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佳 艾格吃飽了
本來宣傳聲勢浩大的餐廳我一般不碰,尤其是那種宣傳調(diào)性我不太喜歡的。 直到上次問兩位巴黎回來的好廚師(分別都在數(shù)間米其林餐廳工作過),上海如今有沒有值得一去的新法國餐廳——他倆陷入深深的沉思,最后跟我說,不如你去試試Oreno吧,反正離你近。 于是帶著各種將信將疑的偏見,我走進這間餐廳,本著試菜的原則三個人點了10個菜。結(jié)果……咦? 前菜建議試試鄉(xiāng)村肉醬泥也就是pate。這是很傳統(tǒng)的法式鄉(xiāng)村菜,高級餐廳會做,巴黎街頭大大小小的熟食鋪子也都會做。 內(nèi)餡是豬肉鴨肝泥和開心果之類,外面以豬網(wǎng)油封邊,風味和巴黎街頭的肉鋪子差不多,蠻好。 鮑魚濃味燴,打過泡沫的白蘑菇汁頗為鮮美。 從這里開始,我們將會見到各種標準如法國菜教科書般的醬汁,真是佩服日本人,能把sauce做到這么符合規(guī)矩。要說有什么一望即知的好處,倒也不一定,大概就是「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的」,廚師們說。 鮑魚是小的鮮鮑魚,不大貴,但用上兩枚也算有誠意。 其實我很喜歡浸在蘑菇汁里的茄子。 另外一個很推薦的菜是豬肉卷。 整塊五花肉,裹上以香料腌過的肉芯,一起卷起來調(diào)味腌制。上桌時外圈有一層薄薄的焦脆油皮,像我們的化皮燒腩。豬肉則入味而香,并不油膩。 邊上配的是煎土豆絲餅,不錯。 切開來看看: 以上三道是各方面都不錯的。尤其是豬肉卷,頗好吃,在上海很少能吃到這么正統(tǒng)又圓熟的鄉(xiāng)村肉菜。 接下來這些呢,因為價格一定要走平價路線,所以食材有限制。 鴨片,鴨肉分量很大一整條,其實我覺得可以減少一半,把鴨肉用得再好些。酸橘調(diào)的醬汁很不錯呢: 另一個亮點是配菜。我起初以為是朝鮮薊,被糾正說,是小萵苣,法國菜常見?!赣H切」,這位巴黎回來的姑娘說。 紅酒燉牛臉肉,很經(jīng)典的法國傳統(tǒng)菜。醬汁仍然好,口味也不是太重。配的土豆泥相當棒,上面灑的小香蔥,是法國菜的常用原料,特別香,并不是我們的本地蔥: 主廚本日鮮魚,食材嘛就那樣,但調(diào)味還蠻見功夫的。醬汁有一種很妙的酸味,提鮮。托服務生問了廚房是不是檸檬,回復說是水瓜柳: 貽貝,就不建議點了。68元一份,食材限制太大,不會有什么好吃的貽貝給你。但是仍然,這個白葡萄酒與奶油炒制的汁做得很不錯: 問餐廳要了筷子,我們吃得挺歡快的: 另外還有兩個可以試試的菜。一個是松露鵝肝燴飯,利梭多飯不錯,不過只能趁熱吃: 另一個是梭子蟹蕃茄面。服務生號稱賣點是面里有整只梭子蟹。我建議各位放棄對這個賣點的期待,因為梭子蟹貌似凍過,肉質(zhì)軟托托的,對東海邊長大的人民來說可不是這個期待。 面條煮得相當好,而醬汁……好吧再說一次,蠻不錯的。 翌日又去試過一次,菜品質(zhì)量穩(wěn)定,昨天什么樣,今天也什么樣。 總結(jié)一下就是,如果這間餐廳的人均能往上翻一倍就好了。 雖然很欠揍,但我的確就是這么希望的。因為這樣就可以吃到好食材+好廚師團隊的作品,目測在上海會很一流。 補充一點背景信息:
最近會常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