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曾說過,“造句技術要點”就是把一連串的句子組織的“嚴密而多變化”?!皣烂堋笔沁x擇句子的基本要求,即要通達;“多變化”則是對句子的更高要求,即有文采,句式要靈活變換??梢娋涫届`活的重要性。 何為“句式靈活”呢?“句式靈活”就是指作者在寫作時,根據抒發(fā)的感情和表達內容的不同,在不改變原意而又通順的前提下,靈活的選用不同的句式,以變換節(jié)奏,美化語言,增強亮點,使文章文采飛揚,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如: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常式句變式句、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句等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和修辭效果。靈活運用,會使文章靈動而有意蘊。讀起來又會瑯瑯上口,具有音律美。具體方法如下: 一.巧妙運用整句散句。 整句是指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一組句子。它主要指對偶句、排比句、反復句。整句形式整齊,聲音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散句是指結構不整齊、各式各樣的句子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散句比較靈活,富變化,生動感人。整句散句交錯運用,在整齊中求變化,于對稱中顯錯落,能使語言具有流動感,如行云流水。 例如:魯迅《記念劉和珍君》一文這樣寫到: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無聲息的緣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段文字綜和運用了對偶、反問、反復等修辭手法,使句式整散結合,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把作者“悲憤”的感情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再如2006年吉林高考滿分作文《圖書閱讀,愛她沒商量》這樣寫到:讀古今書籍猶如欣賞畫卷,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繽紛無限,中外新奇的事物琳瑯滿目。徜徉在書的海洋中,朝可拜謁屈子,暮可走訪太白;夏可觀十里荷花,秋可賞三秋桂子;意在北可馳騁塞外草原,心向南可流連江南雨巷……在書中能發(fā)現(xiàn)一個又一個的神奇:我們可以隨曹雪芹一同走進大觀園,體驗大家貴族的生活;我們可以跟魯迅一同步入《彷徨》、加入《吶喊》,高舉起那批判黑暗的旗幟;我們可以與三毛一道穿越撒哈拉沙漠,體驗她那驚險的歷程……有書可讀、讀書若此,實在是人生的一件了事! 此段讀來如沐春風,如滋夏雨,排比、對仗、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出神入化,哲理意蘊深刻。句式工整而富有變化,駢散句結合,長短句參差,使得文章氣韻流暢,音韻鏗鏘,錯落有致。讀后,不但使人豪氣在胸,而且滿口留香。 二.靈活運用長句短句。 長句與短句是相對而言的。一般說,用詞多、結構復雜的句子就是長句;反之,就是短句。長句和短句各有修辭效果。長句的修辭效果是表意嚴密、精確、細致,語意貫通,氣勢磅礴;短句的修辭效果是干凈利落,生動明快,活潑有力,節(jié)奏性強。長短結合,參差錯落,各盡其妙。例如:2006年甘肅高考滿分作文《讀書是一種味道》中這樣寫到:靜坐書屋,盤膝而坐。握一本古書,捧一杯新茶,茶香,書香,滿目滿嘴,不亦樂乎?…… 讀書也是一種味道,一種真真切切的味道,純凈得讓你不會有一絲雜念?!x《三國演義》,讀一個朝代的興衰存亡,激烈處,拳頭緊握;和平處,心尤澎湃;蒼涼處,潸然淚下。不是絲絲縷縷的兒女情長,而是戰(zhàn)鼓緊響的壯懷激烈,是一代代英豪戰(zhàn)前灑血的壯舉,是會讓你心靈落淚的味道,品一品,那是一種淡淡的,蒼涼的味道。 讀書,品味,猶如品人生,品世界,品心靈,品自己,不會如網絡一般迷失,只會讓你找回更真實的自我,不會讓你在屏風前悸動不安,只會讓你心境平和,如一池靜水。 這段文字長短交替,整散靈活,排比對偶,運用自如。把讀書的感受真切的表達出來。另外,詞匯之豐富,選詞之精當,也值得稱贊。 三.合理運用常式句變式句。 句子的結構有一定的形式,詞語在句子中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次序。如主語在前,謂語在后;定語、狀語在前,中心語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這樣按正常語序組成的句子叫常式句;而為了突出強調某一方面的意思,臨時改變了某一成分的位置的句子叫變式句。變式句用的好,能起到常式句無法達到的效果。例如:魯迅的《祝?!窞橥怀鱿榱稚┢蜇さ纳矸?,為了強調周圍人對她的冷漠,文章采用了這樣一個倒裝句: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作者把定語“空的”后置,突出強調意味更重。再如:孫犁的《荷花淀》為了突出水生嫂對丈夫的關切之情,用了這樣一筆:“女人看出他笑的不像平常,‘怎么了,你?’”。這里用主謂倒置的變式句,突出強調的重點就有別。 四.精心運用疑問句感嘆句 疑問句是用來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精心設計疑問句,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把問題引向深入。特別是反問句,還有加強語氣的作用。而感嘆句能強化感情,使文章充滿激情。例如:2005年甘肅高考滿分作文《米盧與孔明》就精心設計了這樣的疑問: 米盧走了,帶著人們對他的責難,帶著人們對他的唾棄,也帶著滿腹的辛酸與不解。 孔明也走了,留下了一片未完成的大業(yè),留下了一堆難以收拾的后事,也留下了一個朝代的遺憾。
米盧與孔明,一樣的曾經輝煌,一樣的大業(yè)未成,一樣的離去。為何結局竟如此迥異? 孔明在劉玄德三顧茅廬之時與其大談天下大勢,一番隆中對策為劉備指出三分天下的趨勢,并答應出山為他完成此業(yè)??酌鲙椭鷦浞值靡环痔煜?。而他在隆中并未與劉備簽下一統(tǒng)天下的合同。他也只是完成了大業(yè)的一半。而我們卻寬宏地忘記了他的失敗,銘記著他偉大的智慧和不朽的人格。 為何千年的文化積淀卻讓我們越發(fā)的功利與短淺?為何我們在現(xiàn)代社會里沐浴著文明,卻在心中滋長著狹隘?米盧與孔明,我們的對待又為何如此不公?我們是否也應該重新審視,怎樣對待忘記與銘記?。 此段文字作者巧妙發(fā)問,把問題引向深入。發(fā)問后,把當代知名足球教米盧與三國著名軍事家孔明放在一起進行對比。從他獨特的角度進行對比,認為我們忘卻了米盧的貢獻,銘記著他的失??;而對于孔明卻忘記了他的失敗,銘記著他偉大的智慧和不朽的人格。作者并不停置于此,接著用了反問式的排比句來反思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文明。這種對比,這種思索,處處都顯示了作者的智慧和構思的新巧。 五.交錯運用肯定句與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斷表示,也可用否定判斷來表示。對事物做肯定判斷的句子叫肯定句,對事物做否定判斷的句子叫否定句。一般說來,肯定句語氣較重,否定句語氣較輕,雙重否定語氣更重??隙ň浜头穸ň涞慕诲e使用,能取得特定的表達效果。例如:2006年廣西高考滿分作文《亮劍》有這么一段:面對淘天巨浪,成熟的船長從不會害怕,而是沉著面對,因為他要亮劍;面對殘酷的侵略戰(zhàn)爭,士兵們絕不會退縮,而是勇往直前,因為他們要亮劍;面對艱難的比賽,運動員們即使倒下了,也會迅速站起來,繼續(xù)前行,因為他們要亮劍…… 亮劍,亮出的是一種氣質,亮出的是一種性格,亮出的是一種不服輸的決心。亮劍是李清照“恨非男兒身,躍馬揮戈,馳騁疆場”的豪情;亮劍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信心;亮劍是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高尚品質。 這段文字將肯定句和否定句結合起來使用,把文章的中心“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敢于亮劍”清晰的表達出來。為了充分證明這一觀點,作者用了排比式肯定句,贊頌了具有這種精神的人,感情激越,內容充實。 【佳作展示】
即使世俗的圍墻擋住你萬丈豪情,但擋不住你鏗鏘的步伐。做真正的自我,那是陶潛五斗詩魂;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流云伴著坎坷來到美麗的桃花源,風雨帶著憧憬來到清幽的山澗,萬丈紅光透過云霧照射在晉代的山鄉(xiāng)俚巷,做真正的自我,不為五斗米折腰,你放棄了污濁塵世和榮華富貴,只為做真正的自我遠離勾心斗角的官場。江岸邊,菊花旁,你陶然其間,這是飄逸灑脫,這是自由不羈。 二是語言精美,句式靈動。詩句的引用,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全文文采飛揚。句式多變,整散結合,長短參差,具有韻律美。 三是結構清晰,首位照應。開篇總說,主體部分以小標題的形式具體詮釋,結尾呼應開頭,整篇文章結構嚴謹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