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總愛把自己的心情融入雨中,再引雨入詩,于是借雨的細(xì)膩傳微妙的心緒,而雨心、雨趣、雨境又升華了文詩的意趣。雨寄托著情感,承載著情愫,淺吟低唱著人生的境遇,演繹著潮起潮落……情境交融,渾然一體。頗值得玩味、賞讀…… 長恨歌 唐·白居易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 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 落葉滿階紅不掃。 隨意君:上句描繪曾經(jīng)的日子,春風(fēng)吹,桃李花開,歡樂無限。而下句,秋雨綿綿,梧桐葉落,斯人已逝,傷感無限。秋雨、梧桐、落葉,用凄清的意境襯托出感傷的情愫。情景交融,對比鮮明,品之,意趣無窮。 應(yīng)天長 唐五代·馮延巳 當(dāng)時心事偷相許, 宴罷蘭堂腸斷處。 挑銀燈,扃珠戶, 繡被微寒值秋雨。 隨意君:幽幽心事欲說還羞,愛意已許,朦朧情懷寄予君心。衷腸難訴,已是遺憾事,偏逢淅瀝秋雨,滴嗒聲聲,心緒難平,秋雨秋夜秋愁如許! 李憑箜篌引 唐五代·李賀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叫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隨意君:李賀的詩想象奇特,出人意料,意象疊加,意境晦澀。借助于具體的物象,把抽象的所思所感,真切的摹寫出來,達(dá)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好一個“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仿晜鞯教焐?,正在補天的女媧聽得入了迷,竟然忘卻了職守,石破天驚,秋雨傾注)” 欒家瀨 唐五代·王維 颯颯秋雨中, 淺淺石榴瀉。 跳波自相漸, 白鷺驚復(fù)下。 隨意君:秋雨如注,小溪飛濺,水波流轉(zhuǎn),白鷺驚飛,一幅寫意山水畫,一首傳奇田園詩。 減字木蘭花 清·納蘭性德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暈紅潮, 斜溜鬟心只鳳翹。 待將低喚, 直為凝情恐人見。 欲訴幽懷, 轉(zhuǎn)過回欄叩玉釵。 隨意君:納蘭的詞溫婉,清新,俏麗。王國維甚至已把納蘭推崇為北宋之后的詞壇第一人“相逢不語,一朵芙蓉著秋雨。”詞人筆端就那么輕巧的一鉤一勒,竟似將幾百年前那一位嬌羞宛然,冰雪輕盈的女子猛地推到了你我的面前:風(fēng)容盡現(xiàn),咫尺天涯,宛如秋雨中飄搖的一珠奇笆,艷麗,絕美。 齊天樂 近代·王國維 天涯已自愁秋極,和須更聞蟲語。 乍響瑤階,旋穿繡闥。更入畫屏深處。 喁喁似訴。 有幾許哀絲,佐伊機(jī)杼。 一夜東堂,暗抽離恨萬千緒。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罷柝,西院停杵。 試問王孫,蒼茫歲晚,那有閑愁無數(shù)。 宵深謾與。 怕夢穩(wěn)春酣,萬家兒女。 隨意君:“空庭相和秋雨,”空庭中悲切的蟲聲,相和著淅瀝的秋雨。蒼涼的意境,讓人橫生閑愁無數(sh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