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初中生的教學輔導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學校逼著學生訂購的,如基礎(chǔ)訓練、隨課練習冊等,一類是家長自己給孩子買的,如檢測題、作文書等。 我對這些教輔書總的評價是:弊大于利,甚至是百害而無一利。原因:1、學生能掌握課本知識就足夠了,就不會影響新知識的學習了。2、題海戰(zhàn)術(shù)只會暫時提高成績,但卻浪費了學生大量的時間,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甚至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3、有些學生光買不看,尤其是一些學習中游以下的學生。課本知識都不去學,都不會做!還有必要做課外題嗎?4、作文選只會讓孩子產(chǎn)生惰性,限制了孩子的思路。作文選的文章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失去寫作的自信。因為那是優(yōu)秀學生寫出的優(yōu)秀文章,甚至是經(jīng)過語文老師的大量“修改”而成的,其中的水分無人知道。總之,我感覺很多作文選上的文章與作者的年齡段不相符,不可否認作文競賽時,許多老師親自代筆。其實,要想寫好作文,平時多寫日記就行了。 學生教輔書多的原因:1、利益的驅(qū)使讓學校逼學生訂教輔書,查一查這些教輔書的編委就明白了,他們大多是一些教育官員,各地教育一把手尤其多。老師上課、布置作業(yè)都要用這些書。所以盡管這些書對學生無利,但作為家長還是要買的。2、家長錯誤地相信教輔書的作用,以為多做題就會提高成績。 家長們要明白教輔書不同于課外書,我贊成學生多看課外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