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與我國許多民族有著深刻的歷史淵源。據聞一多先生考證,中國的人祖伏羲氏,就是以葫蘆為族稱的民族。葫蘆是“瓠”(甜葫蘆)與“匏(苦葫蘆)的俗稱,伏羲氏又名匏羲氏或庖羲氏,因此,有學者認為伏羲氏就是以葫蘆為族稱的人。 在我國浩瀚的民俗文化寶庫中,有著大量的葫蘆“創(chuàng)世”、“賜子”、“祈福”、“攘災除禍”等神話傳說,葫蘆成為寄托人們美好向往的“靈物”,是許多的民族和群眾珍愛的吉祥物。
說咱中國人可真的很會玩,葫蘆都能被玩成寶貝!葫蘆諧音“福祿”,寓意吉祥富貴,深得國人喜愛。文玩葫蘆顧名思義必須得小,適合在手中把玩的葫蘆。手捻葫蘆越小越好,手捻葫蘆是一個稀有品種,8厘米以下稱為手捻,玩的就是小巧玲瓏。 一般手捻葫蘆高度在4-7厘米, 手捻葫蘆即把手把件的一種,即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起到按摩穴位,達到健身養(yǎng)生的功效。那么文玩葫蘆怎么挑呢?
一、葫蘆要干透、型好、芯正。 二、葫蘆上手要有墜手的感覺,葫蘆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蘆的生長期要長。 三、葫蘆上手撮一下應當有圓潤光滑的手感。 四、里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綿墊似的有彈性,行話:瓷皮糠里。 五、葫蘆的皮色應當干凈,必須沒有一點瑕疵,要像水一樣干凈,行話:一汪水。 六、皮色慘白的葫蘆千萬不能要,因為葫蘆肯定用藥水浸泡過。 七、拿起葫蘆用鼻子問一下里子和外皮的味道,沒有動過手腳的葫蘆應該發(fā)出濃郁自然的葫蘆香味。如葫蘆里子和外皮有刺鼻的味道或者一點味道也沒有的,這表明葫蘆本身已經做過手腳,堅決不要。 成熟的葫蘆去皮風干后呈淡黃色,托在掌中有果實沉甸感,稍用力搖動有清脆的葫蘆籽撞擊葫蘆內壁發(fā)出的清脆“嘩嘩”聲,屬上佳葫蘆。隨著時間的流逝顏色逐漸成暗黃色,長時間日照顏色會逐漸成褐紫色,在加上收藏者長期用手賞玩,葫蘆表面會有一層自然包漿,更顯晶瑩光潔。
品質優(yōu)良的葫蘆不僅外觀重要,更重要的是葫蘆壁的厚度,壁厚為葫蘆生長過程中養(yǎng)料供給充足,未受病蟲害侵擾,且生長周期長,葫蘆品種純正。宜雕宜烙,在藝術家手中雕琢起來得心應手,手隨心愿,且保存時間長。制成工藝品可收藏盤玩數百年不朽不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