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第一篇:脂硯齋“冠名”是誰? 《紅樓夢》原著不過百萬字,而研究它的書籍論文何止億萬言。百年下來,究源溯本,從作者的生平,到一字一句的深意,上窮碧落下黃泉,都被琢磨個遍。千人千面,每個研究者都有自己的觀點,而爭議最多的就是脂硯齋。《紅樓夢》現(xiàn)存的版本可分為兩個系統(tǒng),一個是僅流傳前八十回的保留脂硯齋評語的脂本系統(tǒng),另一個是經(jīng)過程偉元、高鄂刪去所有脂硯齋評語、整理補綴成一百二十回的程高本系統(tǒng)。目前發(fā)現(xiàn)的脂本極有研究價值的主要有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等幾種?!都t樓夢》從出世就與脂硯齋的批語相攜而生,脂批是《紅樓夢》文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脂硯齋的批語主要分為行間注、行間批、眉批、側(cè)批、回前回后批等幾種形式,行間注有朱筆與墨筆,基本都是隨文原抄,底本應是作者與批者的親筆。批語大多是朱筆,有少量墨筆,眉批、側(cè)批的墨筆部分大多應是后人所加,屬脂批的少。在現(xiàn)存庚辰本、甲戌本的眉批、側(cè)批中,大多是各有一抄手抄錄的,應抄錄之前就存在于底本上的。兩本朱眉,從其署名或系年看,時間較晚于雙行夾注和行間夾批。 書評是明清時期盛行的一種文人鑒賞與解讀文本的方式,有的也假借書評腰斬小說融入自己的再創(chuàng)作,如金圣嘆評改《水滸》和《西廂》,毛宗崗父子修篡《三國演義》,張竹坡筆削《金瓶梅》。但脂硯齋與他們不同,脂硯齋不是在作品問世后批閱的,而是在作者創(chuàng)作過程當中批閱的。作者經(jīng)過了五次“批閱增刪”,脂硯齋同步進行了五次評點。脂硯齋的批語沒有金圣嘆他們那么講究文理,來得比較隨意,大多樸素率真,卻又似鬼似魅,往往一語中的,有時對書中的情節(jié)似乎比作者還清楚,并有權決定書名與內(nèi)容的增刪。他經(jīng)常在批語中說“有是人,有是事,有是語,經(jīng)過見過”,似乎他親眼看到并經(jīng)歷過作者筆下的人和事?!傍P姐點戲,脂硯執(zhí)筆事”,表明他也是故事原型中的一個角色。脂硯齋究竟何許人也,是新紅學三個“死結”之一。要解紅樓之迷,必先解脂硯齋,但查遍浩如煙海的典籍,就是不見這位老先生的蹤跡。胡適先生認為他“是曹雪芹很親的族人,大概是雪芹的嫡堂兄弟或從堂兄弟?!痹谝姷礁奖局螅秩∠诉@個看法,把脂硯齋認同于曹雪芹本人。周汝昌先生則認定脂硯齋是“雪芹續(xù)妻史湘云”。吳世昌先生推斷脂硯齋是曹碩,這個所謂的“曹碩”,曹家族譜或史料中并沒有這么一個人,是吳世昌先生按照曹寅的兒子曹颙兄弟排行規(guī)律推導出來的一個人名。有的人認為是其叔曹睿械娜銜瞧滸槎?。思茹暭s旱耐貧鮮潛澈蟮惱嫦螅菜搗不了誰。 我們現(xiàn)在來分析一下這些說法。 1、脂硯齋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就眉批曰:“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余嘗哭芹,淚亦待盡。每意覓青埂峰再問石兄,余不遇獺(癩)頭和尚何,悵悵”,這明明指出“芹”、“脂”是兩個人,因而說脂硯齋即是曹雪芹自己,經(jīng)不起推敲。 2、第二十一回,平兒指著鼻子、晃著頭笑道:“這件事怎么回謝我呢?”喜得個賈璉身癢難撓,跑上來摟著,“心肝腸肉”亂叫。 庚辰側(cè)批:“不但賈兄癢癢,即批書人此刻幾乎落筆。試問看官此際若何光景?”這樣的生理反應只有男性才有。 第四十八回,薛蟠出外經(jīng)商,脂硯齋批:“作者批者都曾吃過此虧?!狈饨〞r代哪有女子出外經(jīng)商,闖蕩江湖之理? 故說脂硯齋是史湘云,經(jīng)不起推理。 3、庚辰本第二十六回寶玉故意裝看書等賈蕓,有一條側(cè)批:“這是等蕓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書,在隔紗窗子說話時已經(jīng)放下了。玉兄若見此批,必云‘老貨,他處處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將余比作釵,顰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從此批看,批者稱作者為玉兄,顯是同輩,“回思將余比作釵,顰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則表明批者是女性。故說脂硯齋是其叔曹睿嘸夏巖猿閃ⅲ揮惺甯敢哉庋撓鍥抖禱暗模薔癲』蛐員涮 4、第二十八回,寶玉向黛玉說悄悄話:“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憑著怎么不好,萬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錯處?!备奖緜?cè)批:“有是語”。在“誰知你總不理我,叫我摸不著頭腦,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樣才好”處批曰:“真有是事”。從批語看出,這是作者二人世界真實的私密話語,其他人能聽得到嗎?故說脂硯齋是其叔、是其堂兄、是其伴讀,從身份與故事結構都說不通。 分析來,分析去,沒有一個說得通,那么這個脂硯齋是天外來客嗎?我們通檢《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這四個主要脂本,發(fā)現(xiàn)在書里做評的不只脂硯齋一人,還有脂硯、脂研、畸笏叟、松齋、梅溪、立松桿、玉藍坡、左綿癡道人、綺園、鑒堂等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庚辰本脂批總計為2319條,加上其它脂本不同的脂批,累計至少有三千多條。有署名的評語計有:脂硯齋9條、脂硯12條、脂研10條、畸笏叟55條、梅溪1條、松齋1條、棠村1條、玉藍坡1條、立松軒1條、左綿癡道人1條、鑒堂17條、綺園8條。相對于大量的評語來說,有署名的實在微乎其微。由于脂版本經(jīng)多人轉(zhuǎn)抄,有的評語為后人所加,真假難辯,也難以考證。玉藍坡、立松軒、左綿道人、鑒堂和綺園的評語均為抄本流傳后所加,不算脂批范疇。偶點評者的身份也難于考證,其中松齋經(jīng)吳恩裕先生考證為白筠,大學士白潢之孫,松齋是他的號;梅溪經(jīng)吳恩裕先生考證為孔繼涵,梅溪是他的字,孔子的六十九代孫,康熙帝師熊賜履的外甥;棠村推測為曹雪芹的堂弟、曹畹畝櫻蛔竺喑盞廊耍史⑾治锿┥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署名脂硯齋的評語只有9條,僅占總數(shù)的3%還不到,但書的冠名卻以《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批明明不止一人,書名為什么只以一人冠名呢?筆者可以大膽地推斷,脂硯齋本來就并非人名,它只是曹雪芹書齋的名字,在這書齋評書的主要是曹雪芹的親人,也有圈子內(nèi)的朋友,把它歸屬于某一個人,脂批是永遠也解釋不通的,它涵蓋的是評書者的集體。筆者通檢三千多條脂批,發(fā)現(xiàn)眉批不過一百條,其它都是正文內(nèi)的夾批,夾批有脂硯齋、脂硯、脂研三個署名,他們批語的所處位置、語氣風格、紀年習慣各有不同,表明各有其人,并非有些紅學家所說的同一人。有的夾批形成時間與該書的創(chuàng)作時間同步,如庚辰本第二十六回有接連不斷的朱旁批:“紅玉忽聽窗外問道‘姐姐在屋里沒有?’……”句旁朱批:“你看他偏不寫正文,偏有許多閑文,卻是補遺?!?;“佳蕙說‘……給林姑娘送錢來’”句旁朱批:“是補寫否?”;接著在佳蕙、紅玉談話過程中,一共連續(xù)出現(xiàn)了四句朱旁批“是補寫否?”;當佳蕙說起“昨兒寶玉…?!本渑杂种炫疲骸斑€是補文!”這分明是批者在連續(xù)追問作者,說明批者是作者朝夕相處、很親密的人。夾批同正文一起抄寫,筆跡與正文相同,表明批者與抄者為同一人,因為抄者不可能抄一會兒正文,又把抄文送給批者,讓批者批完,再行抄寫,這樣一兩天或許可以,但對于抄評一遍需要一兩年甚至兩三年的時間來說,是絕不可能做到的。夾批也不可能是書成后所加,因為書成后再在字行中加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加幾條或十幾條可以為之,如果從中加三千多條,而且有的批語長達六百多字,幾乎不可能。 由此筆者推斷,脂硯齋實為曹雪芹、脂硯、脂研三人的夫妻齋。批語中常見:“真有是事,經(jīng)過見過”“非經(jīng)歷過如何寫得出”“此語猶在耳”“真有是語”“誰說的出?經(jīng)過者方說得出”“況此也是余舊日目睹親聞,作者身歷之現(xiàn)成文字”,說明批書者是紅樓故事的親身經(jīng)歷者與見證者。 脂硯齋應不含畸笏叟、松齋、梅溪、棠村等人,因為他們的都是眉批,且署名明確,而夾批絕大多數(shù)是沒有署名的,他們的眉批位置及署名應是曹雪芹有意區(qū)別開來。脂批的紀年主要在眉批,眉批紀年從丁丑年開始,主要集中在己卯年二十四條(其中一條署名脂硯),壬午年四十五條(大多署名畸笏)、丁亥年二十七條(大多署名畸笏叟)?;僳诺拿寂o年遠后于成書時間,應當是書成后所加。 甲戌本第一回,單獨有一句話作為一段:“至脂硯齋甲戌抄閱再評,仍用《石頭記》。”這句話,透露給我們這樣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這本書,是脂硯齋評的,也是脂硯齋親自抄的。筆者推測,前八十回的抄評工作主要是脂硯齋(署名)、脂硯、脂研三人在做,畸笏叟的眉批是抄評后所加。未署名的夾批基本可以認作是脂硯齋、脂硯、脂研三人所留,因為書的冠名是脂硯齋,只用少量署名以示區(qū)別,太多署名沒有必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