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作為我們身體內部的一個重要的器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牙齒是否健康也間接的反應出了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但是大家是否想要知道牙齒疼痛不堪居然是它在惹禍?我們平時又該怎么做才能保持我們的牙齒健康以及我們的身心健康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牙齒疼痛需要注意了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5歲兒童乳牙患齲齒率63%、12歲兒童患齲齒率28%、有50%左右的學生有牙石和牙齦炎、成人98%以上有牙結石、牙周健康率僅為9.5%。 專家介紹,牙周病在不同時期的癥狀不同,并非一開始就會出現(xiàn)牙齦萎縮、牙齒松動。 像牙齦出血、腫痛,出現(xiàn)牙縫,或者有的牙齒越長越長、咀嚼無力等,都是牙周病有代表性的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專家解釋說: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就像一個細菌蓄水池,它不僅會造成牙齦、牙槽骨萎縮,牙齒脫落,還與全身性疾病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例如,牙周病可以導致心臟病:細菌通過血液感染心血管組織。 臨床發(fā)現(xiàn),急性或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中,有10%-30%與牙源性感染有關。 牙周病也會增加患胃炎、胃潰瘍的風險:牙周病變有可能增加幽門螺桿菌感染,進而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的發(fā)生。 研究表明,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要比非牙周炎患者高7倍,并發(fā)癥可高3倍。 牙周作為牙齒健康生長的基礎,如同土壤對于樹木成長的重要性。 沒有健康的牙周,就不會有健康堅固的牙齒。 牙周炎對于牙齦和牙齒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是治療牙周炎的關鍵。 專家:漱口刷牙、檢查、正畸 如何遠離口腔疾病 專家提出五點建議:一是每次進食后用清水漱口;二是堅持有效的刷牙;三是適量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四是戒煙、限酒,減少對口腔局部的不良刺激;五是至少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 牙不疼也要定期檢查嗎 專家認為,口腔疾病早期隱匿,不容易發(fā)現(xiàn);不會像感冒發(fā)燒一樣自愈,會逐漸加重,只是加重的速度會有差異。 早治療痛苦小、費用低、效果好,一旦等到牙疼、牙齒松動、不能吃東西,就到了疾病晚期,治療痛苦大、費用高、效果差。 根據口腔健康狀況、危險因素的情況,建議兒童3個月到半年定期口腔檢查1次,成人半年到一年進行口腔檢查一次。 專家介紹,牙齒不齊也是導致牙周炎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很多牙齒不齊的患者,無論怎么治療,牙周炎癥始終反反復復,不能徹底治愈。 而通過正畸排齊,讓牙齒的清潔更加徹底,避免了牙菌斑積累,牙周也漸漸會回復正常。 牙齒矯正的最佳年齡是10-12歲。 但是,矯正不僅適用于孩子,在科瓦齒科,成年人正畸比率占40%。 由于牙槽骨是終身改建的,成人的牙齒在經過矯正后,會在新的位置重新穩(wěn)固。 牙齒保健標準 1、牙齒整齊、潔白。 [責任編輯:李然]
|
|
來自: 山止川行 > 《健康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