厘米長,上部9—15根稍粗,0.8一1.5厘米長,淡褐色至金黃色?;◤淖钕虏康拇套蝗σ蝗ν祥_,花長3.5—4.5厘米,花徑3—3.5厘米,金黃色到梅黃色,小漏斗形,花筒和子房完全沒有毛和鱗片。果圓形,褐色。 本種小球多花,大批繁殖后群栽,開花時觀賞效果相當(dāng)好。宜用淺而小的盆栽種,或?qū)资畟€群栽于一扁形盆中。培養(yǎng)土宜細(xì),但要排水良好。光線要充足而柔和,不要從頂部淋水。易遭介殼蟲危害,因此不宜放在溫室的角落和靠墻壁處。子孫球?qū)俜N類白花受精,但因大多數(shù)本屆種類都極易孳生仔球,因此除引種外很少播種。大的仔球可以扦插,小的仔球可以嫁接,以量天尺、臥龍柱、殘雪柱、大輪柱等作砧木。
102.橙紅子孫球(Rebutia muscula) 子孫球?qū)僦参?。又名苔寶球。產(chǎn)于玻利維亞。小型、群生植株,仔球重重疊疊,單球直徑4厘米,表皮綠色,但通常被密集的細(xì)白刺包圍以致看不清表皮顏色。棱不明顯,螺旋狀排列著無數(shù)小疣突,刺座密生。刺不分周刺、中刺,細(xì)而密集,每刺座50根左右,長僅0.4厘米,純內(nèi)色?;ㄩL3厘米,在球體中下部成圈開放,橘紅色。 本種白毛紅花色彩反差大,球形小巧秀氣,花從春末到初秋能開幾次,無論是植物園溫室和家庭欣賞都可以作為理想的種類。 喜光線充足。宜嫁接栽培,自根栽培刺色易污染而且開花少。 老的嫁接植株往往易在接稿和砧木接合處腐爛,宜不斷用仔球嫁接更新植株。
103,假曇花(Rhipsalidopsis gaertneri) 假縣花屬植物。產(chǎn)于巴西南部。植株呈懸垂?fàn)?,莖分節(jié),主莖圓形,易木質(zhì)化,長圓形,莖節(jié)扁平,長6—7厘米、寬2—3厘米,邊緣平滑或稍有缺刻。表皮綠色,新生莖節(jié)紅色。刺座位于節(jié)間,有剛毛。花著生在末節(jié)莖節(jié)的頂端,直徑6—8厘米,整齊花,紅色,花筒極短。漿果長1.5厘米。 本種外形像仙人指,但莖節(jié)比仙人指大。花形和仙人指區(qū)別較大。通常在4月開花,被稱為復(fù)活節(jié)仙人掌。甚耐蔭,可在室內(nèi)長期擺放,是一種栽培普遍的室內(nèi)花卉。 自根栽培可用腐葉土或質(zhì)量好的泥炭混一些貶石或椰糠作培養(yǎng)土。嫁接在量天尺上生長快,易形成懸垂株形,嫁接方法常用插接法,但平接也可以。要注意防治紅蜘蛛和介殼蟲。
104.松風(fēng)(Rhipsalis capilliformis) 絲葦屬植物。產(chǎn)于巴西東部。分枝很多的懸垂灌木,線狀枝條長10—15厘米、粗0.2—0.3厘米,互生或輪生,常具4棱的短枝,長2—3厘米。短枝上有刺座沖,上有座上有幾乎看不見的細(xì)毛但絕無剛毛,短枝頂端另有一簇毛?;ǘ鄶?shù)頂生,無花筒,氏0.6—0.7厘米,白色。漿果球形,白色。 線狀枝條懸垂生長,在溫室作吊籃狀栽培,姿態(tài)婀娜,別具一格。 可用腐葉土栽培,要遮蔭,空氣濕度要大,春到秋可充分澆水,冬季也要適度澆水。
105.窗之梅(Rhipsalis crispata) 絲葦屬植物。產(chǎn)于巴西南部。附生型灌木,莖節(jié)橢圓形,邊緣波浪形,長12厘米、寬7厘米,黃綠色至深綠色。刺座位于莖節(jié)邊緣缺刻處,有少許灰色短綿毛,新生刺座有黑色剛毛1根?;▊?cè)生,1—4朵簇生在——個刺座上,長1.4厘米,奶黃色,于房淡綠色,果實白色。 扁平莖節(jié)有些像令箭荷花,但花截然不同,很有特色,可供植物園溫室作標(biāo)本陳列。家庭用吊盆懸掛在窗前也非常雅致。 栽培可用腐葉土混些蛙石、椰糠,喜半陰濕潤的環(huán)境。早春開始生長,夏天生長遲緩,這時要保持遮蔭和噴霧以防紅蜘蛛危害。 冬季保持盆土干燥時較耐寒,但在溫室仍可定期澆水,以利春季快速生長。
106.大花蛇鞭柱(Selenicereus grandiflorus) 蛇鞭柱屬植物,別名夜之女王。產(chǎn)于加勒比海地區(qū)。攀援性附生型灌木,莖細(xì)長圓形,直徑2.5厘米,最長可達5米,綠色或灰綠色。棱突起,7—8棱。刺座排列很稀,有細(xì)小白毛。刺7一11,長0.4—1厘米,黃色。花夜開,長18—30厘米,白色有香味。果實黃紅色。 大花蛇鞭柱被譽為仙人掌類中花最華麗的種類,但一般家庭栽培開花不易。可在溫室設(shè)架令其攀援,加強肥水管理,冬季維持較高的溫度才有希望開花。其莖枝截成長15厘米的莖段,扦插成活后可嫁接金紐等細(xì)柱形種類。花和莖在原產(chǎn)地作為草藥,可治心臟病。
107.菊水(Strombocactus diseiformis) 鱗莖玉屬植物。產(chǎn)于墨西哥伊達爾戈州。植株單生,扁球形,直徑8厘米,表皮藍綠至灰綠色。棱螺旋形排列,全部被菱形瘤塊分割,使整個球外形酷似松屬的一種果實。刺座無毛,刺4—5,剛毛狀常早落。花頂生,長2.5—3.5厘米,直徑4厘米,白色。果實0.7厘米大,褐色。種子紅褐色,極細(xì)小。 菊水是仙人掌類中稀有種類之一,目前被定為一級保護。在我國通常栽培嫁接苗,切頂繁殖比較容易,嫁接成活率高。作為一個種,不難見到,但株形標(biāo)準(zhǔn)自根栽培的標(biāo)本球極為少見。栽培可參考帝冠的栽培法。
108.櫛刺尤伯球(Uebelmannia pectinifera) 尤伯球?qū)僦参?。又名梢極球。產(chǎn)于巴西米諾斯吉拉斯州。球形至短圓筒形,高50厘米、直徑15厘米,絕對單生。表皮深紅褐色中帶青灰色,表皮上有硅細(xì)胞組成的小疣微微突起,就象甲殼蟲的表皮閃閃發(fā)亮。棱15一18,刺座長形,很密集,幾乎首尾相連,刺深褐色有黑尖,長1.2—1.5厘米,橢齒狀排列但決不是水平狀張開,而是幾乎垂直稍向兩側(cè)分開。刺座上的短白毛連成一線和微黑的刺形成明顯的反差。花黃綠色,頂端開,花筒有紅色鱗片和白毛,柱頭4裂。果實紫紅色,每果僅有種子9—10粒,紅褐色。 尤伯球?qū)俜N類是本世紀(jì)60年代才被發(fā)現(xiàn)的,當(dāng)時引起很大轟動,日本專家龍膽寺雄稱之為“神秘之球”。目前已證實該屬約有6種,但還在不斷尋找新種,整個尤伯球?qū)俣急涣袨橐患壉Wo植物。 梢刺尤伯球是該屬中最大型、最有魅力的一種,德國維利·庫爾曼等三位博士在《仙人掌類百科全書》中稱它為仙人掌類中最美麗和最與眾不同的種類。 自根栽培并不困難,要求光線充足而柔和,每日有6小時日光就可生長良好,表皮紅褐中透綠,生長也快。要求富含腐殖質(zhì)又排水良好的土壤,冬季需維持較高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