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言 DrBing上次的推送《寒門難出貴子——三個孩子的迥異命運》(藍(lán)字可點擊閱讀)說的是不同出身背景的孩子來到社會后,呈現(xiàn)出來截然不同的思維格局。貧富的確是一個很招板磚的話題,但自從我從窮大學(xué)老師家的孩子,長到今天幾乎完全褪除窮人思維,的確是能覺察到前后完全不同的思維差異。話說完全根除是假的,上個月去超市時打工作電話分了神,窮人尾巴就露出來了——結(jié)賬時發(fā)現(xiàn)我擦~這次爽膚水不是一直用的牌子?。窟€是兩支?哦!剛才打電話時看到新品牌買一送一,沒多想隨手把已經(jīng)放到籃子里的常用品牌換出來了!....帳都結(jié)了就算了。后來受懲罰啦,長了一臉痘痘。錢沒省到,治痘痘還得倒貼。 上面的事小,但長遠(yuǎn)講,窮人思維會對個人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局限性。 后來接觸了無數(shù)的家長后,觀察到有些家長省吃儉用花了大價錢,孩子的教育卻收效甚微,最后發(fā)出了教育無用論的怒吼;有些家長并沒有做什么高額的教育投入孩子卻發(fā)展得很好。為什么?思維不一樣。 其實DrBing的學(xué)員,接觸的家長和讀者,絕大多來自中產(chǎn)甚至上產(chǎn)階級,從收入上并不窮。但為什么這個問題那么值得討論呢?因為當(dāng)今中國的新晉中產(chǎn)階級,還帶著厚重窮人思維的人太多了。認(rèn)識好幾多家長,明明不窮,但是行為奇葩:超市打折和大媽搏斗啦,去超市挑了一小時東西結(jié)賬時忘帶會員卡就扔下不買啦,買東西時同樣價格比重量,同樣重量比價格啦——對日常小開支算計上投入的無休無止的時間和精力;還可以說“這和錢沒關(guān)系是原則問題”為了十塊錢的東西炸鍋;一方面做某些事不好意思;另一些事會為了面子死撐硬頂——這些行為簡直就是讓我瞠目結(jié)舌。她們看不到她們這種思維直接導(dǎo)致浪費的時間,錯過的機會和因為買看似“大便宜”,“風(fēng)光貨”上浪費的錢。 這就是我們這代人不太富足的童年,帶來的定型思維方式吧。 在找時間寫一篇關(guān)于窮人思維,富人思維更系統(tǒng)的文章前,推薦大家閱讀一篇輕松優(yōu)秀的散文,先來個拋磚引玉吧。 PS 之前也特此寫過相關(guān)的《匱乏感,窮人病和賤人病》,《窮養(yǎng)富養(yǎng)女生差別》有興趣可以點擊藍(lán)字查看 “窮”為什么限制你的思維? 作者:蔡千嬅 不知道有沒有人聽過身邊人說這樣的話 “這個孩子一看就是農(nóng)村的。” “那個孩子家庭條件肯定不好?!?/p> 類似這樣的。 每次讓人心酸的事情是我不喜歡別人這樣說,但是看一眼那個孩子我也不得不認(rèn)同這樣的話。 不僅是穿著打扮還有行為舉止。 一眼就看出來了。 我也不愿意細(xì)說怎樣能看出來, 那有些殘忍。 但就是這樣,旁觀的人尚且能看出來差別,身在其中的人怎么會不知道。 知道自己和別人有著差距,但是又沒有能力 去改變,他該如何才能不自卑? 貧窮的孩子好像做什么的時候都會擔(dān)憂到錢。 想買什么東西,可是窮。算了。 想和誰交朋友,或者想追求誰,可是窮。算了。 想學(xué)習(xí)什么,可是窮。算了。 。。。。。。 久而久之,什么都不敢做了。 自尊心很強,可是很自卑。 而且這樣的情緒會被放大,每天都在眼前。 就成了一種慣性的思維方式。 吃早飯的時候,別人買饅頭吃,他也買饅頭吃。 可他會想自己是因為窮所以只能吃饅頭。 買東西的時候,別人買一塊錢的水,他也買一塊錢的水。 可他會想自己是因為窮所以只能買一塊錢的水。 仿佛他們所有的事情都因為貧窮變了味。 所以我們更清楚地分辨出了貧窮自卑的孩子。 或者我們可以從富裕的孩子為什么都很自信來回答? 身邊的朋友大多活潑開朗,其實有時候真的覺得相處起來特別舒心。 大家一起出去,如果是一個新的地方,會很高興去嘗試,不會有人擔(dān)心任何事情。 大家一起吃飯,吃完每個人攤錢,也會算得很清楚,但是都覺得很自然。 你喝一塊錢的水還是吃四十塊一個球的冰淇淋都是正常的事情。 就算你天天吃饅頭,也沒什么影響。 不去同學(xué)聚會,不參加聚餐,不會多想什么。不管是自己還是朋友,都不會。 因為大家根本都不會去想窮這件事,所以就算偶爾穿著拖鞋在大街上拿著幾塊錢的零食晃蕩也是開開心心。 就像這樣一件事。 a是一個貧窮的孩子, b是一個富裕的孩子, c是他們倆的同學(xué),他有一把吉他。 a看見c彈吉他,很想學(xué)吉他,可是沒錢買,想和c借,但是怕c和其他同學(xué)嘲笑,所以算了。 b看見了c彈吉他,覺得挺有意思的,于是去向c借了幾天吉他來學(xué)。 b什么都沒有想,就只是覺得吉他挺有趣的,可是不一定就要買,可以借來試試看而已。 他根本不會去考慮別人會不會說他窮。 你看,其實那些家庭條件不差的孩子也會買兩塊錢的礦泉水,吃幾塊錢的垃圾零食,穿幾十塊的衣服。 可是他們就不自卑。 當(dāng)一個人做什么事都會想到窮的時候,他怎么可能不自卑呢? 而且說實話,這樣的問題太多了。 貧窮是不是影響了性格? 貧窮的人是不是不容易成功? 寒門是不是真的難再出貴子? 如果他做每件事首先都是想到別人會不會說我窮,而不是這件事真正的意義,他怎么可能做出正確的事呢? 這就是心酸又無奈的事情。 我無法幫助你,但我根本不想傷害你, 可是你卻把我當(dāng)做傷害自己的利器。 我其實想說: 貧窮和彷徨往往是捆綁在一起的,而貧窮和彷徨也是大多數(shù)人必須要經(jīng)歷的。 我相信能走出彷徨的人也必定可以走出貧窮的。 而我也覺得能從貧窮和彷徨中走出來的人,肯定比一直生活優(yōu)渥的人更棒。 |
|