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時節(jié),天氣轉(zhuǎn)涼。秋風長驅(qū)直入,夏默默退居二線。一場攻守戰(zhàn)隨著時間的流逝,秋完勝。 與夏天相比,小頁更喜歡秋天。在小頁眼中,夏天太像是一個陌生人。他冷時,你無所謂,覺得這種狀態(tài)正好,而他用盡全力涌向你時,你立刻會被一種奇怪的熱度包裹,我跟你不熟,“您這是何必呢?”而秋天則不然,就像是個被寵愛的孩子,時不時的小脾氣,偶爾的淘氣,都會得到我們的回應(yīng),因為這種感覺讓你有了存在感,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需要你去溫暖。 而秋自古以來,沾染著一種悲涼與蕭瑟之感。往往在秋天,悲傷的事也最多。 今日小頁曲:悲秋 張愛玲 1920年10月30日-1995年9月8日 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是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然而現(xiàn)在還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yīng)當是快樂的?! ?/span> ——張愛玲 這是張愛玲在《傳奇》再版序中所寫。上海在張愛玲的眼中就是這樣,無論如何發(fā)展,終有一天會被人忘記。留下的只是一個個現(xiàn)在。任其灰飛煙滅還是輝煌燦爛,與我有關(guān)的不外乎是那個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墒且粋€“應(yīng)當”,聽著是多么的悲痛,事與愿違,為煩事傷悲,秋天的美好終究抵不過悲秋的基因。 死于秋,如秋之寂靜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fā)現(xiàn)發(fā)逝世于加州洛杉磯西木區(qū)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直接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其遺囑云:“盡速火化;骨灰灑于空曠原野;遺物留給宋淇夫婦處理?!蓖?月19日,林式同遵照其遺愿,將她的遺體在洛杉磯惠提爾玫瑰崗墓園火化,沒有舉行公開葬禮。同年9月30日,張愛玲的忌日,將其骨灰撒在太平洋。 張愛玲晚年照 愛情,如秋之寂寥 張愛玲一生結(jié)識了三個男人,雖然感情曲折,但并悲慘。
1944年,張愛玲結(jié)識了汪精衛(wèi)政權(quán)宣傳部次長、作家胡蘭成,準確的說是胡蘭成被張愛玲的才華所折服,并主動聯(lián)系。張愛玲是個不愛言語的人,而胡蘭成是個善討女人歡心,文學素養(yǎng)極高的人。這讓張愛玲放下了顧忌,與之交往,兩人年齡相差14歲。 1944年8月,胡蘭成與張愛玲在上海秘密結(jié)婚。“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jié)為夫婦。愿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鼻皟删涑鲎詮垚哿嶂郑髢删溆珊m成所撰。然而好景不長,胡蘭成前往武漢辦報期間,在醫(yī)院誘惑一名17歲護士周訓德,并與之同居。 1945年3月,胡蘭成回到上海,把這件事告訴張愛玲,活生生一部渣男是怎樣煉成的大寶典。胡蘭成生性風流,身邊女人不斷,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蘭成化名張嘉儀逃亡溫州,任教于溫州中學。在流亡期間與范秀美同居,而張愛玲卻傻傻地在上海為這個渣男擔心,四處打聽得知這一消息后,火速趕到溫州,與兩人相處20余天,注意是與兩人共同相處,多么撕心裂肺的痛苦!張愛玲在臨行前,只對胡蘭成說了一句話,“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不會去尋短見,也不會愛別人,我將只是自我萎謝了?!睉阎活w孤獨失落的心,回到上海。
1946年,張愛玲遇到了導演?;?,兩人共同合作寫劇本。?;〉男愿窈苁莾?nèi)向,只和張愛玲談公事。張愛玲為其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是《不了情》,1947年2月正式開拍,導演就是?;?,這部影片只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上映后一炮打響。很快,張愛玲在桑弧的勸說下,完成《太太萬歲》劇本。?;〉膶а莨αι詈?,把張愛玲獨有的文學情味表達得無懈可擊。兩人的感情在你來我往中升溫,成為情人,當時因為種種顧慮沒有公布于眾,也只有他們的三個朋友知道。 而最后,兩人的感情不了了之,都決口不提對方。陳子善教授認為:張愛玲與?;≡谛愿裆洗蟠蟛煌?,張愛玲有一種叛逆的個性,做什么事都要與眾不同,而?;”容^忠厚老實,謹小慎微,是很方正的一個人,從性格上說,兩個人沒有在一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陳教授曾采訪魏紹昌先生,據(jù)聽魏老先生講桑弧與張愛玲沒能走到一起的原因是遭到了大哥和家里人的反對,他的家里人認為張愛玲靠寫作為生,沒有正當工作,當時在社會上并不被看好,同時也許知道了張愛玲與胡蘭成的那段婚姻。 ?;?951年結(jié)婚,1952年7月張愛玲由上海返回香港,這段感情也就徹底畫上了句號。
1955年,張愛玲移居美國。1956年3月到6月,生活窘迫的張愛玲居住在新罕布什爾州彼得堡的麥克道威爾文藝營,結(jié)識了65歲的左翼劇作家賴雅。賴雅由于他不羈的個性,加上生活窘迫的壓力,使他的才華并不能全部施展,在其他作家們的眼中他就算是一個三流作家,可在張愛玲眼中卻不一樣。眾所周知,張愛玲骨子里面是很叛逆的,常人的審美在她身上是沒用的。當年的8月14日,兩人在紐約結(jié)婚。 婚后,賴雅不斷的中風,最終癱瘓臥床。兩人靠著張愛玲微薄的版稅維持生活。1967年10月8日,賴雅在張愛玲的陪伴下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對張愛玲來說也算是一種解脫。 三段感情中,張愛玲奉獻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她的愛情在秋風中消失殆盡,從此開始自顧自的孤獨生活。但這并非悲慘,因為張愛玲在她的一生中經(jīng)歷了常人無法經(jīng)歷的故事。雖然她活在“秋天”里,卻仍是真切真實,隨風散落的悲傷,深埋土壤,待到來年花季,依舊芬芳。 張愛玲說秋 在張愛玲的筆下,關(guān)于秋,她有很多話要說。
這是張愛玲在遇到胡蘭成時所寫的詩。也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她沒有因落葉而傷感。落葉的生是為了尋找自己的靈魂,而當終老之時,墜落,正是為了與靈魂的迎合。無論是經(jīng)歷風的凜冽,還是天的無常,都只為了更好的結(jié)合。在張愛玲眼中,秋就是這一切的造物者,是秋讓落葉成長,讓落葉尋找到永恒,不再飄零。
這篇《秋雨》寫于1936年,當時張愛玲還在上海圣瑪利亞女校就讀。在一片灰蒙蒙中,張愛玲看到了更多點綴之色,金黃的桂花,綠油油的樹葉,桔紅色的房屋,跳躍的癩蛤蟆,這些鮮活的景象打破秋雨帶來的沉悶。小頁的理解就是,在張愛玲的世界中,秋天并非那么寂寥不堪,蕭瑟得讓人發(fā)抖,秋天和其他季節(jié)一樣,都是被精心設(shè)計好的,還未添加任何情緒色彩。
生于秋,逝于秋。她經(jīng)過風,經(jīng)過淡青的天,經(jīng)過天的刀光,只為找尋彼岸的靈魂,縱使遍體鱗傷,仍舊難掩外露的鋒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