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個知識講座已經(jīng)很久了哈,小編對不起大家了,遲來總比不來強。
前兩次講了影響果蔬新鮮度的兩大主要生物反應(yīng),呼吸作用和蒸騰作用。前者能控制果蔬的成熟過程,后者能影響果蔬的水分含量。今天講講果蔬如何控制果蔬的成熟衰老進程,以此達到銷售和物流過程中的保鮮要求。 果實發(fā)育有生長、成熟、衰老過程,但三者之間沒有明顯界限。成熟分為生理成熟和完全成熟階段。生理成熟也就是“綠熟”或“初熟”,典型例子比如綠西紅柿;完全成熟是果實進行生物反應(yīng)形成顏色、香氣、味道和口感等特征后的狀態(tài),又叫“完熟”,俗話講得“熟透了。” 大多數(shù)水果是完熟時更好吃,但并不絕對。大多數(shù)蔬菜則不能等到完熟,在生理成熟甚至剛發(fā)育不久時就被食用了,完熟就老了。 水果被摘下來后還能繼續(xù)成熟,這叫后熟,知識講座(一)中又講到。 衰老過程就很簡單了,種子芽頭長大了,果蔬萎蔫腐爛了。 (從1到7,從綠熟到完熟再到衰老) 研究完熟與衰老過程,目的就是為了延后其出現(xiàn),以達到延長果蔬保鮮周期的目的,為銷售和物流爭取更多時間。 在呼吸作用的介紹中,作者反復(fù)提到“乙烯”,果蔬的成熟主要就是靠乙烯,換句話說,要控制果蔬的成熟衰老過程,主要就是控制果蔬的乙烯生成過程。 下面介紹幾個控制果蔬成熟衰老的主要方法: 一、控制采收期。 一般果蔬在生長前乙烯生成很少,在快完熟時才爆增,尤其是呼吸躍變型的果蔬,成熟到某個點,乙烯突然爆增到之前的幾十幾百倍。 所以,要根據(jù)貯藏運輸時間的長短來決定是提前點采收還是延后點采收。 取個典型例子,在淘寶網(wǎng)上賣新疆哈密瓜的電商在發(fā)往北方南方城市時,通常采收六七成熟的果實,就是怕路途遙遠,物流時間長,果實太快成熟變壞。如果就在附近的農(nóng)貿(mào)集市上賣,顯然不能采收這么青的瓜,需要九成熟左右了。 芒果、木瓜呼吸躍變型等水果更是如此,要提前采收。萬一在路途中完熟,馬上就會衰老變老,風(fēng)險太大。
機械損傷會刺激果蔬產(chǎn)生大量乙烯,受到凍害、病菌感染也是如此。 為什么?其實很好理解,將果蔬當(dāng)做有思維的個體來看,受到前面這些損傷就意味著它的安全受到了威脅,植物的自然屬性就是傳遞下一代,所以它會加快成熟,養(yǎng)育種子。 三、避免不同種類果蔬混放。 不同種類的果蔬或者同一品種果蔬成熟期不一樣,它們的乙烯生成量差距很大。如果混放在一起,乙烯生成量的果蔬會刺激乙烯生成量較少的果蔬加快成熟,縮短保鮮時間。 典型例子,要讓澀柿子變軟變甜有個土法,將澀柿子和熟蘋果或者熟香蕉包一起捂幾天就好了。 首先是溫度。適當(dāng)?shù)牡蜏啬苡行б种埔蚁┑纳?。實驗?shù)據(jù)和歷史經(jīng)驗表明,大多數(shù)果蔬在0℃左右貯藏時,乙烯生成速度明顯下降;在20℃~25℃時乙烯生成速度最快。 然而對低溫敏感的果蔬就不能用低溫來控制乙烯,比如很多熱帶果蔬,不合適的低溫會讓它們受到冷傷。它們可以用其它方法來控制乙烯生成。 另外,受到冷傷的果蔬在低溫時乙烯生成很少,一旦將它們轉(zhuǎn)移到室溫中,乙烯會急速增加,迅速變壞。 其次是環(huán)境氣體的調(diào)節(jié)。 果蔬生成乙烯需要氧氣參與化學(xué)反應(yīng)。 空氣中氧氣含量越低,乙烯生成越慢。有實驗證明,氧氣濃度低于3%,乙烯生成能力明顯下降;長期缺氧時,果實停止生成乙烯。比如香蕉,10%左右氧濃度時,乙烯生成量下降,氧濃度低于7.5%時,乙烯不生成了。 這就像我們?nèi)祟愋枰鯕膺M入身體發(fā)生生化反應(yīng)從而供養(yǎng)身體一樣,低氧狀態(tài)就容易行動遲緩。 CO2 能夠在某個濃度點上能抑制乙烯生成。有實驗證明,CO2 濃度在3%~6%時,對蘋果的乙烯生成效果最好。6%~12%時效果反而下降。了解所貯藏品種的CO2特性非常重要。這也是氣調(diào)庫針對不同品種果蔬設(shè)計氣體含量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簡陋的乙烯噴灑催熟和國外高大上的香蕉自動化催熟庫)
五、用化學(xué)物質(zhì)處理。 比如乙烯吸收劑(類似于高錳酸鉀、臭氧之類),吸收包裝內(nèi)或庫內(nèi)車內(nèi)的果蔬產(chǎn)生的乙烯氣體,延長成熟過程。 比如一些抑制乙烯的激素(低濃度的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等),當(dāng)然,乙烯本身也是一種激素。 下期接著講講果蔬的休眠與保鮮。 |
|
來自: 昵稱2629023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